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八十章 駱駝與稻草(十三)

第八十章 駱駝與稻草(十三)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再說明白點兒,那就是並非綠營兵的戰鬥力出現了下滑,實在是這十來年下來,東南明軍已經一步步的從青銅打上了鑽石,現在正要向東亞大陸上的最強王者發起挑戰,黃金分段的對手,他們只要不至浪得飛起,自然也就不在話下了。

有了這樣的認識,轉過頭再看當下的戰局。明軍掌握鉛山驛道,必然會派出大軍攻入廣信府,這是毋庸置疑的。而佟國器的急報中提到了他在試圖為鉛山縣解圍的過程中發現了明軍督標第二鎮和中衝鎮的旗號,亦是明證。

區區六千兵馬,明軍就敢繞過一座由四千綠營駐守的城池,除了顯示出了明軍的驕橫外,更是從側面印證了後續部隊正在源源不斷的跟進。可能急報在路上的這幾日,明軍的兵力就已經得到了進一步的提升。

如許多的明軍,拿下一座縣城當是輕而易舉的事情,甚至濟度他們都懷疑當看到那麼多的明軍從鉛山城外透過,城裡的綠營兵是否還有堅守下去的膽量。但是佟國器幾乎一天一封的急報又證明了鉛山縣仍舊掌握在清軍的手裡,明軍並沒有攻下城池,那麼很可能就是明軍打算圍城打援。

這樣的想法一旦產生,對於是否救援、以著何等規模救援,在濟度的腦海中就產生了一個問號出來。但是,久經戰陣的噶達渾和阿商格卻完全沒有這些多餘的念頭,他們遠比眼前這位小鄭親王要更加清楚該做什麼。

“主子,無論是不是圍城打援,咱們也絕對不能讓海寇就此透過。一旦讓他們威脅到廣信府城,大軍就要面臨被鄭逆和陳逆這兩個蠻子夾擊的危險。”

“本王爺知道,只是該調派多少兵馬?”

這確實是個問題,調派多了,無疑是會分薄衢州主戰場上的兵力;調派少了,擋不住明軍的攻勢又是得不償失。當然,最好的還是能夠戰而勝之,讓明軍的圍城打援變成清軍的內外夾攻。可想要實現這樣的戰果,無疑是需要大量的精兵良將的。而這,對於當下的他們而言也是最大的問題。

“主子,此番還是奴才帶兵去鉛山吧。”

噶達渾和阿商格乃是濟度的左右手,須彌不可或缺的人物。此刻,前者主動請纓,不光是濟度為之一愣,就連阿商格也是連連搖頭。

奈何,明軍在鉛山縣的兵力顯然是在與日俱增,想要抗衡這支出現在側翼的新的重兵集團,自然是需要一支足夠強大的部隊才能做到。統領這支部隊的主帥,同樣是需要有著極大威望和能力的,否則以著現階段東南戰場清弱明強的總體態勢,尤其是他們還頂在第一線的窘迫境地,實在難以達成的。而這樣的人選,在濟度麾下亦是屈指可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連續提及了幾個人選,又迅速的被他們以著這樣那樣的理由否決。畢竟,按照江西那邊的通報,建昌府那裡不光有陳凱的愛將林德忠,還有鄭成功麾下五提督中的王秀奇。而即將發展為明軍的又一處重兵集團的鉛山縣這邊,統兵的卻只是杜輝這麼個總兵官,再聯想到就連督標第二鎮也在的話,赴援的統帥很有可能需要面對的不是別人,正是這一切的始作俑者,陳凱!

此時此刻,他們不由得想起了佟國器,那個傢伙雖然有畏戰的嫌疑,但卻顯然是早已就預見到了他們此刻的窘困,所以才會極力請求濟度向清廷求援,在這一點上還是值得肯定的。

可惜的是,其人現階段即便已經掌握了廣信府境內清軍指揮權,能力且不談,單說這威信就過不了關。說到底,他的宮廷身份也就唬唬漢人將校,就算是漢軍旗也未必會吃所謂的“堂國舅爺”這套,更別說是滿蒙八旗了。拋開這個,他也不過是個兩次敗於陳凱之手的手下敗將而已,同樣無法放心將側翼的安危盡數交給他。

“主子放心,奴才一定竭盡全力!”

