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父大人請放心,陳撫軍運籌帷幄之間決勝千里之外。區區宜永貴,實在不值一提的。”
瑞金縣城不戰而下,明軍主力趁勢控制了這個縣的各處要點。一切來得實在是太快了,也來得太過輕易了,恍惚間黃山都在懷疑他是不是在做夢。不過轉念一想,卻也正常,這麼多年來,陳凱的那些非常規手段幾乎可以說是無往不利,如今的南贛戰場是陳凱在負責,就算是清軍的實力雄厚,在那些五花八門之下,只怕是也難以招架的。
清廷的官吏將校以及綠營兵們盡皆被關押了起來,本縣已經掌控在明軍之手。無論是未來的戰局發展如何,這個插入南贛地區的橋頭堡明軍是不會輕易放棄的。接下來,無非就是如何把戰果繼續擴大。
“黃提督請放心,南贛地區,心向王師之士紳百姓比比皆是。只要大軍攻入,必是群起響應!”
互助會在瑞金遍佈全縣,甚至包括臨近的石城縣、寧都縣、雩都縣、會昌縣的互助會也都是勢力頗為強大的。此間陶潛信心十足,其他的天地會會員們亦是如此。這般對戰局的樂觀,哪怕是黃山以及此間明軍的將校、幕僚對於南贛地方的實際情況知之甚少,有了在瑞金縣的先例在,對於其中水分的估量也大多不會很多。
“只要黃山突破了汀州府城,從那裡到贛州城下就是一片坦途。我部用不著急著進軍,只需要做好準備即可。”
南雄府的始興縣城,陳凱親統的大軍已然抵近城下,但是卻並沒有急於展開攻擊,甚至就連攻城器械都沒有急著準備。
中軍大帳之內,陳凱如是說來,對於黃山所部的信心十足,全然沒有半點兒擔憂。他的自信,源於他很清楚天地會對南贛地區的滲透,尤其是瑞金縣那裡,天地會的隱藏實力實在太過巨大,大到了足夠掀翻一切的程度。
遍佈鄉下的互助會,這只是天地會在瑞金縣的一個表象,其他潛在的力量還有待發掘。這個縣比之其他府縣在發展上更加迅猛,這裡面自然有陶潛的最先展開工作和其人自身的能力,但更大的原因卻還是在一個大勢所趨。
去年明軍席捲八閩的勢頭告一段落,汀州府城就成為了清廷在福建最重要的一個釘子。為了確保此間的穩固,清廷不光是投入了大量的軍力,更是不斷的調撥糧草和民夫。這裡面,瑞金縣作為汀州府城的後方就不可避免的要承擔起更加沉重的擔子。
這些擔子,肯定是分擔在老百姓的身上的。原本在官吏盤剝下苟延殘喘的民生就此便更是雪上加霜,因而大批的百姓便選擇了加入互助會,以尋求庇護。而對於地方官來說,互助會的存在可以協助其維穩地方,提供穩定的糧草、人力資源。這些,都是銓選時的政績,最明明白白的數字。
這本就是兩利的事情,發展迅速的互助會開始逐漸架空清廷原本就不怎麼穩固的基層統治。有壓迫的地方就有反抗,況且連組織都有了,實力最強的瑞金縣也必然會是最先爆發出那等恐怖力量的所在。
“當然,咱們也不能光等著汀州府那邊的戰況。事情嘛,還是要做一些的。”
城池沒有圍死,一如黃山之於汀州府城那般,陳凱也擺出了圍三缺一的架勢。南贛地區從去年起就已經是受到了明軍的兩面威脅,比之金聲桓、李成棟的那一遭——缺乏有效聯絡的所謂的南北夾攻,福建和廣東兩省的明軍出自同一集團,而且從地理上更加容易連成一片,這使得本地綠營的守禦壓力大為增加。
為此,南贛巡撫衙門的計劃是憑險而守,據汀州府城和南雄府來隔絕兩路明軍的進攻,禦敵於“國門”之外。
按照清軍的佈防,府城由總兵官粟養志的南雄鎮和南雄城守協來負責,而始興縣城則交給了新任韶州鎮總兵賈熊以本部兵馬鎮守。由於南雄府的守禦關乎重大,他們更是請來了贛州鎮的左營前來協防,在整個南雄府的地界集結了超過八千的綠營。
這樣的數字,其實是完全不夠看的,尤其是在於南雄府的這兩處城池皆不似汀州府城那般出名的易守難攻。所幸的是,這八千綠營都是常駐南雄府的,戰端一啟,南贛方面的綠營立刻便展開了支援。其中大部分的支援部隊還在路上,而已經抵達的則無不是開始配合南雄府本地綠營來牽制明軍。
不到半年,陳凱就再度發起對南贛地區的進攻。但是,這一次比之上次,只要是個明眼人就能看得出來,根本就不是一個性質和程度上的事情。明軍大舉來襲,清軍亦是嚴防死守,不敢輕忽,雙方劍拔弩張,將整個南贛地區的氣氛弄得緊張得讓人難以入眠。
這樣的氛圍之下,南雄府城坊間,以及那些鄉下的村鎮裡卻傳出了關於汀州府城已然陷落的竊竊私語。
什麼董大用被明軍策反,舉全城降明,並且作為先鋒去騙瑞金縣城啦;什麼董大用被明軍潛伏在汀州府城裡的刺客刺殺,城池群龍無首,故而失陷;什麼明軍把一炮轟塌了新會縣城的巨炮運了過去,一炮又轟塌了汀州府城;什麼瑞金縣被明軍滲透,糧道斷絕,汀州府城守軍士氣崩潰,故而不戰而下。
總而言之,那些謠言傳得都是有鼻子有眼兒的,每個把這些話說出口的人都好像是親眼所見一般。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