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

第一百一十八章 霧盡花開(五)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媽祖信仰始於北宋,在民間迅速盛行,並由仕宦向朝廷上疏奏請,亦是得到了官方的認證。從宋徽宗賜“順濟廟額”和宋高宗冊封“靈惠夫人”開始,至今,宋、元、明三朝已經褒封達二十三次之多。最近的一次是為明永樂七年,開啟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成祖皇帝褒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弘仁普濟天妃”,在明時官府、民間便以天妃作為媽祖娘娘的尊稱。

下一次的褒封,按照歷史上是康熙二十三年,清王朝褒封媽祖為“護國庇民妙靈昭應仁慈天后”。而之前的一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二年,正是清廷攻陷臺灣,曾經一度稱霸中國海的鄭氏集團正式宣告覆滅的那一年。

在沿海百姓的眼中,媽祖是為海上守護神,發展到後來,無論是商人、手工業者,也無論是難產或其他疾病,人們都認為媽祖都能幫助他們排難解困,正是由於媽祖的博愛、扶弱濟貧、勇敢無畏、不屈不撓的精神。媽祖信仰在中國海及其周邊非常盛行,甚至就連歐洲航海者也將其奉為中國海的海洋女神。

陳凱提及請求褒封的理由是為媽祖庇佑王師,這一點其實在廣州很多人私底下也傳過,說是陳凱在於李定國回師前是親自到南海的天妃廟去祭拜過的,結果大軍真的趕在了最關鍵的時刻出現在戰場,一舉奠定了勝局。

這是很多人都知道事情,從感性上,在場的議員以及與會者們皆是廣東本地人士,對於媽祖的信奉是非常普遍的。陳凱拿出提議,他們自然是沒有投否決票的可能。其中更有一些約莫的看出了陳凱在其他方面的心思,更是不由得為其在心中暗暗稱道。

請旨的投票全票透過,陳凱當場就寫了奏疏,派人往雲南送去。接下來,諮議局開始就陳凱設想的制度進行討論,不肯浪費哪怕一絲一毫的時間。倒是諮議局的設立與陳凱向永曆皇帝請旨褒封媽祖的訊息很快的便在廣東地面兒上傳得是一個人盡皆知,並且進一步的向周邊地區擴散開來。

肇慶府南部的恩平縣,這裡是虎賁將軍王興的控制區。由於粵西文官集團與鄭氏集團之間長期的齷齪,使得堅定站在連城璧一方的他總是有著一份不安,所以對於曾經持險而守的文村他始終沒有荒廢掉,反倒是持續的向那裡運送糧草、武備,以為囤積。

連城璧的死訊在半年前就已經傳到了這裡,王興悲怒交加,很是大病了一場。未及病癒,他便要盡提大軍出征,去梧州與定南藩決戰,好為連城璧復仇,結果沒等他出發,郭之奇就先行趕到了,力勸了一番,總算是暫且將這份衝動緩了下來。但是,這半年來王興在操練兵馬上可謂是非常之賣力,顯然是沒把這份心思徹底放下。

“如白泉下有知,亦當寬慰了。”

嘆息過後,郭之奇便啟程離開了恩平縣。彷彿是追著郭之奇的屁股,等他進了高州府的地界就已經接到了陳凱在廣州建立諮議局的訊息。他回返高州府,說到底還是要與張孝起會晤,而張孝起這邊也準備利用合浦珠的收益和高州三府的稅收來籌建直接聽命於他的撫標,以便於更好的節制轄區眾將。

這是必須要商討的東西,但是等郭之奇抵達高州府城,什麼撫標不撫標的,他們早已沒有了興致,一見面談及的就是諮議局的事情,外加上陳凱請旨褒封媽祖的拿到奏疏。

“子不語怪力亂神,可是那些愚夫愚婦懂個什麼。”

說到此時,張孝起不由得痛心疾首了起來。與郭之奇講起了最近這些天他在高州城裡聽到的風聞,都是百姓在稱讚陳凱的善舉,並且還說陳凱這些年活民無數,天妃娘娘最是仁德,所以每求必應。至於現在陳凱的請旨,其實也是對天妃娘娘的感激云云。

說起來,陳凱這些年下來,無論是早期的智取潮州、義救廣州,還是後來的光復廣東和進取南贛,其人在廣東百姓心中的聲望從來都是極重的,這一點無論是鄭成功,還是李定國都沒辦法與其相比,更別說是他們了。而媽祖在中國沿海的百姓心中分量亦是素來極重的,於張孝起看來,陳凱這是藉著褒封媽祖來提高他個人的聲望,甚至是對自身進行神話。

“這廝,就不怕遭了鄭賜姓的忌憚?”

