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勝!”
歡呼聲在明軍中響起,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帥旗之下,緋色官袍繡著錦雞補子的文官策馬越眾而出,柯宸樞和黃山更是如拱月般分據左右。
英德縣的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洪承疇玩得,陳凱一樣玩得。對於絕大多數的明清將士而言,他們是不知道其中細節的,甚至就連一些支離破碎的線索也全然無知。但是,陳凱突然出現在戰場之上,並且拿出了另一個絲毫不遜於擲彈兵的殺手鐧,輕而易舉的擊潰了驕橫的滿洲八旗,這卻是不爭的事實!
結合部的破綻,原本就是陳凱的刻意為之,為的就是引出蘇克薩哈的滿洲八旗。一切盡在掌握之中,更夾雜著一份挽狂瀾於既倒的振奮。
城外,明軍大捷抵定,昂揚計程車氣早已衝破了雲霄。時值正午,大軍未有就此收兵回營,反倒是在城頭清軍,以及那些仍舊被拋棄在城外的清軍們的注視之下重新恢復因追擊而混亂的建制,顯然是並沒有打算就此罷休。
午飯由輔兵從連營的方向不斷送抵,明軍在城外大模大樣的用起了午飯。原本,大戰過後,吃飯的興致因為那些同類之間的殺戮、因為那些殘肢碎肉、因為戰後精神和生理上的疲憊勢必會出現厭膩的狀況,這都屬於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倒是這一遭,就在贛州府城的城外,明軍挾大勝之餘威,席地而坐,吃得反倒是暢快得多——擺明了,就是在吃給城內的清軍看的!
城外的明軍在吃飯,城內的清軍則在忙著驅使民夫加固城防。內外都是忙得不可開交,倒是那些被困城外的清軍卻是顯得尷尬得無地自容。
激戰的破憊已經將那些清軍絕大多數的都拖垮了,此間坐倒、躺倒在地上,已經顧不上別的了,全然是一副聽天由命的架勢。這樣一來,倒是使得落水漸漸恢復到了偶然性事件的機率,可是護城河裡此間已經飄滿了屍首,有限的一些靠著踩著袍澤活下來的大多也都游到了對岸,城裡的清軍不敢開門,卻是拋下了繩索、吊籃什麼的將他們弄了上去,以儘可能的加強一些城守的力量。
已經顧不得回到總鎮府那樣衙署來發號施令了,城門通往城內中心區域的大道上,出戰的各鎮還在忙著蒐羅潰兵。在這一片灰藍色的海洋當中,基本上都是出自兩白旗的滿洲八旗從來都是最顯眼兒的。此時此刻,眾將還在手忙腳亂的時候,蘇克薩哈已經將逃入城的八旗軍盡數蒐羅了起來,並且很快就確定了大致的損失數字。
“主子,衝在最前面的那幾個牛錄只有十來個奴才活著逃回來了。其他的牛錄,損傷有多有少,少的大概損失十來個奴才,多的……多的不比那幾個牛錄好得到哪裡去了……”
話說著,一個甲喇章京涕淚橫流,將臉上的灰土衝得一道一道的。聽的這話,蘇克薩哈自覺著是胸口陣痛,喉嚨處一片腥甜,險些就吐出了口去。
在場的眾人聽到此話亦是心有慼慼,因為他們很清楚,清軍在湖廣的八旗軍,就滿洲八旗而言主要是來自於正紅旗、兩藍旗和兩白旗,這些部隊分別對應著正藍旗固山額真阿爾津、鑲藍旗固山額真藍拜、正紅旗固山額真濟席哈和出身兩白旗的巴牙喇纛章京蘇克薩哈。其他各旗還都跟著各自的主子鎮守湖廣,這一次帶來的自然都是兩白旗的人馬,尤其是衝在最前面的那幾個牛錄可都是蘇克薩哈所在的正白旗的牛錄,一戰下來基本上都被明軍砍成了碎塊了,這叫他如何能不心痛欲死。
仔細算了算,一個牛錄是三百戰兵,這一次帶來了八個牛錄,也就是兩千四百餘滿洲武士,現在逃入城的就只有一千出個頭兒,傷亡超過了百分之六十!
率先攻入明軍的結合部,滿洲八旗較之綠營在忍受傷亡的能力上也要更勝一籌,但是這勇猛二字,在鐵人軍面前卻反倒是成了傷亡比例更大的最直接原因。這裡面,當場戰死的數量便頗為不小,受傷的估摸著反倒是要少之又少,大概是因為鐵人軍的殺傷力之下已經沒有了受傷的概念了。城外的潰兵裡應該也還很有些倖存者,但是明軍絲毫沒有退兵的意思,清軍也沒辦法將那些流落城外的清軍放進來,就只能這麼幹看著。
處於對滿洲八旗戰鬥力的驕傲,蘇克薩哈這一次根本就沒有帶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來。如此,傷亡便勢必皆由滿洲八旗一家承擔下來,這對於只有萬餘旗丁的兩白旗而言可謂是傷筋動骨般的損失。
八旗是清廷的根基,現在兵員的損失還是其一,更重要的是野地浪戰,滿洲武士竟然被只有他們幾分之一規模的明軍一舉擊潰,傷亡過半。如此,當置八旗軍戰無不勝的赫赫威名於何地?
滿清能夠以小族臨大國,統治如此幅員遼闊的國度,首先憑的就是八旗軍的威名。憑藉著那一句“滿萬不可敵”,滿洲八旗可以震懾住蒙古八旗和漢軍八旗,同時整個八旗軍更可以震懾住綠營,依靠綠營在各地駐防來鎮壓抗清運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這是一環套著一環的,可是此間損兵折將的卻是滿洲八旗,這無疑是比尼堪授首還要令人震撼的事情。因為,尼堪的死還可以說是輕敵冒進而中伏身亡,可他的失敗卻是堂堂正正的被明軍擊敗的,根本沒有任何可以辯駁的空間!
此時此刻,蘇克薩哈已經顧不上什麼城池守禦之類的小事兒了,滿腦子都是這些八旗軍的傷亡。然而,殘破無地的當下,不光是這些八旗軍灰心喪膽,甚至就連遠處的那些綠營兵看向八旗軍的目光也越加的複雜了起來。
這一戰,說到底是綠營硬扛著明軍的攻擊為八旗軍的中央突破爭取時間和空間,他們在牽制對手的任務上完成得很好,可謂是無可挑剔。豈料,原本被寄予了厚望的滿洲八旗在沒有進入戰場後多久就被明軍一舉擊破了,就連潰敗也是八旗軍先行爆出來的,哪怕有初入戰陣時的突破,但是那虎頭蛇尾也實在是讓人跌破了眼鏡。
不過,綠營那邊的混亂遠在八旗軍之上,守城的那些部隊在戰戰兢兢的守衛著城牆,渾身顫抖的眺望著明軍在城外吃午飯。而那些出戰的各鎮,被殺死在戰場上的數量肯定比八旗軍要多,但是比例上卻是大有不如。可問題在於,八旗軍是人人有戰馬,所以一旦兵敗,能夠逃到陣後的都上馬跑了,可是綠營兵那邊步兵就是純粹的步兵,現在城外的那些潰兵基本上都是各鎮的綠營,這使得城內的各鎮無不是處於一個損兵折將嚴重化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