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五十五章意外
李鼎新什麼都有想到,唯獨沒有想到的就是自己被勒令不許出港。
“為什麼?何大人,我的老師,我的座師,為什麼不讓我李鼎新出港,”李鼎新實在是想不通,在福州李鼎新不敢說是海戰最強的,但起碼是對法國艦隊最瞭解的,為什麼別人可以出港襲擾,唯獨我李鼎新不行。
何如璋一聲苦笑,在馬尾海戰之後,他就一直有個矛盾,那就是一個選擇的問題,究竟是讓不讓李鼎新成就這個名聲。清政府對非滿人的官員,哪個漢人大佬都是心知肚明,偏又不可能改變,遠的就不說了,近的就有曾國藩曾大人,風頭出的夠大的吧!最後卸了兵權,混成什麼樣了!
何如璋既想保護李鼎新,又不願意扼殺李鼎新的功勞,上奏本的時候自然慢了一分。這時候,福州其他的幾位大人的本章早就已經擱到老佛爺的炕頭,聰明的幾位大佬自然的所有的焦點放在了海戰之上,而海戰之前所有逃跑和投降傾向的東西自然的被忽略掉了,大佬們的功勞自然是事先洞察法人陰謀和精心安排抗擊辦法的功勞。
而海戰自然不可能是這幾位指揮的,而且基本被打殘的兩個水師的損失需要有個替罪羊。這樣就不可避免的提到兩個人,這兩個人都是不可忽略的,一個自然是水師統領張成張跑跑,另一個自然是抗擊法軍水師統領李鼎新。即便幾位都沒有給李鼎新誇耀的成分,但是將兩個官銜不同,官位一樣的人放到一起對比,自然就將李鼎新顯示出來。
海軍新崛起的英雄,能夠製造洋人才能造的洋灰,能夠造出洋人都沒有的過濾嘴卷煙。一個身份不能說明什麼,幾個身份疊加起來,那效果又有不同了。
慈禧叼著白玉長煙嘴,上面點著的正是“寒煙翠”,命令道:“襲擾戰之意準了,至於這個小李子嘛!?”說著話看了看在自己身邊伺候的李蓮英,道:“還是讓他在岸上待著吧!”表面上看來是要保護李鼎新,其實那裡是如此,在臺灣只有淮軍這一塊鐵板的情況下,給塞進去一個絲毫沒有資歷的海軍將領,更何況現在臺灣的現狀,以及現在李鼎新要完成的任務,恐怕還是讓李鼎新去送死的念頭居多。
何如璋無法去勸李鼎新,他知道的情況就是如此,他不知道該怎麼理解老佛爺的命令,一方面不讓李鼎新在出海立功,而另一方面又給了李鼎新立功的機會,不過這種機會現在看來,可能是致命的。
看著李鼎新已經安靜下來,何如璋才說出這次朝廷的重大改變,在左宗棠,李鴻章等人的大力督促下,清政府終於下定決心在臺灣建省,下設三府十一縣臺灣府,臺南府,臺北府),治所臺灣府,巡撫劉銘傳,李鼎新為駐防協領,由於在臺灣府沒有駐防綠營,滿蒙漢八旗,實際上李鼎新就成為了臺灣省的最高武官。
聽到這個任命,李鼎新心裡高興,這可是為整個福建船政水師找了一個很好的大後方,一個後勤基地。如果李家的船廠,哦,現在應該叫“威廉—李平潭船務公司”。開到臺灣以後,那就會有更大的空間,資源進行發展,這簡直是一個絕好的機會,聽道這裡李鼎新也就真正的安靜下來,根本沒有聽到何如璋跟他所說的現在自己的最新任務。因為他現在開始關心另一件事。
“那誰調任水師統領?”李鼎新最關心的就是這個問題,要知道現在水師的家底就只有這麼些個,他自己卻又被調到岸上,幹起了陸軍的行當。前期的襲擾戰工作已經做好,現在就只等出港。可如果現在水師來個不懂行的,那恐怕僅有的一點家底都要敗光了,這可是李鼎新所不能容忍的,現在李鼎新早就把福建船政水師的那些個玩意看做是自己的私家貨。自己拿出去用賠光了是一回事,被別人敗光又是另一回事。
“你的老助手,陳英。”何如璋口中說出的簡直是天籟之音。李鼎新很是驚喜,不過聽了何如璋的解釋,李鼎新才知道這可不是為了照顧你李鼎新的情緒下的命令,而是因為現在這個位置就像火山口,誰都不願意去坐才落在了陳英的頭上,而且顯然,朝廷也只不過吧陳英看作是過渡人物。
原因不是其他,正是因為現在福建船政水師的現狀,幾艘千噸大船要不沉沒,要不就是十幾年艦領的老艦,剩下的十艘軍艦,也只有四五艘能上戰場,現在要實行什麼襲擾戰術,去對抗法國遠東艦隊強大的海軍力量,想來也不是什麼好差事,北洋各個留學生沒有一個想來的,倒有不少提出幹脆解散福建船政水師,把幾艘遠洋魚雷艇都調到北洋為好。
李鼎新聽瞭解釋,也點了點頭,這是事實,不過也是對於李鼎新來說最好的結果,首先,陳英作為自己最得力的部下,他成為水師統領,這個福建船政水師就等於還掌握在自己的手裡。
再加上,陳英作為一個海軍軍官還是很不錯的,原來就是做管帶的,李鼎新來了才一直做的大副。現在也正是放手的時候,一個國家海軍的強大不能僅靠一個或幾個人,而需要更龐大的基礎。不然即便有強大的武器軍艦,也不過是裝備了現代艦船的舊式水師,而非現代海軍。看來也是該水陸學堂的實習生,還有船戶學童上船實習的時候,那在十年後才能成為對抗日本海軍的中堅力量。
聽完何如璋說的這些,李鼎新隨帶著替自己的大部分手下都討個情,該升的升,該賞的賞,更是藉口以後臺灣需要水師,把幾個有前途的軍官都要到自己的身邊。李鼎新更是在心裡盤算著把陸戰隊的一半都帶到臺灣島上去,不用做自己部隊,當成自己的親兵也好。
何如璋不知道李鼎新心裡打的小九九,不過並沒有對他這種做法進行反對,誰上任以後還能不帶幾個私人?
李鼎新又借機問了關於瓊州府對襲擾艦隊補給的問題的時候,算是得了個意外之喜。老二李鼎易調往瓊州府任知府一職,這一下,李家的老大老二兩個分別上了中國最大的兩個島,對以後李鼎新的計劃將有更大幫助。
“如此,那就麻煩何大人了!”走的時候,李鼎新已經不是剛才那般急火火的樣子了,恭敬的向何如璋行了個大禮。
“好,且等聖旨下了,承梅你就上島去吧!”
李鼎新不知道為何下了聖旨才能上島,也沒在意,就著月色,施施然的去了。混沒想到,過不了幾天,他將指揮最大的一次援臺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