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人這才看見,老宋的胸口處露出半截彈片,想是紮到了肺部,向外面冒著血泡,“老宋,老宋。”王良慶抱起他來,立刻就能感覺到手中的身體迅速的涼了下去,連一句話都沒有留下。不管以前他是個什麼樣的人,今天他用自己的表現告訴所有的人,就算一個普通人,就算是一個水手雜役,打起鬼子來,照樣是好樣的。
這只是“福星”號上死的三人之一,也是李鼎新上艦以來頭一次有人犧牲,脫離了接觸的“福星”號安靜的躲在一處添拭著自己的傷口。
這次的襲擊,只是擊沉了一艘商船,擊傷了一艘炮艇,另外兩只魚雷不知道跑到那裡去了。而“福星”號的後炮位一門炮因為前方甲板凹陷,失去水平無法準確的瞄準射擊,等同於廢了,死傷一共五人,三死兩傷,其中死的一個是水手,兩個是炮手,可以說就算後炮位能夠開炮,恐怕很難保證射速和準確率。
光緒十年,1884年1月19日夜,下龍東南的群蘭島海灣。
“福星”號的全體官兵在給三位英雄舉行一個海軍將士最隆重的葬禮,海葬。
海葬是非常古老的一種葬禮方式,最早起源於北歐海盜,所有的死者都將追尋海王波塞東的腳步,後來被很多海軍引用,並且成為海上最流行的紀念死者的方式。原本根據死亡方式的不同,應該選擇在日出前或者是日落前進行,現在是戰時,所以對於這些因戰犧牲的烈士,只能選擇在日出前下葬。
所有的船員列隊後甲板,炮位失火的地方,老宋烈士犧牲的地方,李鼎新就列在第一位,手中捧著的是大清的“黃底青龍追日旗”,陳英,張春也各捧一幅,這旗幟是船上的皮匠,帆匠一起趕工出來的,只因為艦長說,葬在異國他鄉,要有一幅龍旗傍身。
隨著低沉的號聲,十二個水手穿著軍常服1881年開始各大水師已經逐漸使用新式軍服,多數以英國軍服為藍本製成,官員為石青色,士兵為海軍藍。)抬著三人走了出來,李鼎新看著這些忽然想著應該用些東西來紀念他們,用同樣低沉的聲音唱了起來:“
我們是中華新海軍,
我們是中華新海軍,
信仰堅定,紀律嚴明,
操縱新時代的戰艦,使用最堅利之甲兵。
雄視三洋,屏障四海,保衛疆土,鞏固和平;
同舟共濟,萬眾一心,養成忠勇冒險之好習慣;
同舟共濟,萬眾一心,創造海洋生活之新精神。
新海軍!新海軍!乘長風破萬裡浪,
為青龍追日旗爭光榮!
為青龍追日旗爭光榮!”
ps:這首海軍軍歌並不是新中國的海軍軍歌,現在的<藍色海洋>軍歌我覺的引用不太好,所以用了抗日戰爭時期的國民革命軍的軍歌,而且我對歌詞做了一定的改變~~
ps:今天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