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匯昇圬

第一百六十二章 逆臣(三十四)匯昇圬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陳凱是鄭成功的幕僚出身,他們承認的自然是崇禎、弘光、隆武、永曆這一脈的大明帝位傳承,於張煌言所效忠的正統大明天子魯監國朱以海便是壓根兒不認的。不過,陳凱顯然是有在照顧張煌言的感官,提及此事時只用了隆武皇帝這個大家都能接受的稱謂,而非先帝。對此,張煌言亦是回之以微笑。

只不過,張煌言卻也聽說過,福京鄉試之所以被迫遷延時日,除了費用上面的問題,還有鄭芝龍等武將的反對、隆武朝廷在與滿清交兵而軍費吃緊、以及唐藩在和魯藩爭奪皇明正統等一連串的問題。

其餘三人,錢謙益只在弘光朝廷任職過,隨後便一度降清;文安之則是在永曆朝廷才復出的,亦不曾與聞;郭之奇倒是在甲申年倒是確實在福建任職,但很快就丁憂回鄉了,一直到永曆三年才奉召至桂林出任禮部侍郎,未曾出仕過隆武朝。對於這些舊事,便不甚清楚了。

可是他們對於戰時內閣現在的情況卻是清楚得緊——這還僅僅是個意向而已,連空殼部門、皮包公司都稱不上,最多就是得到了一些“業內大老”的支援和市場的初步好感,僅此而已。莫說是他們現在根本沒有財權,就算是有充足的資金,一上來就搞這麼大的專案,實在是強人所難,畢竟他們總不能在搞了個一片狼藉後就此提包跑路吧。

“竟成既然已經想到了這些,自不會是戲弄老夫的吧?”

饒是陳凱和張煌言一個勁兒的把話題往外帶,饒是已經對彼此致歉過了,錢謙益和郭之奇的心裡面難免沒有些許意氣暫時不得紓解。此間,前者再度問向陳凱之際,語氣上便帶了一絲慍惱。

對此,陳凱卻不在意。能夠坐到這個地位層級,考慮事情更多的還是在於利益二字,些許意氣隨時都可以丟到了彷彿就不曾出現過似的。

“當然。”作出了肯定的答覆,陳凱傲然道:“不知,諸君可曾聽說過鎖廳試?”

“鎖廳試?”

大明沒有鎖廳試一說,是故陳凱此言一出,眾皆茫然。但也就是轉眼的功夫,錢謙益便是眼前一亮,當即出言問道:“竟成所說的,可是前宋的鎖廳試?”

“正是!”

海虞錢氏畢竟是吳越王錢鏐和北宋名臣錢惟演的後裔,宋朝的事情,錢謙益從家學淵源上就比其他人知道得更多上一些。

所謂鎖廳試,乃是宋朝的時候供現任官員和有爵祿者所舉行的進士試,因為他們本就多有職務在身,所以要暫時把職務放下,形象一些的比喻便是把辦公室鎖了才能前去參加考試,故稱為鎖廳試,參與鎖廳試的官員也被稱之為鎖廳人。

由於有資格參加鎖廳試的本就不是在職官員,就是有爵祿之人,他們比寒門子弟往往在資產、人脈等方面更具優勢,所以宋朝有一項慣例,那就是鎖廳人不可為狀元。基於這一點,比如沉括的侄兒沉遘、黃潛善的侄孫黃中、秦檜的養子秦熺、宗室趙汝愚等不少官宦子弟本來都考中了狀元,但是依然被剝奪了狀元的資格,把這一份無上的榮耀讓給了第二名。

狀元不狀元的,與他們倒沒什麼關係——這五個人里科舉成績最好的便是錢謙益,探花郎畢竟不是說著玩的,可第三就是第三,沒辦法獨佔鰲頭,也沒辦法坐二望一。文安之確實是庶吉士,但實際上在天啟二年的那一科,他只是三甲賜同進士出身,名次也比較靠後。單以名次論,崇禎元年的郭之奇比文安之要靠前一些,但也只是一些而已,同樣是三甲賜同進士出身,他們兩個連二甲賜進士出身都沒夠到,更別說是一甲賜進士及第的第一名了。至於張煌言和陳凱,倒是與狀元更近一些,畢竟狀元是第一名,沒考過等同於零,而零是有無限可能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錢謙益將他所知的關於鎖廳試的一切詳細的解釋給眾人,連帶著陳凱都補上了一些不甚清楚的知識盲點。

“大明也確有在職官員參加科考的先例,只是沒有鎖廳試這麼一說罷了。”

大明的在職官員也可以參加科舉考試嗎?陳凱確實沒聽說過還有這事,不過沒等他流露出半分疑惑,文安之便替他解釋了起來:“竟成的意思是說,此番科考旨在針對那些尚未獲得功名的在職官員,進行一次鎖廳試,再由那些透過了鎖廳試的新科進士中選取一些出來充任六科給事中?”

陳凱不曉得這算是文安之歪打正著呢,還是擋在他達成目的的知識盲點被文安之的理解能力給擊穿了。總而言之,會錯了意但同時又會對了意的文安之確實理解了他的想法。

明亡甲申至今,只有過兩次科舉考試,還都是鄉試。前者覆蓋福建、廣東、廣西、雲南、貴州,另有浙東附榜以與魯監國朝爭奪人才;後者則僅限於雲南一省,也僅僅是為秦王府一家提供人才。

如今已近十六載,只兩屆科舉是完全不足以為當下的大明提供足夠的行政人才的,巨大的缺口迫使各方勢力便在各自的勢力範圍任命了大批的幕僚充當地方官,陳凱便是其中的佼佼者。這些沒有科舉功名的“黑戶”,大明日後肯定還是要承認下來的,而陳凱提出的鎖廳試,便是可以兼顧承認和擇人的一石二鳥。

對此,眾人無不流露出了深思之色。但是很快的,郭之奇卻突然眉頭深鎖:“竟成,這不太好吧。”

“確實不好。”出人意料,陳凱竟然肯定了郭之奇的否定態度,繼而轉向了張煌言:“滄水,你應該也是這麼想的吧?”

眾人的目光隨即轉向了張煌言,對此,後者起初是一臉茫然,但張煌言亦是才智之士,幾乎是頃刻間就想明白了這裡面的門道,整個人瞬間便嚴肅了起來。

“是的,我反對由鎖廳試進士充實六科給事中!”

注:這個事情,一方面有漢文化對八旗子弟的滲透和浸染,另一方面則比較荒唐——此人是義和團的重要支持者,當時有傳聞說是八國聯軍揚言要殺光所有支援義和團的官員,於是他的妻、兒和四個孫子便在北京自焚,他亦在保定自縊。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割據自立後,我強娶了敵國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