衢州清軍中有著統領上萬大軍威信的也不過寥寥數人而已,濟度不能輕動,作為固山額真的阿商格倒是可以。但如果真是陳凱的話,那個肌肉型武將就算是去了只怕也會被耍得團團轉的,其他人就更別說了。

行了一個大禮,再起身,噶達渾又向濟度提起了佟國器早前關於向清廷求援的建言來。

從當下清廷的實際情況著眼,東南、西南的大軍,幾處主要城市的駐防八旗,八旗軍屯兵最重的所在北京城那裡也不是幹吃白飯的。他們除了護衛中樞外,更有著震懾漠南蒙古各部的作用在——說是滿蒙聯姻,但若是北京空虛,漠南各部也未嘗不會生出什麼破口入關,進而重建大元的心思來。

八旗軍的兵力本就有限,現在又維持了那麼大的戰線,早已是捉襟見肘。如果他們要求清廷從北京調兵的話,就算是得到了肯定的答覆,數量和質量上也必然難以滿足他們的要求。

可是佟國器卻提出了請調江南駐防漢軍南下,那是一支由數千漢軍旗組成的大軍,而且還有別於江南江寧左翼四旗那樣常駐地方的部隊,乃是順治十三年,也就是兩年前才調到京口的,以協助南京駐防八旗震懾地方之用。就算是沒有他們,江南的局勢有那些滿蒙八旗在,暫時也不是問題。而他們一旦南下,對於濟度而言不僅僅等同於多了一支杭州駐防八旗規模的力量,那支軍隊的指揮官——江南漢軍提督管效忠亦是當下最受信重的漢軍旗武將之一,其人智勇雙全,更可以成為濟度的一大臂助。

這樣的請援,清廷全盤應允的機率還是很大的。而且最關鍵的是,只要不抽調南京駐防八旗,清廷那邊也不會有太多的扯皮,再兼著本就是從南京附近出發,京杭大運河南段外加上錢塘江的全程水路交通,接到聖旨用不了幾天他們就能趕到衢州前線。

衢州的清軍的總兵力本就比明軍集結在閩北的主力要少上很多,全憑著八旗軍的強悍戰力,外加上從仙霞關北上的明軍受到地形限制難以展開,才可以繼續維持著平衡。一旦清軍抽調部分部隊西進的話,勢必將會更加空虛,一個行差踏錯可能天秤就此傾翻也是說不定的。

問題又重新回到了抽調多少西進的點子上,經過了三人的商議,最終決定由噶達渾率領一千滿洲八旗,一千蒙古八旗,三千漢軍八旗,以及一支由三千戰兵組成的山西綠營去救援廣信府。

這樣的兵員配比,算起來八旗軍竟然比綠營還要多,實在不怎麼合乎慣例。但是,一方面綠營的戰鬥力已經不被他們看好,另一方面在廣信府清軍也仍舊有著不低於七千的綠營兵,作為協防側翼的偏師已經不少了。而且,這樣也不會太過削弱衢州主戰場的兵力。畢竟,由於廣信府和衢州府東部受到的威脅,濟度前前後後的已經抽調走了近萬的綠營兵。

“現在還有六千滿洲八旗、三千蒙古八旗、一萬漢軍八旗,外加上兩萬綠營兵。不到四萬的兵力,比起海寇集結在閩北的總兵力還是少了太多了。所幸,只要朝廷應允,江南駐防漢軍一到,四萬多的戰兵,對面的海寇最多也就能展開這麼多人,守住衢州當不是問題。”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 劉備長子 網遊之封滅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