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章 崩塌(十一)

第一百章 崩塌(十一)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明清兩軍在袁州府東部的分宜縣爆發了一次小規模的戰鬥,清軍退回了縣城,而明軍也只是在打掃完戰場後就撤向了臨江府西部的新喻縣以待後援,並沒有繼續向西進攻。

永曆十三年三月十九,陳凱親率督標第一鎮和督標第三鎮抵達新喻縣城。

從二月底達素率軍西撤開始,明軍便一路追擊。先是陳凱親率的主力在撫州府城東南二十里的河畔成建制的消滅了南一魁的經標前提督。緊接著,在李本深撤向撫州府城之後,明軍也迅速地拿下了由經標中鎮駐守的東鄉縣城。而金溪縣那邊兒,張勇也確實不負歷史上河西四將之首的名頭,硬是在作為棄子的情況下堅持了十天的時間才被明軍以放崩法破開了城牆,張勇本人也沒有機會像南一魁般自殺,而是被明軍俘獲,關進了大牢了事。

這期間,黃梧倒是帶著他的英兵鎮和隨後跟進的禮武鎮對李本深展開了追擊,但是李本深所部本就是高傑當年麾下的精銳部隊,再加上有南昌駐防八旗的接應,黃梧也沒能佔到什麼便宜,僅僅撈到了一些掉隊的清軍便只能目送李本深登船離開。

不過,這大半個月下來,吉安清軍或逃或降,達素手中的綠營精銳也損失近半,清軍在江西的兩個重兵集團已經不復存在。

相對的,王秀奇帶著這四個鎮的兵馬押解著俘虜向南昌進發,黃山則也在大踏步的北上,再算上一路尾行達素的陳凱和已經收復贛西北地區的杜輝和餘新。至此時,算上幾年前收復的南贛地區,明軍已經收復了江西承宣布政使司下轄的贛州、南安、建昌、廣信、饒州、南昌、南康、九江、吉安、瑞州、臨江等十二府七十四縣,只剩下袁州府那一府四縣之地。

“制軍,過了袁州府,就是湖廣了。”

“是啊,洪承疇的籌碼不多了。”

洪承疇現在能投放到袁州府的兵馬具體有多少,陳凱不得而知,但總兵力應該不超過三萬,而且其中精銳部隊僅限於他前不久對峙的南昌駐防八旗和西南經標殘部。拋去已經入滇的滅國大軍,清廷在大西南還有兩支兵馬:一為湖廣總督胡全才統領的綠營兵;一為定南藩的線國安、馬雄、全節。不過他們都是完全動不了的,前者要堵住夔東明軍殺入湖廣的通路;後者則要避免柯宸樞與郭之奇合兵進入雲南救駕……

相較之下,一口氣收復了這麼大範圍的失地,明軍也不可避免的陷入到了大量分兵駐守的狀態。無論是等待後續的部隊跟進,還是對反正的清軍進行改編,都是要花費大量時間的。陳凱現在手裡只有這兩個鎮,外加上先期抵達的鐵騎鎮,不過七千兵馬而已。但那些沒有分配到駐防任務的部隊,以及已經等到了換防部隊的營頭,他們還在陸陸續續的趕來,下個月中旬之前,他便可以擁有足夠與洪承疇決戰的資本。

“制軍,韃子有使者求見。”

衛隊長曹宏錫抱拳一禮,陳凱卻只是搖了搖頭,告訴他“人便不見了,讓使者回去告訴洪承疇和達素,南昌駐防八旗的家眷還沒到臨江府,等到了臨江府再行交易。”

“他在行緩兵之計!”

使者很快就返回了袁州府城,洪承疇亦是剛剛趕到。聽到這個答覆,他的第一反應就是陳凱的大隊人馬還沒有跟上來,此時出擊,或可暫時擊退陳凱。

可是,自家知道自家事,清軍從豐城便棄船步行,等於這路上大半是靠著兩條腿走過來的。而且從豐城到臨江一路都是急行軍,在臨江也沒有進行休整便趕了過來。現下,南昌駐防八旗和西南經標的餘部狀況都不太好,步兵如此,戰馬的狀況更差,急需時間休整,十天半個月之內是很難大舉出動的。

而且,交易的事情在路上也傳了出來,達素對張勇和卜世龍兩部棄之如敝履的行徑也讓西南經標上下頗為齒冷。哪怕他們也都知道達素不這麼做也沒辦法為那兩部兵馬解圍,可兔死狐悲物傷其類卻還是難以避免的。

不過,這一路走下來,饒是南昌駐防八旗也無不是蔫得像霜打的茄子似的,倒也不用洪承疇再費口舌。而達素這邊在從他這裡得到了清軍在雲貴進展順利的訊息後,也篤定發誓要死守袁州府,不讓明軍一兵一卒透過。

時間飛速流逝,轉眼就進入到了四月。這期間,根據探馬的報告,明軍那邊兒營頭越來越多。確定了他之前的猜想,算不得是一件好事。所幸,陳凱得到了增援的同時,他這邊南昌駐防八旗和西南經標也都逐漸恢復了狀態,在他的一次次推心置腹過後,彼此間的那點兒齷齪也暫時可以擱置下來。而且,就在今天,一支援兵從一個不可思議的方向抵達袁州府,讓他一時間都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出了武功山,末將等清點了一下,尚有八千四百餘士卒……”

來人自是劉光弼和齊昇他們那群吉安清軍,他們在吉安府城轉向西北後,便一頭扎進了與袁州府交界的武功山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山裡面有抗清義軍,戰鬥力確實沒辦法看。但今天從樹林子裡射幾支冷箭,射完就跑;明天從山上往下面扔幾塊石頭,扔完就溜。這些糙活兒他們還是做得很是細緻的,細緻到了白天如此,夜裡也不閒著,二十四小時貼心服務,逼著清軍打五星好評。可若是去追他們,明刀明槍的伏擊未必有,土坑配竹籤子卻是管夠。一個不小心,腳丫子就得倒黴。人還抓不到,一溜煙兒就沒了,比山裡的猴子跑得都快。

而且,一路的騷擾還不算什麼。最大的問題是他們當初從泰和前線走得突然,糧草什麼的沒辦法多帶不說,在府城也沒有得到有效的補充。路上搶了幾個村鎮,進山之後端了義軍的一處營地,但是為了端那個營地,前鋒足足繞了兩天才和大部隊重新匯合,糧食不光是沒賺,還虧了不少。

少量的傷亡加上大批大批因斷糧而消失的逃兵,使得他們的兵力在武功山這短短的半個來月的荒野求生的過程中急速縮水。要不是他們並沒有太過深入山區腹地,只怕如現在這般僅縮水了三分之一都得是莫大的奢望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