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章 期限

第一章 期限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詩會如期進行,如期結束,只是從第一天的後半段開始,周培公的心思就已經不在向洪承疇、向清廷獻媚的吟詩作賦上面了。

那,本也不是他特別擅長的東西,此間的心思全然不在了這裡,將路上做的那幾首拿出來應付應付差事,把這關糊弄過去也就罷了。畢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眼下有了新的可能,新鮮感本能的便驅使著他將心思都放在了這上面——聽著旁人的談論,乃至是討論,尤其是到了後來,就連他們這些從鄖陽巡撫衙門處得到的參加詩會機會的同伴們也開始了“批判性”的討論,對陳凱擅改祖制的惡劣行為表達了極大的“不滿”,直恨不得立刻就飛到廣州城,指著陳凱的鼻子,大聲質問其人打算什麼時候在湖廣也把諮議局開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周培公自己看出來的,旁人是否真的如是想得,他是沒有辦法確定他是不是揣度錯了的,更不能確認這是不是源於他的主觀臆想。但是起碼從本心上說,讀聖賢書考科舉的門路,他自問不是那塊料,而給大人物做幕僚的,他也不敢說有那個慧眼。這,無疑是多了一條上升的道路,而且知道得越早,理論上機會也就越多些的。

帶著這樣的心思,周培公一邊聽、一邊想,三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於是乎,等待結束的日子,與眾人一起向代表洪承疇的湖廣左布政使,也是長沙幕府的大管家黃志遴依依惜別之後,他們各自便懷揣著新近知曉的見聞返回到了各自的家鄉去了。

這,是不是一次團結的大會,是不是一次勝利的大會,沒有人能夠一口咬定下來,但是無疑的,這是一次展望未來的大會。起碼,在這一點上,比之以往的詩會都是顯得更加有新鮮感的。

順治十四年年初的長沙詩會結束,湖廣計程車紳、儒生們貢獻了大量的詩詞歌賦,詠歎了山川秀美、盛況喜人、乃至是為清廷和清軍歌功頌德,為湖廣的文事做了一回錦上添花。

只可惜,作為召集人的洪承疇這一遭卻並不怎麼開心。至於原因,很簡單,亦是因為那個諮議局的勞什子。因為,他比其他人更加清楚這個乍看上去還沒怎麼顯山露水的東西到底是個什麼玩意兒,甚至可以預期到這東西到底會造成何種影響,而這些影響顯然就沒有一個是對他有利的。

“怪不得陳凱那廝要搞互助會,從一開始他就已經在準備這一手了!”

在湖廣計程車紳們面前,洪承疇總是面露笑意,對士紳的配合以為加賞,同時也是對那些後學之輩的上進而表示讚許。這是他作為一個久歷官場的高階文官在詩會這種士大夫階層的活動之中最適合的表現,更是當下形勢和他的一貫作風之下最應該的表現。但是,到了人後,在只有他和黃志遴的場合之下,他猶如是困獸般的壓抑、怨怒便不可避免的表露了出來。

類似的狀況,黃志遴已經見得不止一次了,可問題在於他所見的每一次似乎都是與那個叫做陳凱的傢伙有關係。尤其是這一次,哪怕是不能如洪承疇那般一眼便看明白了這其中的本質,但卻同樣能夠感受到其中的威脅。對於洪承疇的這般作態,他亦是深有同感,將心比心,如果是他坐在洪承疇的位置上,十有八九是要歇斯底里了起來,未必能夠做到洪承疇在人前的那般風度。

“亨九,詩會進行之中,私底下就有不少儒生在傳那諮議局的事情……”

“難道咱們還能把他們的嘴都堵上不成?”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這個道理,他們都是飽讀詩書的人物,能夠考得上進士自然沒有不明白的道理。

事實上,早在詩會召開之前,洪承疇透過派到廣東的細作就已經獲知了這個訊息,當時就是驚怒交加。對於這場詩會,搭臺唱戲結果被旁人唱了主角的可能,洪承疇並非沒有考慮過。

奈何,這樣的詩會每年都要舉行,本就有著踏春之意在,貿貿然的變更時間只會導致更大範圍的人心浮動。更何況,這樣勁爆的訊息,就算是不開這個詩會也一樣會迅速的在士大夫階層傳播開來。而且更讓他覺得噁心的是,陳凱的諮議局裡不只有士紳,商賈和豪強也都存在,這對於湖廣的商賈、豪強們來說的誘惑只怕是比士紳還要來得更大。

除了商賈以外,清廷控制區計程車紳和豪強本就是分散於全國各地的抗清勢力中最多的成分,因為他們在地方上有著足夠的影響力和組織力來實現武裝鬥爭。

陳凱的這麼一手,實在把洪承疇嚇了一大跳。但是,最初的震驚過後,一旦沉下心來,憑藉著多年來培養出來的心理素質和應變能力,洪承疇很快就搞清楚了現狀。於是乎,詩會照例舉行,一切還是鎮之以靜,起碼不能先讓旁人看出自家的心虛出來,才有以後可言。

不好的預感成真了,尤其還是在洪承疇這些年下來拉攏士紳的手段上最得意的一招上面吃了個啞巴虧,這叫他如何不氣。此間,道出了這麼一句出來,洪承疇深吸了口氣,旋即大口的撥出去,如此往復了幾次,總算是把胸中的那股子積鬱排解了一二,語氣上也少了幾分焦躁,取而代之的則是睿智和鎮之以靜。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現在這個諮議局還只是個拾遺補缺的機構,用來給陳凱出主意的。但是,老夫想來,那陳凱大概也已經能夠預見到這諮議局日後會演變成什麼樣子。這一手,確實是老夫始料未及的,相較之下,老夫給士紳分功勞、開詩會,就已經落了下成了,遠遠沒辦法與那個諮議局來得直接。”

肯定了對手的奇謀,洪承疇當然也能夠想清楚這其中存在著什麼的漏洞或是問題:“一項法令或是一個機構的深入人心,這都是需要時間的。就像是科舉制,隋時就已經有了,可是一直到宋時才為士大夫所景從。同樣的道理,陳凱的諮議局看上去確實是在拉攏士紳上不遺餘力,但是真想要為士大夫普遍性的接受同樣是需要時間的……”

洪承疇如是說來,黃志遴忽然想起了細作送回來的報告裡曾經提到過,陳凱當時是提出了用一年的時間來確定省諮議局是否有效,若是真的能夠更好地庇護百姓,輔助官府行政,以及集結更大的力量來抗清的話,那麼就將其推廣到各府。這是第一階段,而各府的諮議局若是行之有效,那麼就向朝廷上疏,建議推廣全國。

這些話,洪承疇不提到那一點,黃志遴起初還曾一度將其忽略掉了,因為既然制度設立了,陳凱就肯定會讓其有效,哪怕是無效也要說是有效了。因為這是事關政治信用和威信的,陳凱斷不會砸了自家的招牌。但是,現在洪承疇提到了時間,那麼陳凱提到的時限就顯然是有著更深遠的意義存在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