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生言之有理,借勢是必須的。倒是現在卻不必急於一時,我軍有著更重要的事情。”
“國姓所言極是。”
作為最重要的親信之一,潘庚鍾當然明白鄭成功所指的是接下來的戰事。但是,這件事情也並非是不重要的,否則此刻的鄭成功已經在閩北,甚至是浙江了,而非是高坐於福州城中,擺明了就是在等待著這一波次的浪頭。
“下官以為,福建的天地會該出來活動活動了。”
聞言,鄭成功的目光如炬:“嗯,總比吟詩作對要有用處。”
………………
在廣州,熱鬧並沒有因為會議的結束而告一段落,或者說,時日尚短,這股子熱鬧勁兒還沒有消散下去。
似乎是老天爺有心思看看繼續欣賞這熱鬧場面,很快的,福建那邊便傳來了訊息,說是福建本地地方人士聯名向鄭成功投書,要求開設諮議局。鄭成功高度評價了他們的憂國憂民之心,旋即便指派了福建巡撫盧若騰來主持相關事務。
接到訊息的同時,陳凱也收到了鄭成功的親筆信函。在信中,鄭成功表示不可逆勢而為,但是要因勢利導,所以要陳凱主持的天地會,確切的說是福建分舵在諮議局中起好帶頭作用,為王師分憂云云。
看過了書信,他大概也明白了鄭成功和福建方面的用意。對此,他並不以為意,在第一時間以天地會總舵主的身份向福建分舵下達了恢復正常運作,並且積極籌建和參與福建諮議局事務的命令。
緊接著,他更是以廣東巡撫的身份召開了諮議局特別會議,宣佈了福建諮議局的籌建得到鄭成功的認可,以及福建諮議局將會以廣東諮議局為模板進行籌建的訊息。
這,無疑是對諮議局上下,以及地方有力人士們打了一劑強心針。因為,從今天開始,諮議局不再僅僅是廣東一省的獨有現象了,有一便有二,有二便有三,有三便有無數,諮議局越是蔓延開來,他們的力量就會越大,能夠得到的利益也就越多,這就像是滾雪球一樣,哪怕他們絕大多數人這輩子都沒見過滾雪球是怎麼個樣子的。
與此同時,陳凱更是宣佈了南贛地區的諮議局的籌建工作正式開啟的命令。不過,南贛與廣東和福建兩省不同,按照明廷的建制,那裡並非是單獨的承宣布政使司,而單純的只是巡撫轄區,軍務的意義更重於民政。而南贛轄區之中,南雄府和汀州府都存在著劃分的問題。
所以,陳凱決定在南贛地區籌建的諮議局是以府為單位的,確切的說是贛州府諮議局和南安府諮議局分別成立。日後是單獨成立省一級的南贛諮議局,還是將南贛巡撫所轄的五個府的諮議局歸併在江西、廣東、福建、湖廣四省,這就是以後的事情了,現在並不需要急於一時。
廣東、福建和南贛,諮議局成為了人們茶餘飯後不可不提的熱點話題,如果閒聊時不扯兩句與諮議局相關的,都要被人懷疑是不是對時事一無所知的份上了。
喧囂更勝,哪怕是在偌大的巡撫衙門的深處,陳凱亦是可以輕而易舉的感受到。只是,看過了郭之奇的回信,沒過多久便傳來了劉文秀病故的訊息,使得陳凱在一時間根本沒有心思沉浸其中。
透過歷史,他很清楚劉文秀的死意味著什麼——李定國的軍事才華確實是南明擊敗滿清的一大關鍵條件,但是,他那拙劣或者說是愚蠢的政治能力卻加速了南明的滅亡。
或者,正應了陳凱早已爛熟於心的那一句“可望善治國,定國能用兵。使其同心協力,西南之功或未有艾,而乃彼此相攻,卒至摧敗”。如果單單從交水之戰前後的情狀來看,哪怕是李定國和劉文秀能夠同心協力,也不至於如歷史上那般。
“英雄,並不就一定是要完美無瑕的,是人就免不了瑕疵,無非是看瑕不掩瑜,還是反之。李定國如此,鄭成功亦是如此,他們都有各自的問題,但並不能因此而掩蓋他們的偉大。所幸,在我眼裡他們都不是完美無缺的;所幸,我的認知不是非黑即白那麼可笑;所幸,這個時代,還有我!”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