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夠找來鄒小南和毛明山已經是大幸了,當年王完勳創立大蘭山王師之時,從王江到爾序,再到其他人不也是一點點的匯聚旗下。只要咱們把事情做起來,英才總會匯聚而來,必不負了完勳曾經的努力。”
“黃副憲言之有理。”
勸過了沈調倫,黃宗羲也在一邊聯絡士紳,一邊等待他弟弟黃宗炎那邊的訊息。說起來,黃宗炎當年也曾在四明山地區參加抗清運動,當時並沒有進入大蘭山明軍,而是在一個王翊和黃宗羲二人共同的好友馮京第的帳下做事,後來四明山淪陷,馮京第被俘義不辱身,黃宗炎當時也被清軍抓到了,並且被拉去問斬,結果黃宗羲帶著他的學生萬斯程、萬斯同、萬斯大等人去劫法場,愣是從清廷官府的手裡把黃宗炎給撈了出來。
黃宗炎這些年與其兄一般在做著串聯抗清的事情,之前還曾代錢謙益去金華說服馬進寶反正,結果當然是沒能成功,但是其人亦是個甘冒奇險的人物。
此番,黃宗羲等的訊息便是黃宗炎去聯絡萬家兄弟。這萬家是寧波鄞縣人,東林復社人物萬泰的兒子,一共八人,時稱萬家八龍。萬泰與黃宗羲都是師承劉宗周的,而萬家兄弟也多有投入黃宗羲門下的。兩家相交莫逆,由於時間緊迫,他們打算在明軍發動下一輪進攻之前便在大蘭山重新組織起人馬來,便有黃宗羲負責紹興府,而黃宗炎負責寧波府。
訊息必然是要等的,哪怕萬家兄弟當場同意了,黃宗炎也需要時間把訊息送過來。而且,黃宗炎也不止是串聯萬家兄弟,寧波還有一些士紳是要聯絡到的,就像是他在紹興府一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所幸,這邊有了沈調倫、鄒小南和毛明山三人,復起之事也就可以開始進一步籌劃了。大蘭山那邊的老營營盤,以及四明山地區的情況,他們也在儘可能快的蒐集起來,以備後用。而沒等多長時間,黃宗炎那邊也匆匆趕來了。只是這一次,黃宗炎來是來了,帶來的卻並不是一個能夠稱得上好的訊息。
“萬家兄弟不肯共襄盛舉?”
以著黃宗羲對於萬家兄弟的瞭解,這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果不其然,黃宗炎對此搖了搖頭,表示了他與萬家兄弟早已說好,若非是怕打草驚蛇了,那幾個傢伙只怕早就趕來與黃宗羲匯合了,更不可能不參與其間。
“兄長,你且看看這封信。”
信是黃宗炎從懷裡掏出來的,信封上沒有標明寄信之人,但是開啟了信封,見得信瓤裡的內容,黃宗羲卻立刻皺起了眉頭,其重視程度便是黃宗炎這兩年也是僅見的。
“走,咱們去見沈調倫去。”
翻來覆去的看了幾遍,黃宗羲放下書信,思量多時,方才道出這麼一句來。黃宗炎很清楚,他的兄長性子執拗,為人不光是極有主見,更是有將想法付諸於行動的決心和行動力。此間如斯,大抵也是想明白了,於是乎他也二話不說,直接跟著黃宗羲趕到了沈調倫那裡。
沈調倫那裡,鄒小南和毛明山俱在。他們都曾在四明山抗清,互相之間哪怕是有不熟的也都照過面兒,無需太多寒暄,黃宗羲便把那封書信拿了出來,交在了沈調倫的手上。
信,是王江寫的。內容嘛,則是王江複述陳凱的話,勸他們在明軍收復舟山後暫且不要輕舉妄動。翻看過了書信,沈調倫隨手就將書信傳給了鄒小南和毛明山,旋即從案上拿出了另一封書信,交在了黃宗羲的手上。
“前幾日到的,也是王副憲的手書。家叔不太喜歡在下在外面與韃子拼死拼活,所以老宅那邊先拿到書信的族兄也是猶豫了幾日才決定先瞞著家叔把信送過來。結果,內容倒還是與家叔的想法一般。不怕太沖和晦木笑話,若非是太沖也收到了這樣的書信,在下還懷疑過是家叔的計策呢。”
王江寫給黃宗羲和寫給沈調倫的書信,其內容都是大同小異的。大同同在了反對立刻起兵響應,小異則是異在了對各自的說辭,甚至黃宗羲很快就發現了,在王江寫給沈調倫的書信裡,陳凱竟然猜到了沈調倫會重建大蘭山明軍的事情。
“這大概是長叔與陳竟成說起過爾序的為人啊。”
“我想也是這麼回事。”
片刻之後,鄒小南和毛明山也看過了書信,兩封信盡皆放在案上,五雙眼睛互相對視,可是這書房內卻是一時無語。
陳凱在書信中如是勸說,至於理由方面則很是簡單。按照陳凱的說法,當前的福建和廣東都是百廢待興的局面,需要時間來恢復民生。這樣的情況下,無論是福建,還是浙江,都難以展開大規模的作戰,更別說是與清軍主力決戰於浙東了。
明軍這一次派往舟山的艦隊規模不小,但實際上就是一支偏師,鄭成功的心思更多的還是在利用舟山的地理位置來牽制駐紮衢州的八旗軍,以此來緩解福建的軍事壓力。這樣的情況下,他們就算是跳出來了,明軍也不太可能趁勢收復寧紹,因為那樣就會與清軍出現主力決戰的可能,於舟山的明軍是不利的。
“我聽說,這一次大軍的主帥不是定西侯和張蒼水,是忠振伯洪旭。”
洪旭是鄭成功麾下最為親信的部將,素以忠厚長者著稱。其人在行事上多是講究一個穩妥,不太願意冒險。這些事情,黃宗羲是聽錢謙益說過一些的,他上次去福建時也見過洪旭,約莫有著這麼個印象。此間黃宗羲提及洪旭,緊接著又提到了另一樁事情,更是加深了這樣的印象。
“陸周明說,張蒼水提到過張洪德那廝反正,是以獻寧波府城為禮物的。但是,那位洪伯爺只把張洪德以及部眾帶到了舟山而已,卻並沒有去動寧波府城。”
這,無疑是印證了陳凱的說法。按照陳凱的勸諫,是希望他們能夠繼續潛伏,以積蓄力量。等到福建那邊緩過勁兒來,出動主力部隊與清軍決戰之時,他們再跳出來舉兵抗清,方能發揮更大的效用。否則的話,只會暴露他們潛在的力量,於國事是無益的。
“咱們計劃多時,難不成那姓陳的一句話,咱們便要就此停手了不成?!”
陳凱的勸諫合情合理,且有實際情況作為佐證,事關重大,眾人多是需要思量。倒是此刻,毛明山卻站起來,與眾人大聲喝道。毛明山是個武將,脾氣火爆,更不願意就此將原本重建大蘭山明軍的事業放下。而此時,眾人同樣是猶豫不決,唯有黃宗羲,重新抬起眼來,卻顯然是已經下定了決心。
“陳凱說得並非沒有道理,只是依我看來,這事情只怕是沒有那麼簡單。”<.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