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五十一章造艦夢想
“造艦,我要造艦,我要造個大艦。”李鼎新心中在怒吼。
跟隨著魏翰參觀完整個月亮環島,興奮的魏翰就已經把船臺和船塢的位置標註出來,這裡的地形,甚至不需要大的施工,只需要稍微的對地形進行一下修整,就可以溶洞內的地方就可以做幹船塢使用,灘塗上堆砌上原木,就可以搭構成船臺,而那天然的半露天溶洞根據水深計算,容納個八千到一萬噸的軍艦沒有問題。
天然的防禦體系,天然的良港,天然的造船船塢以及絕好的地形位置,簡直就是上天賜給李鼎新的禮物。如果不是還有這些手下在場,李鼎新早就抓耳撓腮的大笑起來。即便是一再的掩飾,李鼎新那漲紅的臉還是出賣了他現在的心情。
魏翰畢竟年紀大了很多,自然知道李鼎新這小子腦子裡的想法,悠悠的又說出了一大堆資料,登時讓李鼎新把心中的話叫喊出口。
魏翰所說的正是從馬尾船廠送往平潭的那些寶貝。李鼎新當時的命令主要是為了保護機器和人才,才讓林文和帶領著船隊將哪些重要的人和物趁著混亂之際運出來。這林文和那裡管那麼多,只要覺得平潭有用的東西一律裝船,不光是技師技工熟練工人弄了好幾百人回去,機器也弄了兩船。就連很多原材料也搞回去不少,光是造艦用的鋼板鐵肋就弄回去好幾船,造艦適用的木材更是不少。魏翰一直都在平潭自然對這些事情知之甚詳,看到李鼎新高興,自然再加上一把火。
“造艦,我要造艦,我要造大艦。”李鼎新的聲音在月亮環島上回蕩,在整個海面上回蕩,更在每個練軍水師的官兵心中回蕩。
自行設計,自行建造大艦的夢想,是這一代人永恆的夢想,不用再依靠洋人,自主的完成這些,才能標誌著擁有三千裡海疆的帝國的真正崛起。
在場的每個人都被這個口號震的兩耳轟鳴。在場的每個人也都自動忽略了李鼎新只是個小小的四品頂戴的問題,更是忽略了大清國的問題,因為在這裡,在這月亮環島,在這汪洋的大海,只有所有人夢想的軍艦,只有偉大的軍艦才能成為這裡真正的統治者,而不是那永遠坐在金鑾殿上的狗屁滿人。
造艦,可不是光有錢,有人就能夠製造出來的,光是最初的造艦思路就需要考慮清楚,不然造出再好的軍艦在戰略戰術上沒有任何用處,那簡直就成了垃圾。現在李鼎新對於造艦的戰略目標自然不會是現在的中法戰爭,他的最大假象敵人就是日本,準備應對的就是黃海,大東溝海戰。至於現在造的這艦到底以何種方式參戰,那隻好到時候再說了。可是仔細想想,現在和這些人說日本是中國最大的敵人,恐怕沒有幾個人會相信,還是把目標定高點好。果然,當他說出虛擬假想敵的時候,是讓其他人吃了一驚。
既然諸般事宜都要考慮進去,這個月亮環島上自不是商量事情的地方,當天晚上,作為平譚造船廠的主要兩個中國工程師魏翰和陳兆鏘帶著大量的圖紙來到了李園。
這次在座的除了他們三人之外就還有陳英一個,這種事情人多了沒有太多的用處,反而會影響幾人的思路,索性就只四人好了。
如果這是在英國或者是德國,只有四人參加的為一種新型軍艦,進行定型以及制定建造標準,以及達到何種戰略戰術目標的會議實在是很可笑的。
但這裡畢竟是在中國,官方禁止危險的武器進行製造,何況是製造強大的海上戰艦,這樣的人數反而是合適的,確定造艦思路,進行艦船定型,甚至戰術假想,還要考慮到輔助艦只,補給後勤等等,各各因素。
當李鼎新提出找個虛擬假想敵人以後,其他三人齊齊的倒吸一口冷氣。都不明白李鼎新到底是狂妄還是怎麼了,他們三個人都無法想象李鼎新竟然把英國作為超越的目標,最大的假想敵。看著三人看著自己的目光,李鼎新也只有苦笑,真正的假想敵我說了恐怕你們不信,還不如設定個遠大目標,讓你們都有些壓力好了,畢竟壓力和動力是相輔相成的。
海上的最大國度就是英國,靠著強大的海軍,英國在全世界都建立了自己的殖民地,憑藉著殖民地的各種資源,支撐著日不落帝國的發展,而真正的英帝國不過只有中國的一省之地。那麼作為有三千裡海疆的中華大帝國為什麼不能作為萬國之首,海上之王。當然,這將是一個長期而艱難的過程。
“取乎其上,得乎其中”李鼎新看著眾人忽悠道。看到眾人理解的點點頭,沒人認為中國真的能夠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而李鼎新知道,英國的海上霸權在二次大戰以後就徹底被美國所取代,那麼取代英國的為什麼不能是中國呢?
