況且,文安之從不是個卷戀權位之人,而錢謙益對入閣多少是有些執念在心裡的,這兩個人一拍即合,甚至可能都用不著說上哪怕一個字!
“這,怕是不合慣例。”
“牧翁休要再作推辭,下官願意效法嚴震生、王登水、朱遊初三公舊例,自請降職,尊牧翁為元輔。”
“下官亦願效法先賢。”
錢謙益的震驚,雖遲但到。只是這時候看在陳凱的眼中,卻仍舊是免不了要在心中暗歎。而此時,文安之和郭之奇已經援引了當年文安之入閣時,嚴起恆、王化澄、朱天麟三閣臣自請降職尊文安之為首輔的先例。既然文安之這個從四品的國子監祭酒都可以一躍而為首輔,錢謙益好歹還是禮部尚書,又有何不可?
算了,人皆有私心,只要不至因私害公,便沒什麼大不了的:“牧翁,國事急如星火,我等便不要在這上面推來推去了。作為召集人,本官,太子太傅,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左都御史,經略兩廣、江西、湖廣四省軍務兼理錢糧,湘國公陳凱,提議就文閣部倡議由禮部尚書錢公謙益出任戰時內閣首輔大臣一職進行正式投票。”說到此處,看著錢謙益已然漲紅的面容,大聲說道:“我贊成!”
“本官,太子太保,文淵閣大學士,督師兩廣軍務兼理錢糧,郭之奇,贊成!”
“本官,兵部左侍郎兼都察院右副都御使,監軍定西候所部兵馬,張煌言,贊成!”
算上最早提議的文安之,他、郭之奇和張煌言先後表明了態度。此刻,不容錢謙益再行推讓,陳凱便朗聲言道:“此事事關牧翁本人,理應迴避。戰時內閣籌備會議四票全票透過。牧翁,為國不可惜身,請勉為其難。”
說罷,陳凱便是躬身一禮。隨即,另外三人亦是紛紛起身,向著錢謙益如是一禮。眼見於此,已是眼眶溼潤的錢謙益亦是連忙起身,向著這四人深深地回了一禮。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二十八歲中探花,四十六歲第一次,也是此前幾十年唯一的一次有望入閣失敗,至此時,已經是七十七歲高齡的錢謙益總算是得償所願,一時間難免老淚縱橫。哪怕,這個戰時內閣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內閣,但首輔就是首輔,文臣之首的尊位是摻不了半點兒水分的。
在座的眾人又有哪個想不明白這位老先生的心思,但卻仍舊願意推舉其為內閣首輔。陳凱思來,可能更多的還是要維繫戰時內閣的團結。畢竟,如果就連戰時內閣都做不到團結一致的話,那麼又如何讓大明的各方勢力團結一致。
不過,此時此刻,陳凱的想法已經方才有了些許不同。錢謙益已經快八十高齡了,而且這位老先生的性子也決計做不到大權獨攬。甚至就算是他想要大權獨攬,這身體素質怕是也很難支援得了的。由錢謙益出任內閣首輔,或許未必是一件壞事。
“當然,未曾在孝陵稟告過高皇帝,戰時內閣的一切都稱不上名正言順。此事,我等暫且不可外傳,以免有損牧翁清譽。但是,後續的會議,還請牧翁主持,這是內閣首輔的責任,您老可不能說我偷懶。”
“竟成……”錢謙益深吸了口氣,繼而站起身來,向眾人又是一禮拜下:“請諸君放心,老夫定當竭盡全力。”
預備首輔行禮,他們這些預備閣臣自然要趕快起來回禮。陳凱不由得暗歎,錢謙益是有些激動了,可是這禮數也太多了。若是大明能撐到二十一世紀,沒準兒科學家們會發明出行禮輔助外骨骼裝甲也說不定。
眾人重新落座,錢謙益便接替了召集人陳凱擔任會議主持。只見他將議程書冊推到了下一個議題的書頁,而後推了推眼鏡:“我們需要討論的下一個議題,是為六科給事中的擇人。”說到此處,他轉而看向文安之:“昨日文閣部提議,召回曾擔任過六科給事中的官員,以充實六科,諸君可有異議?”
六部六科乍聽上去很像,但實際上壓根不是一回事兒。六部是行政部門,而六科則是監察部門,即所謂的言官。明朝六科官品極低,吏、戶、禮、兵、刑、工六科各設一都給事中,為正七品,每科另設左右給事中及若干給事中,人數上各科不等,總計約有四十人。
不過,這些卑官的權力極重,除了封駁以外,他們還掌握著侍從、規諫、補闕、拾遺、稽查等權,尤其是對六部的工作有監察大權,以至於六部那些二三品的大員見了六科給事中往往就像是耗子見了貓似的。
明朝只有兩個部門的官署位於皇宮之內,一個是內閣的值房文華殿,另一個就是六科給事中的值房,也就是明朝官場上俗稱的“六科廊”。從值房的位置上就可以看出其官署在朝廷中的地位。
而且,明朝的京察一般三品以下的官員是由吏部考察,三品以上的官員才會由皇帝考察,唯獨六科給事中這群七品小官是由皇帝親自考察,吏部是無權置喙的。
文安之的提議是召回,畢竟擔任過這等卑官的官員人數並不少,就算不能將位置填滿了,但也應該夠用。這是一個比較成熟的想法,就像是朝廷會不定期的召回致世、丁憂的官員以充實各部門。對此,在昨天並沒有出現太大的異議,只是對於人選上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進行商榷。
然而,此間錢謙益話音方落,陳凱便便舉手示意,當眾人的目光盡數落在他的身上之際,入耳的便是一聲石破天驚。
“我反對!”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