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文道院外熙熙攘攘,諸多文士聚集於此,一眼看去,可謂人山人海。
但人眾雖多,但卻井然有序,進出之間,各有通路,往來之間,肩不相碰,人不相撞,無須人來維持,其序自可成也。
這就是文人。
先入文道院的自然是各位進士與舉人,而後才是秀才,最後才是廣大童生和學子。
其實,早在兩日前祭拜文道與祭祀文廟就已經開始了,所以這時到來的自然全都是廣大童生與各個學子。
傅劍寒也算到來的比較早的,在外等候了約莫半個時辰之後,就輪到他與依依。
略略整理衣飾,傅劍寒恭敬步入文道院,行道正殿,面對諸位先賢聖像恭敬拜了三拜,口中默默禱祝片刻。
旁邊的依依同是如此,片刻之後兩人齊齊起身,相視一笑就此退出文道院,將位置讓了出來。
無論祭拜文道,還是祭祀文廟不僅是一種風俗,同時也是叩問自心,不過禮到心到即可。
正所謂叩首千遍,不及一心向行也。
但經由文道院內先賢與文廟洗禮,傅劍寒也感覺心頭別有一種豪情,一種與妖魔爭鋒之豪情。
先輩可與妖魔、巫蠻爭,我後輩人族如何不可也?
既身為人族,就當為人族盡一份心力!
“依依,這兩日開河府也自十分熱鬧,不過我們可沒有得到機會好好一觀,如今正好一看如何?”
祭拜過後,傅劍寒攜同依依自文廟而出,帶著一絲微笑而道,這本來就是傅劍寒許諾給依依的。
“這位施主且慢行。”
正當依依準備興奮應答的時候,一個中正平和卻又不失宏亮的聲音就此打斷了兩人的話語,抬眼看去,卻發現一白眉僧人正向自己走來。
僧人面貌尋常,只如四五十歲常人,但那一對白眉又隱隱透露其高壽,而觀其步行之間,每一步都是十分穩健,幾步就行到傅劍寒身前,單指這份實力,精壯男子亦有不如也。
傅劍寒一見如此,眼眸之中忍不住精光一閃,異人異行,其必定是為高人。
不過還未等傅劍寒開口,那僧人已先向二人行了一禮而問。
“阿彌陀佛,請問兩位可是傅劍寒傅公子和公孫依依姑娘?”
“在下正是傅劍寒,這位是我的侍女依依。不知道大師法號是?”
佛教乃世上三大教之一,其中僧人多有才智高深之輩,不僅精通佛法,書畫文章無一不可精絕,所以眼前這位僧人雖然面目尋常,不見任何文雅之氣,但傅劍寒可沒有輕忽的意思,趕緊回禮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