“首先應該以海上生存能力為主要參考引數。”在討論完假想敵人以後,李鼎新給即將建造的新戰艦定下了調子。這和德皇一戰期間的海軍大臣提爾皮茲對軍艦的論調是一樣的,其實也和現在的整個德國的造船業的目標相同。
自從英國的海軍在納爾遜將軍的帶領下,在1805年贏得了特拉法加海角海戰以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的海軍敢於向英國的皇家海軍進行挑戰,世界各大洋成為了英國的自留地,向去那裡摘取果實就去那裡。而德國由於近代的歷次在歐洲大陸戰爭的勝利導致的野心膨脹,開始試圖挑戰英國的海上霸權,而相對與英國的造船工業基礎,德國的造船業還很薄弱,所以德國的造艦方針都以海上的生存能力為主。這也就是為什麼德國軍艦的裝甲總是世界上最厚的裝甲的原因。
“海上生存能力不光是裝甲,還包括了很多,比如速度,續航能力,火力。”李鼎新繼續著自己的發言。
原本魏翰和陳兆鏘兩人還算贊同,可是聽到李鼎新所解說的生存能力。都將自己的眉頭皺緊起來。
“但凡軍艦有一利必有一弊,例如我平潭船廠所造之魚雷艇。其艇速快,利於突襲,而其裝甲必薄,火力必弱。再如朝廷所訂購之‘定遠’‘鎮遠’兩艦。那則是鐵甲艦中的翹楚,標準排水量7144噸,滿載排水量7335噸,馬力強大定遠6200匹,鎮遠7200匹),武備強大主炮25倍徑305毫米4門,兩座炮塔,副炮150毫米火炮2門,還有機槍魚雷艇),防禦強大炮臺與炮塔:14寸,舷側:12寸艦橋:8寸;甲板:3寸裝甲總重1461噸.)。栽煤量達到1000噸,續航能夠達到4500海裡10節也算不錯。但是在航速不光不比魚雷艇高,就連改裝後的‘福星’號都無法比擬。所以……”魏翰的話沒有說完,但是意思很明顯,想要擁有以上優點而沒有以上缺點是不可能的。李鼎新所說的軍艦基本不可能實現。
李鼎新一笑,也知道自己想的很傻很天真,不過他想的不是一艘完美的軍艦,他所要提出來的是一艘巡洋艦,或者說是戰列巡洋艦,是集合兩者優點,而盡量避免兩者的缺點的一種戰艦。這也就是以後英國即將提出的“理想型巡洋艦”理論。
“這,將是一種把鐵甲艦強大火力和巡洋艦高機動結合在一起的戰艦,這將是一種屬於中國的最新型的戰艦,”說著話,李鼎新已經把這種戰列巡洋艦的各種引數簡單的勾勒了出來。
一型武備強大,裝甲較厚,續航能力超強,高機動作戰能力的理想型戰艦漸漸的出現在大家的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