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戰甫一爆發,便以著最為激烈的方式展開。作為處於劣勢的一方,李定國和劉文秀卻率先發起了進攻。劉文秀的大軍之前,崇信伯李本高率領蜀王麾下的騎兵直接便撲了上去。對面的秦藩亦是不甘示弱,兩支騎兵直接就撞在了一起。
李本高是遼東人,初為明軍將校,後降於張獻忠,便速來是劉文秀麾下的驍將。此間,李本高率軍出擊,攻勢之兇猛幾有搏命之勢。
雙方的騎兵已經混戰成了一團,伴隨著大軍的不斷前進,每一秒都有人受創落馬。李本高那一杆馬槊左突右進,麾下騎兵見主將如此悍勇,亦是奮勇向前,只打得迎戰的秦王府騎將陳羅漢很是一個疲於招架。
馬槊如游龍般刺殺、削砍,四周幾無一合之敵。李本高以著實際行動振奮了本部兵馬計程車氣,正欲繼續向前,卻只見戰馬突然撅倒在地,無數的刀槍便鋪天蓋地的捲了過去。
初戰便失了大將,這是極為不利的。這個道理李定國和劉文秀明白,孫可望同樣明白。此間,孫可望在第一時間就注意到了李本高的死,旋即下令全線出擊。他,是要趁著討逆軍先失一成之際直接奠定勝果!
李本高的死一如他的悍勇可以振奮士氣一般,使得討逆軍計程車氣陡然跌落。緊接著,孫可望的全線出擊,一開始就已經使出了全力的李定國和劉文秀當即便陷入到了絕境之中。他們已經沒有什麼後招了。世人只見得以少勝多,能夠對其讚賞不已,但是,兵寡將微終究是硬實力上的差距,這便是以弱敵強時必然要面臨的情況。
接戰的那一瞬間,或許就是討逆軍崩潰的時刻。拼搏數載,總算是在陳凱的幫助下戰勝了尚耿二藩,進而接了聖駕,全取雲南。每一步都是竭盡全力的去做,李定國的努力從不比任何人少過,如今卻將要落得個滿盤皆輸的下場,身旁已經有部將的目光開始閃爍。或許,崩潰之際,他們就會力勸李定國棄軍潛逃——逃回昆明,將皇帝帶到廣東,亦是一條出路。
這樣的心思,已經有人生出來了。但是,作為主帥的李定國卻完全沒有想到這些。甚至不光是他,就連劉文秀亦是如此,彷彿是有心靈感應一般。
“此時宜速出兵交戰,馬惟興及諸要緊將領已俱有約,稍遲則事機必『露』,斷不可為矣……”
“若再遲,則我輩死無地矣。有一字誑皇上、負國家,當死萬箭之下,我當先赴陣前,汝等整兵速進!”
昨夜的話聲猶在耳,雖說將希望寄託在別人的身上並不符合他們的習慣,但是此時此刻,李定國和劉文秀也確實沒有什麼後招了,只是盯著對面的那一面書著白字的大旗。直到,那裡的軍隊做出了出人意料的反應。
“白文選反了!”
站在高處,孫可望對李本高的死看得甚是清楚,此間看得白文選親率五千鐵騎直入馬惟興大營,在於其匯合後便直接來抄他的後路。這是在秦藩大軍全線出擊的當下,明明已經贏定了,孫可望說什麼也無法相信白文選在這時候竟然會幹出這等事來。而且,還不是他一個人,那馬惟興顯然也是他的同謀。
“為什麼?!”
無論孫可望想得明白與否,白文選都已經這樣做了。此時此刻,原本已經大勝在即的秦藩大軍突遭白文選和馬惟興的背刺,當即便是一片大『亂』。混『亂』在迅速的蔓延開來,與此同時,李定國和劉文秀那邊也注意到了此間的突變,當即便親自上場,率領著大軍直接撲將了上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戰場上瞬息萬變,臨陣倒戈並非是什麼新鮮事。只是,如白文選這樣的親信亦要跳出來反對孫可望,這卻登時看呆了無數人。不過,既是戰場,生死才是最大,很快的,伴隨著一聲“迎晉王”高呼,倒戈在秦藩大軍中一如混『亂』般以著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加劇了大軍的崩潰。
十七萬大軍,只是在白文選和馬惟興的倒戈片刻後便落得一個土崩瓦解,類似的場面,在明清戰爭中已經出了不是一次兩次了。只是此前的每一次幾乎都是一上來就處於劣勢的那一方在重壓之下崩潰,哪怕是對方一箭未發也不稀奇。但是現在,卻是本已即將收穫勝利的那一方突然就崩盤了,在場的這二十幾萬人只要是有幸能夠活下來的,這一輩子都不會忘記今天的這一幕,絕對!
“秦王……孫可望已經跑了,貴陽還有馮雙禮,絕對不能給他機會重整旗鼓!”
秦藩大軍徹底崩盤之後,李定國、劉文秀和白文選很快就再度見面了。其實,昨夜白文選說是去尋營,實際上則是將孫可望臨時改變的計劃告知馬惟興,讓其做好準備。同時,未免李定國和劉文秀那邊出了岔子,他更是假借巡視前沿營寨的名義從正面奔赴李定國的大營,將孫可望的計劃和盤托出。
當時,李定國和劉文秀還一度懷疑白文選的用意。但是最後,他們仍舊選擇了相信。這,更多的還是在於白文選在安龍的表現,是他親自將永曆帝送到了李定國的手上!
“賢弟居功甚偉,天子必不吝厚賞。”
安撫了一句,劉文秀連忙便收住了。此間大局已定,但是昆明那裡卻是天子和朝廷的所在,亦是大軍家眷的聚居地,一旦有失,後果不堪設想。
而在那裡,孫可望仍然將會有張勝、武大定的七千鐵騎,還有城中王尚禮的上萬大軍。而他們這邊,只有靳統武的本部兵馬,以及沐天波麾下屈指可數的禁衛軍。比之歷史上,張勝的部隊之中,更是少了馬寶那個同謀者。
nbsp;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