搖了搖頭,笑過了陳凱的過猶不及,張孝起再看向郭之奇時,對方卻全然沒有半分笑意流露,有的反倒是對那個對手的激賞:“將子,你能看到這一點,陳凱斷不會看不到的。他之所以還要做得那麼有恃無恐,關鍵還是在於那個諮議局上面,他是狹民意而來,此番更是要把那些反對建立諮議局的聲音給堵回去的。”

郭之奇至此一言,張孝起立刻就是一個恍然大悟——否定建立諮議局,那麼作為諮議局第一個提案的褒封天妃之議自然也就不具備合法性了。但若是預設褒封之議,那麼諮議局的存在也就有了其合理性的基礎,二者是相輔相成的。

捆綁銷售,張孝起不知道這樣的詞彙,但是腦海中也已經浮現出了類似的想法來。一連三個“這廝”吐出口來,後話卻說什麼也憋不出來,弄得他好是一陣無語。直到片刻之後,他才緩過勁兒來,下意識的看了看根本沒人的左右,繼而壓低了聲音與郭之奇言道:“督師,下官風聞那鄭賜姓在福州設立六官以管理轄區,此事可是真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與鄭氏集團之間的交集,粵西文官集團主要還是在於郭之奇和已故的連城璧,張孝起的主要工作是坐鎮粵西南,節制眾將的同時管理民政事務,儘量將這三個府發展成永曆朝廷的實控區,而非是藩鎮林立的名義上的控制區。

如其所言,他得到的訊息說來也就是一個風聞二字,並非那等有證據的實錘。倒是郭之奇這邊,他與連城璧早前曾在廣州西部佈局,那裡的文官都是他們任命的,陳凱取得廣州的控制權後也沒有進行清洗和大規模的替換。雖說,那幾個縣的民政和訟獄現在都已經徹底服從於王江和曹從龍的管理了,但是郭之奇總還是有一份訊息來源在的。

張孝起提及此事,郭之奇不由得皺起了眉頭,旋即便點了點頭,對此表示了肯定。有訊息指出,似乎陳凱和鄭成功之間產生了嫌隙,具體原因他還不清楚,但是鄭成功一手六官制度集權,陳凱反手就是一個廣東諮議局,確好像是見招拆招。可是,以他對陳凱的瞭解,這諮議局的事情絕非那麼簡單。

交流了一番彼此的看法,郭之奇就回返驛館休息。他還要在高州府待上一兩個月的時間,乃是要為張孝起建立撫標一事鎮場的。

接下來的時日,張孝起一邊正式開始組建撫標,一邊也在將高州府的情況進行彙報,尤其是張月和郭登第這兩個傢伙,最近這段時間是越來越不聽調遣了。這裡面,與郭之奇之前對陳凱的彈劾怕是有著極大的關係,更有可能的是他們在此事後向陳凱的靠攏也越加賣力了,只怕遲早會改弦更張的。

“陳奇策和李常榮那邊的情況也不是太好,他們參加了那個粵海商業同盟,大把大把的銀子餵過去,現在對陳凱已經有了依賴性。這個傢伙,真的不是個省油的燈。”

比之粵海商業同盟的商業合作,郭之奇更擔心陳凱會把陳奇策和李常榮拉進諮議局去,要是真的那樣的了的話,這二人怕是就再沒辦法拉回來了。但是,不知道為什麼,陳凱並沒有將他們拉進諮議局,甚至沒有向他們控制的新寧縣和陽江縣計程車紳、商賈發出邀請,全然緊著的都是鄭氏集團的實控區在做諮議局的籌備工作。

不管怎樣,陳凱已經在掀桌子了,他們就免不了要做出反應。無論是防範於未然,還是轉守為攻,甚至只是靜觀其變也總比把腦袋扎進了沙子裡要強的。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