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

第四十九章 漸變(四) (第2/2頁)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好書推薦: 漢末董氏臣 重生:我的開元十年 陛下,您就反了吧! 血染軍魂 從影視劇裡當配角開始戰鬥 星際魔女逆襲 三國雷神 我真不是亮劍楚雲飛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高明縣是去年明清兩軍頻繁交鋒的所在,軍隊過境,不管哪一方,無論是為了以免資敵,還是為了增強自身實力,對於本地民生的破壞都是最不少見的。好容易熬過了大戰,此間據說是劃分給了西寧王李定國用以養兵,訊息靈通的百姓們多是鬆了口氣,因為據說李定國的大軍是對百姓秋毫不犯的。結果哪知道,本以為能夠藉此過上幾天好日子,李定國居然又將高明縣交給了文官管理,而那些文官也沒有如同歷朝歷代的慣例那般針對遭受兵災的地區進行減免稅賦,這無疑是在雪上加霜。

去年打成了那個樣子,到了今年年初才算是一個了結。春耕的前期準備不足,外加上種子不多,今年夏收的收成本就不好。若是不收稅了,日子還能撐下去,林子裡的野菜,乃至是熬煮些草根、樹皮的總能捱到秋收,把這日子延續下去。

可是,現在還要收稅,官吏的盤剝、『奸』商的低買高賣,這些已經壓得他們難以喘氣了。更別說是有傳聞顯示,據說肇慶府的連總督放下話了,要把去年的秋稅一起收了,因為按照明朝的制度,秋稅徵收的截止日期正是今年的二月!

這樣下去是隻有餓死一條路了,逃荒就成了唯一的辦法。其實,這半年下來,高明縣,乃至是西面的新興縣也有不少百姓路經此間,往廣州方向逃荒。因為商旅往來,訊息流通,據說當年義救廣州城的陳撫軍,那位素來以仁義著稱的青天大老爺在廣州府的地面兒上力行免稅,要恢復民生,很多百姓就是聽了這個訊息才選擇往廣州逃荒的。

早前,逃荒的方向多是那處去年鏖戰的主戰場新會縣,聽說那裡的百姓基本上都死絕了,當地官吏為了刺激恢復生產都是直接分了田地的。這樣的好事情,絕大多數百姓是不信的,但是那裡既然人少,想來拋荒的田土也會更多些,百姓們自然是趨之若鶩。

不過,他們的這一遭卻並非是奔著新會縣去的,因為前些天有人在鎮上散佈訊息,說是順德縣那邊招募種桑養蠶的蠶農,以及機坊的工人,給的工錢都不算少。他們在鄉下都是有祖輩傳下來的田土的,遷到別的地方種地,就要留在那裡,捨不得自家的田土,不如出去打段時間的短工,等高明縣那邊的政策寬鬆了下來再回去種地。

土地,不光是對於農耕民族最為重要的生產資料那麼簡單,有和沒有,或者說種地和打工之間,對於這些百姓而言便是有產者和無產者的區別!

無論是什麼年代,只要是一個認同私有制的時代,有產者總比無產者會多一份資源和底氣。能夠成為有產者,或者能夠保有有產者的身份,絕大多數人就不會將自身置於一個無產者的地位。因為,誰也不喜歡那等命運『操』於人手的感覺,哪怕是這世上根本就沒有幾個人有能力選擇。

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貧而患不安。

借短期的無產來規避嚴苛的政策,待政策寬鬆再行迴歸有產者的行列,逃荒自古而今多是如此。區別,無非在於是赤『裸』『裸』的叢林法則,還是奉行現行秩序的勞動致富,這也正是會否鬧出流民、裹挾、戰『亂』之類詞彙的緣由。

這些年,他們是受夠了戰『亂』的侵擾,絕計不想再過那樣朝不保夕的日子。可若是一直走下去,到了荷城那裡被官吏抓住了,遣送回了老家,到時候恐怕不光是稅賦那麼簡單了,徭役隨之而來不說,他們在這樣農忙的日子裡逃荒,所耽誤的時間直接就會導致秋日裡的顆粒無收。到時候土地保不住不說,怕是還要賣兒鬻女,才能把稅賦承擔下來。而餘者,則依舊要面臨著餓死的可能。

老者如是說來,那漢子亦是面『露』難『色』。前途渺茫,而且其他逃荒百姓多有沿著倉步水而行的,天知道這條路線會不會早已暴『露』了。這裡面需要他們顧及的事情很多,畢竟是事關族人命運的。然而,沒等他們想出個兩全之策來,倉步水下游的方向,一輛驢車,跟著一隊商鋪夥計打扮的漢子便趕了過來,直接便找到了帶隊的老人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丈,可是去廣州逃荒的?”

“這位掌櫃的,家裡吃不上飯了,實在沒法辦法的。”

“那倒不怕,老丈跟著我們走,咱們是順德縣龍江鎮絲織工坊的,東家都是廣州城的良善商賈,不怕告訴您,就連陳撫軍家裡也是投了銀子的,去咱們那裡做工,有吃有喝還有工錢拿。”

沒有跑去冒險,好事先砸在了頭上,老人和那漢子似乎有些不太相信,然而那帶隊的夥計卻一口咬定他們效力的龍江鎮絲織工坊是陳凱的惠民良方,知道高明縣不減免稅賦,因而給百姓們準備了一條生路。除此之外,他們更是已經買通了荷城那邊的官吏,並有船載他們渡過西江,連做工的合同都不用籤。

對此,老人和漢子依舊顯得很是猶豫,結果那夥計乾脆直接告訴他們,若是沒有他們出面,即便是到了荷城那裡,也會被本地的官吏遣送回去。有了這麼一句威脅,老人和那漢子反倒是不敢再多做猶疑,只得暫且應下了前往龍江縣做工的事情來。

不便行動的老人被扶上了驢車,隊伍緩緩而行,果不其然沒到天黑就趕到了荷城那裡。渡口有船早已準備好了,當著本縣官吏的面兒,他們戰戰兢兢的上了船,隨後任由渡船將他們運過了西江。

西江對岸就是龍江鎮的區域,早有人準備好了對他們的安置。這個家族的百姓與一些前幾日從新興縣逃來的百姓一起進駐了一個當地百姓基本死絕了的村子,村子周遭的桑樹林,以及那些田土,就將會是他們的工作地點。

“不是說機坊裡也招人嗎?”

機坊的工人的工錢要比種地來得更多,這些都是他們在船上時就已經問清楚的了。負責安置的夥計還在忙著登記他們的身份資訊,顧不上回答這些,倒是比他們早到幾日的一個新興縣的百姓接過了話茬兒。

“據說是要招的,不過不會太多,也可能暫時不需要那麼多人吧。”

話,說了幾乎等同於沒說,模稜兩可的一看就是也不知道詳情的。不過,這個說話的漢子倒是顯得很是樂觀,語帶輕鬆,拍了拍那個隨老人一同來的漢子的胳膊,大大咧咧的說道:“在這裡種地,總比被那些兵爺們抓去當輔兵,累死在軍屯裡面強吧!”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頁 章節列表 下一章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