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長槍手派上去,重新壓住陣腳!”
雙方的戰損比差距過大,明軍在最前沿已經掌控了主動權。蘇克薩哈見此也只得將陣中的長槍手調上去,憑藉著長兵及遠的優勢來減緩明軍的攻勢,給予已經呈現了一邊倒態勢的前沿以喘息的空間。
及時的調整,使得清軍總算是緩了口氣兒來,蘇克薩哈傳令眾將,將後續的部隊換上去,重新調整戰陣的部署。很快的,再度與明軍實現交鋒,那些新上來的清軍顯然比早前的那批更加保守,極力的避免錯誤的產生,同時也開始有意識的與周遭的清軍進行必要的配合。
這樣一來,對攻的形勢出現了變化,戰場上呈現了明軍進攻、清軍防禦反擊的狀態。不過即便是這般,也僅僅是減緩了清軍的傷亡,並不能將整個戰況逆轉過來。
鏖戰還在繼續,蘇克薩哈依舊注視著戰況的發展。清軍的保守使得他們的損傷有所降低,而漸漸的對面的明軍也開始換下那些顯露出了疲態的明軍,同時換上更多的生力軍來繼續為清軍放血。
任何軍隊對於傷亡都是有著一個容忍程度的,無非是多寡而已。對於他麾下的八旗軍,蘇克薩哈從來都是信心十足的,但是對於這些綠營兵他卻始終存在著擔憂,就像是一個炸彈似的,他明明知道已經被點燃了,可是引信到底有多長他卻只能憑著多年來的經驗進行估算。
時間還在不斷的推移著,雙方不斷的換上更多的生力軍來確保戰線的穩固,但是傷亡卻依舊在不斷的產生,並沒有因此而停止。
蘇克薩哈時刻關注著戰況,周遭的清軍將校也無不是認定了他依舊在為戰鬥的不利態勢而擔憂。殊不知,從一開始他的目光便沒有離開明軍左右兩翼的那個連線部,那個細小的空隙於他而言是唯一可以讓他麾下的那些兩白旗的八旗軍奔流而出的所在!
戰鬥已經持續了良久了,久到了蘇克薩哈已經不太好估算到底持續了多長的時間了。此時此刻,清軍的疲態越來越沉重,那根引線距離鑽進炸彈的體內想來也已經不遠了。而明軍那邊,激烈的廝殺也同樣使得戰兵們的體力產生了巨大的消耗,這即便是不斷的換上生力軍也無法改變的事實。
“讓賊寇見識見識咱們滿洲八旗的厲害!”
這樣的地形,雙方如此巨大的交戰規模,這使得騎兵嚴重缺乏用武之地。然而,蘇克薩哈很清楚,滿洲八旗所謂的騎射無雙更多的還是一種誇張,他們最擅長的戰法還是下馬列陣步戰,在擊潰敵軍後上馬追擊,以實現更好的交換比。而這,更是他從當年初入八旗到現在最為熟稔的戰法。
不能在等下去了,只是一聲令下,大隊的八旗軍跳下戰馬,湧入到了戰陣之中。那一抹色的白色在灰藍色的濁流中是何等的明顯,當這些滿洲八旗參入戰鬥,那些始終被明軍壓制得幾無喘息之隙的綠營兵們士氣陡然為之一振。
清軍士氣大振,原本的保守姿態也瞬間就變得激進了起來。在明軍的配合之下,清軍依舊在交換比上吃虧良多,可是此間認定了是勝利在望,士氣的提升使得他們對於這些傷亡的忍耐程度得到了加成。
戰鬥更加激烈,那一跟如恐龍骨刺般凸起的八旗軍直接從戰陣的中央殺出,直撲明軍左右兩翼的結合部。
那裡,是由左翼的後勁鎮和右翼的援剿左鎮負責的。八旗軍突如其來,兩鎮連忙延伸彼此之間的陣型,奈何八旗軍的攻勢頗為迅猛,那些戰技高超、身經百戰的八旗軍在陣後養精蓄銳多時,此間一旦爆發,便是如下山猛虎一般勢不可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兩鎮的聯手已經算得上很是及時了,可卻依舊被八旗軍將戰線打得凹陷了進去。這些身經百戰的八旗軍在戰鬥技巧和經驗上勝過綠營良多,更何況他們是見慣了勝利的,對於戰而勝之的信心可謂是充盈於內心,根本不覺得他們有可能會敗給漢人。
八旗以牛錄為單位,平日為民聚居,戰時為軍協同作戰,默契上遠比綠營兵要強上太多。戰鬥持續良久,軍官們在後面也大多是看明白了,重新安排了部署,這些八旗軍一旦進入戰場,憑藉著默契的配合、更加精湛的武藝以及豐富的作戰經驗,很快的就遏制住了明軍的猛烈攻勢,甚至轉而對明軍產生了壓制效果。
此間,這些滿洲八旗猛攻結合部,擺明了是要設法實現中央突破的。反倒是明軍那邊,左右兩翼似乎都沒有將預備隊調上去的打算。是尚在溝通,還是互為掣肘,這一點蘇克薩哈是全然不知的。不過,伴隨著在八旗軍的猛烈攻勢下凹陷越來越大,勝券在握的笑容漸漸的爬上了他的嘴角。
直到,片刻之後,中央突破的格局漸漸形成,在明軍結合部的陣後,一根高大的旗幟,比之各鎮的總兵旗,乃至是左右兩翼的主帥,那兩個提督的大旗還要高上些許的旗幟拔地而起,上面的小字從遠處去看去不甚清晰,但是中間那個大大的陳字卻是耀眼得讓人無法直視!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