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陳凱沒有說清楚“是否來得及”的到底是什麼。對此,丁有儀也沒有刨根問底。這是他基於多年擔任典吏所養成的職業習慣,更是在於他對陳凱的信任,他相信眼前的這個人能夠解決掉一切問題,使佛山製造局向著既定的方向前進,就像是當年在廣州營救下了那麼多百姓時一樣。
在信任的目光中,陳凱翻出了幾本書,將上面的東西明明白白的指給了丁有儀,按照記憶描述了一番,隨後回到了巡撫衙門,他便開始給鄭成功寫信。
因為涉及軍隊,尤其是大規模換裝,陳凱肯定是要爭取鄭成功的支援的。當然,如果只是諸如撫標之類直屬於陳凱的少數部隊換裝的話,自由度還是有的,就像是撫標至今在戰法和裝備上就與其他各鎮有著明顯的區別,更如國姓瓶和鐵人軍的提前問世。只可惜,陳凱的腦子裡有的只是要玩一票大的,要對鄭氏集團的軍隊進行徹底化的換裝。唯有如此,佛山製造局才能得到真正的發展機會。
想要做事,人才和資金同樣不可或缺。這幾年,潮州和廣州的質測學堂已經培養出了一批批的粗通基礎物理、幾何、代數之類學問的人才,他們透過在基礎建設、機械製造、武器生產等方面的工作,擁有了豐富的工作經驗。而這些年,陳凱更是陸陸續續的找來了一些歐洲科學技術的書籍,尤其是那些經過了對西學感興趣的儒家士大夫的翻譯後的書籍,其中很多都能夠對實際工作起到非常有益的作用。
質測學堂培養出來的學生已經很有不少了,這些人大多是進入了潮州、佛山、中左所和福州的製造局和軍器局做事,也有進了地方官府的。他們已經在各處起到了或多或少的作用,這是陳凱所樂於見到的。
當然,也有他並不樂於喜歡看到的,那就是其中的部分重新開始研習八股文,仍舊受著傳統的深刻影響。
這是個人的事情,只要不耽誤了工作,陳凱並沒有興趣去理會。但是這也同樣透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工科狗的數量過低,尤其是在官府和官營企業之中,他們仍舊只是儒家士大夫包圍下的極少數異類份子,甚至有些文官對他們的身份定位僅僅是比工匠多認識點兒字而已,平日裡受到的歧視可想而知。
人才,還是要繼續培養的,陳凱相信科學,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同樣重要。為此,他決定在惠州府、瓊州府以及韶州府新建三處質測學堂,並且在原本的那兩處進行擴建和擴大招生。因為,他相信未來需要的是更多的科學家。
往佛山製造局的調令下達,具體涉及的人員由負責的官員去決定,陳凱不打算越權,也沒打算像赫禿似的把權利都握在手上,那是非常愚蠢的事情。
有了框架和人才,剩下的就是資金。廣東的蕃庫裡有上一次大戰之後開始逐漸積累的錢糧,尤其是這兩年粵海商業同盟的蓬勃發展,使得商稅出現了爆炸性的增長。
不過,陳凱不打算把這些輕易花出去,而是準備從鄭氏集團那邊獲取一些補貼。畢竟,各鎮素來都是由鄭氏集團的海貿收益養活的,廣東方面主要負責的也就是軍糧之類的供給而已——財政上的分責,同時也涉及到兵權,隨隨便便的觸碰紅線並不利於目的的達成。
研發工作開始的同時,書信也在貫通廣東、福建兩省的官道上飛馳。送到福州時,已經是臘月的事情了,這裡的空氣越加的緊張起來,就連初到此地的信使都可以輕而易舉的感受到。
城外的軍營裡,操練的喊殺聲不絕於耳,就連軍營外老遠的地方都能聽到。入了城,大街上亦是不乏有軍隊在按部就班的巡邏,偶爾還能看到一車車的糧草轉運。有的是運往城內的庫房用以儲備的,有的則是從庫房裡運出,按照命令發往需要的所在。至於具體地方,初入此間的人自然是不得而知,但是有一點,那就是這些出入的倉儲大多是經過碼頭的,耽誤了信使不少的時間。
鄭成功的書房中,稍加問了信使兩句,鄭成功便讓其人暫且下去休息,等他的回信寫完了好直接送回去。
持筆伏案,鄭成功幾次想要起個頭兒,卻幾次都沒能如願。他的性子剛強堅毅,本不是個會猶豫不決的人。此間如斯,卻更多的是在於當下形勢的發展。顯然,他和陳凱的選擇出現了一些差異。
“竟成上一封書信中提及的孫可望內犯之事,我已有計較。國事如斯,我輩更當砥礪前行。今日收到竟成關於更換全軍武器、甲冑的倡言,我很是欣慰。奈何時不我待,全面換裝不切實際,或可逐步為之,亦當以駐紮廣東各鎮為先……”
思量良久,待到筆尖都已經有些發硬了,鄭成功才重新換了紙筆,將他對於陳凱的建議的態度,以及他接下來的計劃娓娓道來。初起時尚且寫寫停停,倒是越寫下去便越是下筆如飛,千言萬語只在片刻間就徜徉於紙面之上。
回信在同一條官道上賓士而返,待抵達廣州時,此間全然沒有福州那邊的緊張氣氛。若非要是強調出一個緊張的話,那就是本地的老百姓和外地來的客商們都在為永曆十二年的新春佳節做著準備工作,年貨的售賣、採購,尤其是年關將近了,這一年下來的盤點、結算,不光是商家,就連官府也是忙得腳不沾地,衙門裡的官員、小吏,乃至是衙役、幫閒們都好像是練就了輕功似的,唯獨是那一個個焦急的神色倒是把武俠的氣氛給破壞了乾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俠不都應該是沒有個工作,但卻能夠每天大吃大喝、衣食無憂,甚至是出手極其闊綽,富可敵國的嗎?這些傢伙,一眼看去就知道是群天亮就開始忙,一直忙到晚上睡覺的苦人兒,哪有大俠的半點兒風範?”
又是過了大半個時辰才下值,陳凱原本是打算用土豪、大款來作對比的,奈何他認識的那些富商、大賈們一個個的也都是忙得沒有點兒的,就連各家中只要不是特別無所事事的子弟也大多在族中的產業做事,用他們打比方似乎有些不切實際,於是乎他便想起了從前看武俠小說裡的那些每天到處行俠仗義的大俠們。
既是調侃衙門的官吏,同時也最少不了一個自嘲。只是聽得這話,鄭惜緣卻是噗嗤一笑,繼而笑道:“妾身聽說,那些大俠平日裡也是很忙的……”
此言既出,陳凱正夾了一筷子小菜往嘴裡送,結果菜是送進了嘴,還咀嚼了兩下,可是待他反應過來時卻差點兒吐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