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四十四章盤點(三)<朋友們元旦快樂>
原本的平潭碼頭,船臺等同於沒有,根本不能停靠大型的船隻軍艦,所有的建設都是由李鼎新到了這裡以後開始建設的。
現今,平潭已經能夠被稱做是一個港口,而不簡單的是一個碼頭。
平潭港,現有航道兩條,本土引水員6人,德國籍引水員2人。現在有五千噸船位一個,三千噸船位三個,三千噸以下船位五個,其餘小型船臺若幹,碼頭船臺通道3條,軍用碼頭一個,三千噸船位兩個,三千噸以下船位5個,船臺碼頭通道2條。也就是說,練軍水師的船隻補給可以有五條軍艦同時進行,其中三條佔用民用通道即可。各錨深錨地若幹。
如果再加上船廠的舾裝碼頭的話,那整個平潭港口就一共有碼頭三座,大型船位十個以上,在如此偏僻的地方,如此短的時間裡,建設一個這樣的港口還真是不容易啊!如果不是洋灰被發明,如果不是控制了整個平潭的勞動力,想要如此短的時間內完成根本是不可能的,看來計劃經濟還是有很大好處的。
上了碼頭,就是大大的倉庫,這些倉庫可不是李鼎新刻意興建的,而是很多商人自建的,自平潭出了洋灰以後,整個碼頭的民間資本開始聚集,李鼎新本著施政為民的原則,呃~本著不用白不用的原則,允許商人租地蓋倉庫,商鋪。而且提供大量的原料便宜賣給這些商人,但卻規定必須按照自己提供的位置大小進行修建,各大商家雖感覺自己用不上這麼大倉庫,卻見多花不了多少,還不如賣個面子給李家,以後生意上能有更多優惠,於是這碼頭邊上連串的大倉庫就建了起來。只要戰爭一開,這些倉庫立刻就能夠成為大量物資的補給倉庫,這樣補給起來有要只比用軍用碼頭補給快上一倍有餘。
這些只是能夠隨時借用的民用倉庫,而軍用碼頭上的眾多倉庫可是李鼎新花大力氣修建佈局的。上了軍用碼頭,就是一大片的倉庫區,整個佈局也是沿用中國傳統的對稱格局,所有的倉庫都是由極寬的馬路連線著的,可以並排三架馬車。這些就是為了最快的速度讓所有補給的民夫,車駕將物資運送到軍艦上所建。
現在需要給軍艦補給最多的是煤,最難補給的也是煤,煤倉在軍艦的最下層,在碼頭上還可以用馬車獨輪車去推,到了軍艦上則需要民夫用肩挑手扛。
可以說煤炭是軍艦的生命,所以為了保證煤炭最快的補給,煤倉既大且離碼頭很近,做成了圓圓的谷倉模樣,為了快速裝卸,李鼎新還設計了煤炭輸送帶,由蒸汽機帶動,可以最快的將煤炭裝入馬車之中。
考慮到煤倉最怕失火,所以在它的周圍沒有任何容易發火的倉庫連線,普通淡水倉庫和他在一起。而象彈藥,被服倉庫則離碼頭更遠一些,炮彈雖然離的遠,補給也很麻煩,但距離碼頭方向太近容易遭到敵人艦隊的攻擊,所以炮彈倉庫離的最遠,而中間則是一些雜料倉庫,被服倉庫,工具倉庫等。
將整個倉庫區佈置的合理,修通n多馬路是非常有利於補給速度的,一艘船應該補給的東西太多,即便是僅出航幾天艦船補給都可能需要幾個小時以上,這就不難看出李鼎新的費心之處。
揉揉眉心,這碼頭的佈局實在太費神,想要把他寫出個一二三來,對李鼎新來說顯然是個非常難以完成的任務。在李鼎新腦中的更多的是這些物資的質量和數量。
煤,這一直以來都是困擾清庭艦隊的大難題。無煙煤,塊煤的燃燒比顯然比面煤,渣煤要強的太多,所以李鼎新一邊伸手問福建船政水師要大量的免費煤料,一邊透過德國人的關系,花著自己手中的銀票大量囤積進口的無煙煤,兩樣加上現在共有上萬噸,即便如此李鼎新還怕不夠,一直都把自己生意,每月部分收益做為購買煤料的專向資金。
水的問題好解決,現在北洋有些艦艇已經開始使用淡水轉化機了,福建水師的以後發展方向是同樣的,而現在所要使用的普通淡水島上就能解決。
炮彈的問題到現在為止都不存在,李家的炮彈裝填工廠所制炮彈都是優先供應練軍的,而且這些炮彈全部都是質量最好的。再加上李鼎新的刻意囤積,數量能夠達到每門炮標配500發的水平,這是船上儲量的十倍,足夠使用到中法戰爭結束。即便不夠,身後還有個炮彈工廠在不停的加工這些東西,足夠啦!
至於雜料,皮,銅,帆,桅杆等東西,僅僅是從福建船政水師倉庫搞出來的東西就足夠使用了,別忘記了,自1883年12月,付家的人失寵於張成以後,他司庫的位置則是由李家旁系接任的,搞些東西出來還是小意思的。
李鼎新雙手撐在自己的腦後,只有這些東西嗎?看著紙上寫的有些阿拉伯數字。“難道一年的努力只是這幾個數字?”
塊煤4000噸,優質無煙煤000噸。150炮彈2000發,120炮彈5800發,47速射炮彈20000發。各種被服1000套,雜料各計30套。
確實,過程即便異常複雜的建設,最後的結果也不過是個數字而已。將所有的物資加上碼頭的設施,再有練軍水師的七艘軍艦,這些才是能夠勝利的根本。
“哦,差點忘記了,如果沒有兩大炮臺的防護,平潭以後的日子不會那麼安穩的。”
李鼎新從開始上島之日,最注重的就是將軍山,南寨山這兩大炮臺,光花在炮臺工事上的錢就有十幾萬兩白銀,就連視錢如命的老爸都沒有阻止他花這錢,如果沒有炮臺的防護,平潭所有的建設就如同沒有防護的小舢板,只需要幾炮就能把它幹上天。
而這兩大炮臺也歷時8個月,終於建成,炮位不少,每個炮臺炮位都達到50個。可兩個炮臺到了現在共有火炮才50門,值得安慰的是這些全部都是後膛炮,大口徑火炮並不多也不算少,其中280火炮20門,其餘都是150到210的貨色,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這280火炮全部都是地阱炮,自身防護不錯,而且工事也少花很多錢,讓老爸贊不絕口,完全認同這種設計,不過每當老頭想要藉此問老爸要些炮款的時候,老爸總會顧左右而言他。
“這樣說起來,物資方面也算不錯,已經做好了戰爭準備。”李鼎新自語道,突然他又面色一垮,下面就該最可怕的盤點,“希望不要虧空的太多。”
李鼎新這次要盤點的是自己的人才,民生,說白了就是檢查自己的潛力和財政,看看情況到底如何?
ps:在老丈人家趕了一章,晚上如果沒被喝趴下就上來檢查一下,大家元旦快樂~~今天只有一更,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