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心法總綱後,人傑心中已有幾分瞭然,明白了修煉《天心我心決》的原理,也知道為什麼一定要天生盲人了。
縱觀全法,要練此功須得有三要素。
第一要素是靜心,第二要素是意志力強,第三要素是天生盲人看到的一種極其微弱的光芒。這種微光是開啟心法入門的鑰匙,所以後天自殘盲人練不了。
人傑有點遺憾,但是他此時對這功法的興趣更大了,緣由就總綱開篇有“能睜能閉”四個字。
明顯這個睜和閉指的不是肉眼,而是心眼。人傑心動地猜測,若他能練成,是不是也能解決他那雙神眼無法控制關閉的問題?
帶著這個心思,他繼續往後看,看向了正文。正文是對整篇功法更加詳細和通俗易懂的解說,分為了靜息、觀光、聚念三大篇章。
第一篇章是“靜息”。
開篇第一句話就是:“靜息”的過程,就是除雜念的過程,好比只有打掃了屋子裡的雜物,才可以放更多的東西。放下,只為更好地拿起。
接下就是介紹很多如何除雜念的法門,比如聽氣、坐忘、守一、數息等。其中篇幅最多的就屬“聽氣”法門。
盲人是可以聽的,而且因為天生目不能視,所以其他五感都比常人敏銳,功法中首先就推薦這個法門。
人傑很自然地坐在凳子上,按照功法上的法門練了起來。
他的視力不用說,有神眼在,雖然在距離上遠不如“千里眼”,可看得卻要細緻許多。相比之下,他的聽力太普通了。
在神眼幫助下,人傑居然輕鬆地完成了常人很難迅速完成的第一步:停止思考。他先是停止了大腦對其他問題的思考,然後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兩耳,將耳朵返聽於內。
在摒除了自身和外界的一切干擾之下,人傑感覺此時萬籟俱寂。他還是第一次專心聽自己的呼吸之氣。他發現自己氣息很慢,間隔很勻,吸得很深,呼得很細。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很快集中了精神,達到了“靜息”的效果。
過了一會,人傑滿意得睜開眼睛。他不是對自己修煉速度滿意,而是對剛才的那種感覺很滿意,他發現自己很喜歡沒有一切雜念的感覺。
隨後他一一嘗試了坐忘、守一、數息等法門,都達到了靜息效果,便凝了凝神,準備看第二篇章。
接下來要練的,就是對他來說最艱難,最不可能實現的“觀光”。
功法中為達到“觀光”,共教授了兩種輔助法門。第一種既是最簡單的法門,也是絕大多數天心宗弟子“觀光”的法門,那就是“回光”。
天生盲人能看到外面似乎有一種極其微弱的光芒。所謂“回光”就是在“靜息”的前提下,循序漸進地將那個極其微弱的光點,由小到大,由弱到強,在體內形成一片光芒,這叫“由外而內”。
然後收納自己的七情六慾,以一身意志帶動情緒的力量,將光芒收到兩眼中間,再從兩眼中心,控制光照下丹田,接著結合吐納法,按照特定路線照通渾身經脈,這叫“由上而下”。
具體的吐納法和人體經脈圖在功法中都有詳細的文字和圖案。
等經脈全部都打通了,就控制體內所有光芒逆流而上,合力在兩眼中心凝聚成一個點,就能形成“心眼”,這叫“由下而上”。
“心眼”形成後,這些光就會不受控制地照到體外,修煉者便能初步看到外面的世界了,這叫“由內而外”。
這些做完,“觀光”就全部完成了。
十個盲人,有八個是可以透過刻苦修煉,完成第一步“靜息”的。但十個完成“靜息”的人裡,最多隻有一人能成功“觀光”,這個人肯定還身懷靈根。
剩餘九個人只能兩眼一漆黑,一輩子除卻微光,無法見得更多光芒。
只要能練成“觀光”,這《天心我心決入門篇)》就算成功了一大半,剩下的第三篇章成功率很高,即便是意志力較差的人,也可透過刻苦鍛鍊得到改善。
第二篇章除了“回光”這個法門,還有一個法門。但這另外一個法門要難得多得多,甚至可以說是難得變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