“果然,上次那種好事不是次次能遇到,看來還不夠深入!”
羅橫微微有些失望,好在早有心理建設,便很快定了神,咬了咬筆頭,再次重新寫道: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還是不行嗎?”
“再來!”
漢日落西南,中原一星黃,群盜伺昏黑,聯翩各飛揚,武侯當此時...
“這都不行??呵,我就不信了!”
“再來!”
羅橫繼續奮筆疾書,中途累了就喝一口水,閉目養神,對自己前面寫的內容進行總結,反思不足。
隨著日落月升,月下又日出,已經來到了文舉第二天。
羅橫早將書院提供的稿紙用完了,好在他自己儲物戒內還準備了很多,此時,他已然寫了七十六首以忠武侯為題的詩賦。有些效果確實不凡,但離引動《詩經》,似乎每次就差那麼一點點。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於是,他從第二天的破曉開始,便乾脆停下筆,將手臂膝蓋撐在桌板上,像姑娘似的兩手托腮,一邊轉動腦筋,一邊將手指慢慢按壓著太陽穴。
正午時分,隨著窗外冰雪消融,羅橫像是突然想通了什麼,眼睛越來越亮:
“怕是進入了誤區!”
“縱觀史上所有引動《詩經》的佳作,似乎不用追求全篇字字經典。只要有獨到觀點,一句引人入勝的佳句,哪怕其他不是十全十美,也能透過那句話帶動全詩流芳萬世!
有什麼觀點是前人沒提過,叫人印象深刻,可以代代傳唱的?唔...李元啟既然這個時候提忠武侯,何不與我那篇策論結合在一起?
哈哈!有了!”
羅橫激動地抽出一張新草稿,深吸一口氣,再次運筆如飛。待寫到第二句時,一股熟悉的悸動直入心底。
“就是這種感覺!”
轟隆!
所有湘城百姓,包括武舉天墟觀看比斗的,在家開灶做飯的,郊外勤勞田耕的,軍營辛苦操練的,均聽到了這聲巨大聲響。他們不約而同朝天空看去,然後一個個張大了嘴巴。
只見一本巨大的書籍虛影突然憑空顯現,封面上隱隱約約用仙界文字寫了兩個大字“詩經”。
巨書緩緩張開,一片熒熒青芒自天空中灑下,直墜入天道書院一處號舍。
下一刻,一道靈氣漩渦又從考場中沖天而起,隨即變成青芒直上雲霄,接著在空中化作了浩浩蕩蕩的景象。
只見諸葛亮因劉備三顧茅廬,拋棄了南陽隱居生活,隨著主公南征北伐,運籌帷幄,建功立業。
接著畫面一轉,同時呈現出一上一下兩邊鮮明對比的場景,上邊是時運昌隆,用天時地利在赤壁大獲全勝,下邊是時運不濟,關羽、張飛在關鍵時刻被迫飛昇,天若不成全,豪傑也照樣身不由己。
畫面合二為一,繼續演變,人們看到諸葛亮死後,魏將鄧艾率軍攻蜀,蜀國譙周勸後主投降,蜀國大好千里山河,就這麼被孺子阿斗輕易斷送。空留驛亭的巖下水還那靜靜流淌,好似在懷念忠武侯。
隨著一幅幅畫面相繼顯露,所有觀看者心中均是無限感慨,感慨在時運和天命之下,一代臥龍也如之奈何!
終於,天空中的異象緩緩消散,最後化成了一篇由靈光組成的書帖。
標題是:《籌筆驛》。內容是:
拋擲南陽為主憂,北征東討盡良籌。
時來天地皆同力,運去英雄不自由。
千里山河輕孺子,兩朝冠劍恨譙周。
唯餘巖下多情水,猶解年年傍驛流。
落款:羅橫!
喜歡螳螂刀請大家收藏:()螳螂刀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