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逆臣(三十)

第一百五十八章 逆臣(三十)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戰時內閣籌備會議的“預備會議”,最終問題全部都卡在了細節上面。所幸,有了這麼一天的時間用以深思,想來未來幾日的籌備會議也勢必將會更加順遂。

武昌、漢陽兩城為明軍收復的訊息迅速在湖廣大地上傳播開來,大批計程車紳紛紛踏上了前往武昌拜見晉王李定國、川鄂督師文安之和中南經略陳凱這西部明軍三巨頭的旅程。他們基本上還都在路上奔波,倒是武昌和漢陽兩城計程車紳則早已趕到錢謙益他們下榻的武當宮——晉王殿下還在忙著處理軍務,不便相見,也沒有搶文官們的風頭的心思,但是這些未來的閣老們總不至於也慳吝一面吧。

果不出他們所料,不光是先期入駐的錢謙益、郭之奇和張煌言對他們能夠如此擁戴大明,如此關心國事表示了極大的感動,就連隨後趕到的文安之和陳凱也暫且將軍務放在一旁,一同住進了武當宮,並積極的與這些士紳會面,甚至在會面過程中徵求他們對戰時內閣的一些想法。

這五位都是當下大明文官中的翹楚、未來的閣老能夠如此謙虛的傾聽他們對國事的看法,讓這些士紳們一個個的興奮到了極致,紛紛將胸中的觀點傾囊相訴。這些觀點,或實用、或荒唐、或可取、或錯謬,他們大多隻是表示等到戰時內閣正式成立後會拿到內閣會議上進行討論,只要不是觸及到原則問題,安撫和拉攏士紳為戰時內閣所用的話術自是不要錢般的甩起來看。

到了第二天一早,更多計程車紳百姓跑來武當宮門口,想要親眼看上一看這些士紳老爺們口中的“當世賢人”在這個天子棄國的當下,毅然決然的站出來為國效力的身影。待他們出了武當宮的正門,更是引起了在場士紳百姓們的極力歡呼,彷彿在場的所有人都切實的參與到了其中似的。

“民心如斯,大事必成矣!”

錢謙益一如既往的興奮,興奮得一點兒也不像個年近耄耋的老人。甚至不光是錢謙益,文安之、郭之奇和張煌言他們亦是頗為欣喜,唯有陳凱對此不置可否。

“竟成?”

文安之率先發覺了陳凱的與眾不同,而對此,陳凱也只是回了一句任重道遠的話來,便不復多言。

五人謝過了在場計程車紳百姓,便各自登上了馬車,馬車亦是在歡呼聲中,轉道長街、司門口、漢陽門正街緩緩地駛向了那千古名樓黃鶴樓。

黃鶴樓之始建與武昌城之初建皆是在孫吳年間,確切地說最早的黃鶴樓本就是那座夏口城的一部分,一直到了唐朝的時候才將其與城垣分離開來。此後幾經傾圮、焚燬,包括崇禎十六年張獻忠和左良玉激戰於武昌,這黃鶴樓亦是一度毀於兵火。

馬車緩緩抵達蛇山西北的黃鵠磯,此間映入他們眼簾的這座黃鶴樓已經是三年前重修而成的。陳凱抬頭仰望,大致估算了一下,應該有十數米高,決計過不去二十米。比之後世那座五十多米高的龐然大物,不過是個小傢伙兒罷了。

“這黃鶴樓屢建屢毀,似乎每次重建與此前都會有些差別。前日聽周昌談及,說是主持修繕的韃子湖南道監察御史上官鉉原本是打算修建得更為恢弘。奈何韃子在東南、西南兩處用兵,官府庫房吃緊。胡全才和張長庚倒是找了不少士紳化緣,可籌來的銀子也就只夠修成這般規模了。”

話雖如此,但此間立於蛇山之上,便是在臺基上俯視而下,視線亦可覆蓋周邊不小的範圍。若是登上頂樓,將這武昌城一覽無餘或許是過了,但觀其大半當不在話下。

“我等先行登樓吧。”

言罷,一早便換上了昔年禮部尚書的官服,錢謙益一馬當先便步入了黃鶴樓。在他身後,文安之、郭之奇、陳凱、張煌言亦是魚貫而入。

這黃鶴樓計有三層,進得門來便是一樓的大堂,即便是受限於形制,亦當有四米左右的挑高。光線可以從四周的凋花窗中透入,再兼樓頂吊著數盞巨大的燈籠,採光上遠比陳凱此前預計的要強上不少。

他們這一行人在負責安排會場的幕僚的帶領下拾階而上,很快就來到了二樓。這裡形制、佈局與一樓大致相同,陳凱滿心只有會議,便只是掃視了一番,便繼續登上了三樓。

“牧翁、文閣部,暫且休息片刻,到了吉時我等再行開始會議。”

“竟成有心了,且放心,老夫的身子骨還夠硬朗,還要親眼看著王師將韃子趕盡殺絕了呢。”

“牧翁都能一口氣登上這黃鶴樓,老夫自無不可。倒是竟成,莫要小瞧了我們這些老傢伙哦。”

“二位說笑了,晚輩後學哪敢造次。”

親眼看過了黃鶴樓,陳凱才突然意識到他此前在會議選址上的不周——錢謙益和文安之的年事已高,這登高爬梯的,著實不便。不過,這樓確也沒有他此前預計的那般高聳,文安之的身體素質素來不錯,一把年紀還在常年奔波於夔東、鄂西,體察軍情、民心,夔東眾將看向文安之時那滿眼的敬佩亦是從頭一天便落在了陳凱的眼中。而錢謙益,雖說是瘦弱了些,年紀也更大了不少,但看那精神頭兒,比他們這些“年輕人”是一點兒都不差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眾人先行在距臺階不遠的一處用以休息的小間裡落座,陳凱飲過了一杯茶,便起身開窗,極目遠眺,彷彿整個武昌城盡在目中。

“此番佈置,竟成確是花了心思了。”

說是無妨,但真的登上樓來,錢謙益還是頗感疲憊。直到落座之後,緩了片刻,才突然道出了這麼一句來。而陳凱對其所指,亦是心知肚明。

整個三樓便是這籌備會議的會議大廳,其大致上可以分為南北兩部分。南部有一圓桌,四周分列了五把椅子,右側還有一套單人的桌椅是留給負責記錄的幕僚使用的。這本就是應有之義,但卻不是最重要的。此番佈置的重點在於三樓北向的部分,那裡有一座精工打造的神龕,內裡供奉著明太祖的神主牌,桉上有香爐、燭臺,桉前則有五個並排的跪墊。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