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之前觀察屋內情況的時候,孟宇就發現了牆上的錶盤,原本他以為這些不過是“小資情調”家庭中,隨處可見的工藝品罷了。
但現在……
“直接就是正對著出現謎題的位置……這麼清晰明瞭的提示,也配出現在大師難度的副本麼?”孟宇一邊分析著錶盤上,定格的時間,一邊在嘴裡吐槽著,“是不是澹臺弈選錯了難度啊!”
在孟宇所對的牆面上,一共掛有十二面錶盤,橫向擺放了四個,縱列則是一列擺有三面。
“四個縱列剛好對應四位密碼是麼……”孟宇很快走到了近前,一會兒眯起左眼,一會兒又眯起右眼,仔細觀察著牆面上的那些錶盤:“錶盤上沒有秒針,只有分針和時針,而且僅有的兩個錶針長度相等,只能從各自的粗細來判斷到其到底是屬於分針還是時針。”
“就連錶盤上也只有3、6、9、12四個數字。”
說完這話,孟宇便閉上了眼睛,似乎他已經將十二面錶盤的時間,完全記在了心裡。
“錶盤有缺失,那這些時間可以說是毫無用處……”孟宇已經在心中默背了一遍剛才的時間,隨後從中發現了問題,“十二面錶盤,稱得上相似的地方,就只有兩根指標夾角的度數了。”孟宇睜開眼睛,“除了90°就是180°,都是單一的線條。”
“也就是說,謎底和時間無關,只要玩家對圖形敏感就好。”
想到這,孟宇再次閉上了眼睛。
五秒鐘後,他轉身回到了書桌前,拿起密碼本,將“四、五、零、三,四個數字,輸入到了密碼鎖中。”
嗡——
一聲輕響,限制日記本的密碼鎖消失不見。
“果然……只要將每一縱列的錶針進行簡單的平移就能拼出數字。”孟宇淡淡一笑,“能採用這麼簡單的謎題……看來日記本中的資訊,也不會太多啊!”他說著,翻開了日記。
日記本上的文字都是筆跡稚嫩的英文,似乎是由於開頭幾頁的部分和劇情無關,所以系統並沒有為孟宇提供相應的翻譯。
但,他憑藉著自己的英文水平還是能夠看懂其中所記錄的內容。
“什麼嘛,不過都是一些家庭瑣事而已,還真就是簡單的日記啊!”孟宇翻看了幾頁之後,發覺到了這點,於是他向後多翻了幾十頁。
而這時,系統依舊沒有給出翻譯。
不過,從日記中跨越不大的時間線內,孟宇已經可以看到,一些英文的高階詞彙和短語,以小波尼當時的年紀來看,即便是以英文為母語,也並不會做到這點。
而且,孟宇還注意到了,出現這一問題之前的日子,他和小夥伴們交到了新朋友,看樣子應該就是佛林和弗萊徹。
“沒想到,我波尼也然是個小天才。”孟宇自言自語的評價了一句,隨後再向後看的時候,系統給出了相應的翻譯。
“7月4日,在佛林的教學下,我和小夥伴們已經學完了解密謎題的最後一課——密碼破譯。為了鞏固這部分的內容,後面的日記我將用密碼來撰寫。”
看到這段文字的翻譯後,孟宇不由得一怔,隨後他下意識的翻到了後面那頁的日記。果然,裡面已經不再是英文單詞所組成的語句,而是由外形古怪的符號組成的段落。雖然外形古怪,但也還是有跡可循。
而作為密碼來說,越“出名”就越代表著沒有秘密。
當然,這種情況也僅僅是對於知道的人來說的……對於那些不知道的人,這些密碼出現的時候,該不懂,還是會不懂。
不過剛好,孟宇對於密碼這東西,有所涉獵。所以,他一眼就看出了,這是十分簡單的“豬圈密碼”。
早在1700年代,共濟會常常使用這種密碼保護一些私密紀錄或用來通訊,所以,其又被稱為共濟會密碼。美國內戰時期,這個密碼曾被盟軍所使用。
簡單、易記,而且容易書寫。
作為丹·布朗口中,極易破解的“幼兒級”水平密碼,在小孩子初學時使用的剛剛合適。
同樣,這對於孟宇來說,也十分簡單。
在破解了前半段那些毫無意義的瑣事之後,孟宇便在最後一頁日記,也就是昨晚才寫下的日記中,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佛林和弗萊徹兩兄弟家的地址——<apedrive楓葉大道2308號)。”
兩道謎題,雖然只花了孟宇不長的時間,但他卻清楚,如果要是換做副本中的其他隊友來做這件事情,八成是要花費更久的。
而他之所以會確定,另外的隊友只會需要更多的時間,而不是壓根就無法破解出密碼,則是因為……在不久前收拾玩具的時候,他剛好路過了書櫃,在裡面最顯眼的位置,擺放了一本有關密碼破譯的百科全書。
對於“豬圈密碼”這種出名且簡單的密碼,書中不可能沒有提及,所以……只要能找到這本書,那破解日記本里的地址提示,就只是時間的問題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當然,儘管有了百科全書這種輔助道具,但若是需要破解的密碼是“凱撒密碼”,或者更麻煩一些的“維吉尼亞密碼”的話,那恐怕就不是幾分鐘能夠結束的事情了。
估計就連孟宇本人,也要花費相當一段時間,才能夠得到答案。
而在僅僅是需要找到地址的第一關,就花費這麼長的時間的話,後面關卡會如何,孟宇也不是想象不到的。
“要是另外幾名隊友,也需要靠這種方法才能得到地址的話,那我是不是就要先想想辦法,看看能不能通知到他們了……”
孟宇雖然對幾位隊友的前路如何不太看好,但我們從上帝視角看的話,就能知道,他這擔心純屬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