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六十四章 明修棧道(上)

第六十四章 明修棧道(上)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昨天晚上一朋友心情不好,筆者被叫出去喝酒。沒更新,也沒請假,實在抱歉。

………………

永曆九年七月,在陳凱經惠州府西北部強勢『插』入韶州府,並奪取韶州府城,重新確立了明清兩軍沿梅嶺對峙的戰局過後,西寧王李定國便在督師大學士郭之奇的輔佐下親率大軍西進。

大軍自廣州府城出發,經三水、高要、德慶州、封開等地,沿著西江溯流而上,直撲廣西東部門戶所在的梧州府城。

西江是廣東與廣西兩省之間交通最為繁忙的水道路線,梧州則更是兩省間的鎖鑰之地。永曆七年李定國自湖廣南下曾一度佔據梧州府城,但是隨著肇慶兵敗,大軍退入廣西腹地,那裡就再一次被定南藩的左翼總兵馬雄重新控制。待到去年,李定國在陳凱的配合下奪取廣東一省,但是起初也是從廣西南部經廣東的高連雷三府殺入的,於那裡即便是戰後的風捲殘雲也沒有能夠順勢拿下。

這一遭,卻是經過了長達半年的休整後的雷霆萬鈞之勢。大軍一旦抵近梧州府城,很快就得到了定南藩左翼總兵馬雄率部轉進桂林的訊息,而留守的綠營兵在陳凱支援的炮隊的狂轟濫炸之下也沒能堅持太久。部分綠營兵逃亡桂林,其餘的則直接開城投降。

佔據了梧州府城,尚且控制在明軍手中的柳州、南寧、潯州等府縣便可以透過鬱江、黔江、柳江等河流與西江連通,兩省的交通便徹底連成了一線。

接下來,明軍沿灕江北上,逐步驅逐清軍在平樂府的勢力。到了十一月的時候,大軍經平樂府城,直撲桂林府與之毗鄰的陽朔縣城,重新進入桂林府的地界。

這已經不是李定國第一次展開對桂林府的攻勢了,永曆六年的桂林大捷,永曆七年在肇慶兵敗後他也曾展開過一次對桂林府城的攻勢,但最後卻以失敗告終。說到底,明軍的工程手段到了今時今日比之清軍還大有不如。起碼清軍征戰多年,繳獲了大批的紅夷炮,組建的攻城炮隊一度轟塌過諸如揚州、廣州在內的堅城,而明軍現階段的主力已經變成了曾經的流寇和海盜——流寇玩慣了的是蟻附攻城,反正人命不值錢;而海盜雖有火炮,基本上都是慣常了打海戰的,陸戰上面無論是炮轟,還是放崩法,亦或是蟻附攻城都顯得特別的業餘。

陳凱吸取了鄭成功進攻長泰縣城和漳州府城的教訓,對放崩法加以調整,並實現了熟練掌握,於新會一戰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而早前在第二次陸豐稜堡保衛戰中繳獲的大量紅夷炮也因而組建了炮隊,進一步的增強了明軍的攻城能力。

但是,這樣的增強並不是全部明軍都得到了增強。陳凱將放崩法的秘訣教給了李定國和鄭成功,而紅夷炮隊現階段也只是借給了李定國,而且在梧州之戰後便重新歸隊。說到底,真正得到提升的還僅僅是李定國和鄭成功,而現階段攻城能力最強的陳凱所部兵馬則依舊坐鎮廣東,原地不動。

自從李定國大軍抵近梧州府城以來,廣西清軍便是一個風聲鶴唳。其實,由於廣東兩派集團政治鬥爭明朗化,廣西、南贛以及湖廣南部的長沙幕府都先後得到了訊息,確定了李定國即將出徵的軍事情報,無非缺的是攻向何處罷了。

對此,洪承疇的應對時讓南贛和廣西的清軍嚴防死守,而他率領西南經標作為機動部隊,隨時馳援。

接下來,南贛先行遭逢攻擊,但攻擊那裡的明軍卻並不是李定國,而是陳凱。將心比心,洪承疇很快就弄明白了陳凱的思路,並沒有直接派出援軍,因為他很清楚陳凱不會過於深入,而他即便是派出了援軍,從長沙入袁州府再行南下,等到了戰事也早已結束了,反倒是更有可能把李定國的主力引過去,那就得不償失了。

經過了多年的征戰,尤其是永曆六年明軍的大反攻,清廷在湖廣的統治危如累卵。洪承疇是受命於危難之際,接下來的自然是一個攔到了不能再爛的攤子。隨著他的努力,湖廣戰局在不斷的轉好,可是廣東和福建卻率先崩盤了,這無疑使得他要顧全的方面更大了許多。

出京時計劃的五千里長邊已經變成了萬里長邊,從鄖陽到寶慶再到桂林,改南下而東向,囊括梅嶺防線,再轉而向北,沿著福建與江西之間的武夷山連綿而至浙江。這麼長的防線全部由他一人負責,需要一直到衢州那裡才會有濟度的八旗軍肩負起接下來的防線的安全。

