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援信用最快的船送往香港,蔡誠的回信也同樣以著最快的速度返回。再一次的拜帖送抵,連帶著一封書信,門房大爺表示可能還要幾日才能見到縣尊,一如上次。但是這一遭書信遞上去,那知縣的臉色當即便不好看了。可是不好看歸不好看,知縣也沒有耽誤時間,當即便派人招了他們入府敘話,口氣也遠比上一次要和氣得多了。
“原來各位都是受了蔡員外之託至此……果然還是撫軍老大人想得周全,振興本縣的蠶桑、絲綢產業必定可以加速本縣的民生恢復……本官自然是全力配合的,若有刁民敢坐地抬價,或是橫加阻攔的,直接告到縣衙,本官定給他們個好看!”
知縣的身段很柔軟,來訪的考察團成員們自然也沒有不知趣兒的,當即便暗示自有一份孝敬送到府上,等日後賺了錢,自然也少不了知縣的好處云云。
一眾考察團成員出了縣衙,意氣風發是最少不了的。在中國古代,做什麼商人是最爽的,毫無疑問,自然是官商!
有著官方背景作為依仗,受到官僚基層的壓榨、受到地方豪紳的排擠都會少上太多,甚至是徹底消失不見。回想起當年承平的時候,有著王府、太監、錦衣衛、閣老以及各級地方官僚和軍方背景加持的商鋪,哪個敢去招惹的。而現在,他們也同樣走上了這條道路,有著粵海商業同盟的身份作仗,鄭氏集團的地盤上,還會少得了優待嗎?
回到客棧,前去拜訪的代表將情況娓娓道來,當即便引起了眾人的歡呼雀躍。接下來,工作要進一步的展開,回返廣州一趟,與其他會員說明情況自然是少不了的。
按照會規,會員有權決定是否參股投資,也有對貿易投資的知情權和保密義務,整個粵海商業同盟的會員都有資格,吃獨食是不被允許的。不過嘛,如今的訊息傳輸速度,送到潮州和瓊州,等他們做出了決定再回過頭來,黃花菜都涼了。而且,他們這些廣州本地商賈同樣也不希望將過多的收益分潤給其他地方的商賈,同籍貫的抱團兒行為還是不能免俗的。
“要不要把那些機坊主和順德本地的商賈也拉進來?”
“你就不怕把利潤分得太薄了?”
“我更怕日後在粵海商業同盟裡咱們廣州人勢單力薄,讓那些潮州佬和瓊州佬掌控了會議程序。到時候,咱們說不上話,損失得只會更多!”
為了長遠的利益,他們自然也是要吸納更多的人物入會。不過,粵海商業同盟是有著嚴格的入會標準和稽核期的,這些都是陳凱定下的規矩,他們無意修改,更沒有那個膽子去改上哪怕一個字。
不過,按部就班的開始佈局卻是少不了的,總要為了日後做打算,尤其是在這初起之時的積累期,就更是需要放眼未來才行。
順德的知縣、官吏們都是粵西文官集團留下的,不比陳凱的那些老下屬。但是,一份蔡誠的書信送到了,前者知道蔡誠的背景,更要唯恐陳凱不痛快,找茬兒扒了他的官服,此間也只得順著這支新興的商業集團的意願行事了。
粵海商業同盟是會員制團體,會員可以參股投資、管理和分紅,背後則有官方背景存在,自然是趨之如騖。這邊針對順德蠶桑、絲綢產業的入股在廣州城那邊率先開啟了。另外的一邊,廣州東部如東莞、新安等縣的香木生產,原本控制在尚耿二藩的份額也迅速被粵海商業同盟所瓜分,只等著香木到了收穫期便可以從農戶那裡進行收購。
設法繼續擴大生產,是當前的要務。廣州這邊的會員們率先行動了起來,瓊州的會員也還都在海上漂泊,但是重回了家鄉,他們也立刻就行動了起來——打通上下的關係,疏通供銷的商業渠道,聯絡舊有的貿易伙伴,收購田土、商鋪、工坊,等等等等,稱得上是一個不亦樂乎。
“這片地,還有那片地,連在一起修建廠房和倉庫。收購到的棉花和棉布暫且還都是存放在城裡的庫房,等這裡修建完成後再轉運過來。至於其他的,先不急,撫軍老大人不是說了,先期把基礎打下了,把聲勢造起來,擴大生產的事情不需要急於一時。”
“白老說的是,只不過,有會員表示,下面有棉田主在挑唆咱們的會員爭競收購。”
聞言,那個花白鬍子的老員外當即便冷哼了一聲:“告訴他們,會規寫得明白,咱們是內部統一定價收購,嚴禁內部競爭,一致對外。哪個混蛋敢窩裡鬥,那就是和會規作對,和撫軍老大人作對,老夫作為委員會的常務委員決不包庇!”
違反會規是要受到處罰的,最嚴厲的莫過於被驅逐出會,少了官商的背景,到時候光是重新回到那等受到官僚壓榨的日子就足夠他們受的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老員外的話鏗鏘有力,一點兒也不像是個年近花甲的老人。說白了,做了一輩子的商賈,在官吏面前低三下四,如今卻只需要走一遭便能得了官吏們的臂助,風光不提,這份優越自然也是要傳承下去的,家業自然會越加的興盛。
“咱們大舉收購,按道理來說各縣的棉花價格會上漲,也會刺激更多的百姓種植棉花。可是糧食的生產,怕是就要受到影響了。鄭府尊那邊……”
“怕什麼,不說咱們背後是撫軍老大人,就算只說這糧食,咱們這裡少了,就去安南那裡收購去,又不是第一次了。”
“安南那邊,怕是日後會管控得緊了吧。”
福建糧荒,陳凱從廣東調運糧食往福建,從安南收購糧食到廣東,數量上頗為不小,連帶著瓊州府的商賈們也多有入會的。然而,糧食收購得多了,安南那邊也不是多富裕,就在他們出發前往香港之前,據說是阮主和鄭主之間的戰事由於雙方地盤上的糧食價格高漲,以至於都被迫暫停了交戰。
此事,陳凱聽來在會上笑罵是神仙鬥法,凡人遭殃,瓊州府的商賈們作為其中重要的參與者,自然是最為明白這裡面的門道了。此間,擔憂不可避免,倒是那老員外卻完全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模樣,對此竟一點兒也放在心上。
“老夫活了一大把年紀了,就沒見過不偷腥的貓。到時候,銀子砸過去,還怕沒有人去撿不成?”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