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寇是清廷對鄭氏集團的蔑稱,同時也是對鄭氏集團的首領鄭成功的蔑稱。城外的明軍大陣之中,鄭成功的漳國公招討大將軍大旗迎風招展,每一次的舒展筋骨都會有更多的明軍將士發出勝利在望的喜悅。
南明迄今為止,第一名將肯定還是李定國,畢竟尼堪的腦袋含金量還是很夠瞧的。而鄭成功這邊,也曾多次擊潰漢軍旗的部隊,收復了大片的失地,連帶著陳凱都是鄭成功一手提拔起來的,其人在福建的巨大威望就算是李定國也遠遠無法與其相比。
董大用很清楚,鄭成功的抵達意味著福建明軍已經確定了攻擊方向,這一次根本不是廣東明軍的獨走,而是兩省明軍的聯合作戰。單憑南贛一地,抗衡不摻水分的十萬大軍,董大用覺得就算是用膝蓋也能想明白到底會是個什麼樣的危險境地。尤其是在於,他也不知道南雄府和南安府這兩地是不是真的陷落了。
鄭成功的抵達將汀州府城的軍心喪亂推到了頂點,董大用開始漸漸的控制不住守軍計程車氣跌落,也開始控制不住城內各部守軍與城外明軍的安通款曲。
就在鄭成功抵達後的第三天,鄭成功親自抵近城下,一見面就直接亮出了五門巨炮,一字排開。從城頭上看那尺寸,怎麼看怎麼像是傳聞中陳凱一炮轟塌了新會縣城用的那個口徑的巨炮。而根據福建官府之前蒐集來的情報,那樣的巨炮鄭氏集團一共有七門,其中兩門在陳凱手裡,而另外的五門則都在鄭成功的直接掌控!
沒有再費什麼話,那靈銃與四門複製品一併開火,巨大的炮彈當即便轟向了汀州府城。黑色的拋物線,伴隨著巨大的轟鳴,彷彿是一眨眼的功夫,那震撼天地的動靜便直接反應在了城牆之上。
這座城池素來是福建知名的堅城,“枕山臨溪為城”,形成“山中有城,城中有水”及“佛掛珠”的獨特格局。城牆在洪武年間包磚,崇禎朝重修,並增高增厚,清廷佔據福建以來,對於此城也多有修繕,城池之堅固,以至於黃山率領優勢明軍也是幾次未成實現攻破。
然而,到了這一次,炮彈一枚一枚的結結實實的打在城牆上,城磚碎裂,城頭的清軍只覺得是腳下的地面都在震動。而這份震動,震動得不僅僅是城牆的牆體,在一次次如擂鼓一般的沉重的打擊之下,碎裂、瓦解、吹散、流逝的更是守軍原本已經開始動搖的軍心。
二十四磅紅夷炮的射程讓城頭的那些小傢伙兒們自卑得連頭兒都不敢冒,被動挨打的轟擊之下,董大用親臨城頭振奮士氣,看到的卻是原本歷次城守都在竭盡全力的部下們在城頭上慌不擇路,很多已經開始漸漸的失去理智了。
他很清楚,如果僅僅是炮擊的話,僅僅是被動挨打,憑藉著他們城守的經驗和積累下來的抗壓能力,是斷不會如此的。可問題在於,炮擊開始之前,城內的清軍就已經在謠言的洗禮之下出現了士氣低落的狀況。再加上鄭成功的臨城,雙方之間敵強我弱的懸殊態勢哪怕是普通士卒都能看得出來,這炮擊也不過是加快反應的催化劑罷了。
明軍的巨炮有著難以想象的精準,好像根本就不需要試射似的。一枚一枚的轟在城上,無有休止,彷彿時間都被拉長了許久。
壓抑和恐懼,只有被逼無奈的承受,無處發洩,這對於城頭的清軍不可謂不是一種煎熬。就像是皮筋兒的彈力再強,也總有被拉斷的那一瞬間。更何況,這條名為汀州府城的皮筋兒上已經在謠言的照射下出現了乾裂的痕跡,在無限的拉伸之下更快的變得蒼白、無力。