這麼大的範圍,可是湖廣清軍尚在重建,江西又素來是綠營較少的省份,能夠擋住福建的明軍也全憑了武夷山脈的各個關卡以及接到了死命令,有心戴罪立功的福建綠營的守禦,否則這條防線早就被洞穿了。

防線一長,勢必就要有個主次之分。先前陳凱進攻韶州府被洪承疇看明白了便沒有急著出手,但是這一次出兵的卻是李定國,憑著在官場上打熬了一輩子積累下來的經驗,洪承疇很清楚這一次不再是政治鬥爭,而是切切實實的戰爭。於是乎,他便連忙帶著西南經標南下桂林助戰,唯恐桂林那一處長邊的關鍵節點為明軍洞穿。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桂林原本駐紮有定南藩提督線國安、定南藩右翼總兵全節兩部藩兵,以及廣西巡撫於時躍的撫標以及一系列的綠營兵。此番李定國大軍來襲,定南藩左翼總兵馬雄也率部退守桂林,另外又來了一批綠營兵,仔細算算,光是守禦桂林的清軍就高達兩萬餘人,其中大半是定南藩的藩兵。

這樣的雄厚的實力,守禦桂林是完全夠用的了。比如永曆七年時衛國公胡一青以及李定國先後對此發起過進攻,有過孔有德輕敵而至敗亡的前車之鑑,從線國安以下便沒有再敢大意的,憑著城池的易守難攻和自身的兵多將廣,不光是實現了對桂林的守禦,更是將勢力擴充套件到了平樂府和梧州府。

不過,今時不同往日,李定國如今有陳凱作為後盾,再兼著攻佔廣州的強大聲勢,桂林堅城便又好像是回到瞭如風中飄萍似的永曆六年。眾將嚴防死守不說,洪承疇也是不敢掉以輕心,連忙率領著經標右鎮、經標後鎮以及左右蝦營和經標前營、經標後營這四個營頭南下援桂,只留下了經標前鎮、經標左鎮和經標中營繼續駐紮寶慶、常德一線,以備孫可望。

原本,洪承疇的西南經標四鎮五營共計一萬一千餘眾兵馬,但是隨著福建和廣東的全面崩盤,洪承疇請旨擴軍,清廷也是忙不迭的將大批來自於北地、江南的清軍調往湖廣和江西,洪承疇趁機將經標進行了擴建,如今總兵力已經超過了兩萬大關,幾乎是漲了一倍之多。這其中,四鎮每鎮分三營,每營一千戰兵;經標前、中、後三營升格為協,設兩營,計有兩千戰兵,這就已經是一萬八千大軍了;剩下的兩千餘眾,依舊由王輔臣和張大元統領,是為左右蝦營。這一遭,洪承疇帶來的便是足足有一萬兩千大軍。

大軍急速南下,依仗著這兩年長沙幕府的官員、幕僚們竭盡全力修繕的道路和建造的船隻,上萬規模的大軍在各處集結,分道趕往桂林。洪承疇親率主力沿湘江一線全速前進,經衡州府、永州府而抵桂林。

援軍主力趕到,廣西巡撫於時躍是漢軍旗人,但也是長沙幕府的成員,是洪承疇親自將正值因坐在陝西薦舉屬吏失當而左遷的他調到幕府效力,補了湖廣驛鹽道。到了今年年初,更是洪承疇一手促成了其人接替因病免職的前任巡撫陳維新的職務,成為了繼胡全才之後長沙幕府的又一個巡撫。

得聞洪承疇親自增援,於時躍早早的就在碼頭等候。除了於時躍,定南藩的線國安、馬雄、全節三人以及其他的綠營將領也盡數到來,望著灕江上緩緩駛來的戰艦,但見得洪承疇下船,他們便立刻上前向這位老經略行禮。

“免禮。”

一手免去了眾將的禮數,洪承疇直接便向此間負責主持軍務的線國安問及當前的戰況。這是他拖著六十二歲的身子骨親自來援的目的,自然也是他當下最關心的事情。但是,很快卻得到了一個讓他不盡皺起了眉頭的訊息。

“回經略老大人的話,數日前,老本賊親率大軍臨城,先是勸降,不成便蟻附攻城。官軍嚴防死守,連連擊退老本賊的部隊。老本賊見強攻不成,便要轉成圍困。但似乎是得到了老經略來援的訊息,已經夾著尾巴退往柳州府了。”

李定國退兵,這對於洪承疇來說自然是再好不過的了。但是問題在於,這一次李定國是勢在必得的架勢,他是不信其人會害怕於他的,可是退得那麼的乾脆,卻實在是有些奇怪了。

“只是蟻附攻城,沒有使用紅夷炮?”

“沒有。”線國安搖了搖頭,旋即解釋道:“末將打探到的訊息,說是攻梧州府的紅夷炮隊是陳凱借給老本賊的。攻下梧州府之後,那支紅夷炮隊就回廣州了。”

這個解釋,合情合理,畢竟這年頭兒,像陳凱這樣捨得借兵的已經是少見的了,用完了立刻歸隊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了。可是洪承疇方才的疑問依舊沒有得到解決,思前想後,不光是前題未決,更是添了一個新的問題出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