炮擊持續了良久,明軍的攻城器械開始運抵陣前。接下來,鄭成功的帥旗前壓,戰鼓如雷般敲響,與喊殺聲交織,匯成了那一聲聲震耳欲聾的伴奏。
明軍的攻城戰正式拉開序幕,董大用及其麾下的將校們連忙驅趕士卒登城防禦。炮擊持續了這麼半天,仗著城池近年來多番修繕、加厚加高,牆體基本保持著完整,如果不看那些碎裂、脫離的牆磚和夯土,以及被打得失去了原本模樣的垛口的話,約莫還是可以這麼形容的。
明軍迅速抵近城池,蟻附登城再度上演。這一幕,在最近的一年裡已經是汀州府城最常見的戲碼了,董大用沉著的指揮著麾下的將校士卒,守衛各處垛口,向城下的明軍傾瀉著箭矢、炮彈、鉛彈以及是滾木礌石。
重新回到了熟悉了模式,城頭上的清軍開始漸漸的找回了狀態。一下午就這麼過去了,明軍尤是士氣大振,面對堅城和強兵也絕非是一時半刻就可以輕易拿下這座城池的。可是,鄭成功的威脅依舊壓在他們的心頭,絲毫沒有因為城外的鳴金收兵而消失哪怕半分。
“是時候證明閣下對國姓爺的誠意了。”
“小人明白,小人明白。可是……”
“沒有什麼可是的!國姓爺加上陳撫軍,這些,哪怕再厲害的人物,哪個不是吃了大虧的。就憑他董大用,也配?”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這……”
“你還在等著那洪承疇呢吧,恕在下直言,他能在西寧王殿下面前保住腦袋就是大幸了。”話音停頓,寂靜得呼吸可聞,片刻之後,再度響起的便是催命的符籙:“這樣的炮擊持續幾天,怕是這城牆也該塌了吧!”
第二天,攻城戰再度爆發,確切的說,這一次明軍僅僅是在遠處展開持續性的炮擊,並沒有出動蟻附攻城的部隊。
明軍對此似乎是樂此不疲的,而城頭的守軍似乎也開始適應這樣的節奏。就這樣,一直持續到了午後,明軍的炮擊依舊沒有結束。但是隨著一陣戰鼓敲響,新的蟻附攻城重新開啟的同時,城北那邊的城門方向,驚恐只在一瞬間的停頓就向著汀州府城的其他方向飛速蔓延開來。
“海寇進城了!”
明軍這兩年的強勁勢頭,鄭成功和陳凱的組合,外加上如今汀州府城內的人心惶惶以及城外鄭成功的那面大旗,到了下一刻,城內的清軍已經沒有了其他的反應可能,從去年明軍席捲福建開始,到現在已經守衛了一年有餘的汀州府城當即就是潰不成軍,逃竄的勢頭一旦出現就再也止不住了。
“大帥,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啊!”
眼前,明軍的攻城部隊越來越近;身後,引發大亂的所在已然有濃煙升起。董大用深知,憑藉堅城,他手中的這八千餘綠營倒是能夠與城外的明軍有著一戰之力,可若是城牆的屏障不再了,那麼就憑他眼下掌控著的這點兒人馬又怎麼可能一邊抗擊城外的明軍,一邊重新恢復城內清軍的秩序,順帶著還要將已經入城了的明軍驅逐出去。
兵敗,雖不願承認,但是現在這個份上已經沒辦法挽回了。董大用拔劍在手,便要一死了之,結果卻被身旁早已有所準備的親兵一把攔了下來。
這句話,可能是每一個親兵的必修課,此間董大用的親兵張口就來,沒有一絲一毫的猶豫,也沒有隻字片言的錯漏。董大用自然沒有機會注意到這些事情,寶劍已經被親兵奪了過去,眼見著明軍越來越近,沒過去哪怕一個呼吸的瞬間,很可能都將會面臨截然不同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