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風小說網”最新網址:https://wfxs.app,請您新增收藏以便訪問
當前位置:微風小說網 > 歷史軍事 > 帝國再起 > 第三十四章 各方(二)

第三十四章 各方(二) (第1/2頁)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好書推薦: 鰥夫十六年 大唐風后 盛唐之刺遍江湖 異星蠻人傳 大宋第一提刑官 烈陽皇朝 一起扛過槍 羅馬奴隸主 回到大明當崇禎 亂世逐流 從秦末建立千年家族 抗戰烽火之護國系統 建安賦 帶著診所去穿越 模擬人生,從朱厚照開始 輪迴大秦之魂 末流屠夫 怒方釵 帝國再起 太子之爭

話,說得倒是硬氣,也立刻引起了在場的親貴們的一片附和之聲。不過,那些出言附和的大多也都是些吃父輩、祖輩蔭庇的角『色』,對於滿清的當前問題,尤其是八旗的窘境並非有多麼大的瞭解。更多的,還是沉『迷』於那些過往的輝煌和榮耀,那些建立在東亞各民族血淚上的輝煌和榮耀。

這邊附和聲連連,在其中,也有不少熟悉實務的,他們對於當前的情狀也是有著比較深刻了解的。

其實早在永曆六年,伴隨著西南明軍組織的大反擊,以及鄭成功在閩南的鏖戰,清廷已然感受到了來自於各大抗清勢力,亦或者說是漢人強烈的抵抗力度了。各地潛在的抗清人士開始出現了蠢蠢欲動的跡象,有的更是直接挑起了大旗與清廷抗爭。甚至,就連國外也有反響,比如說朝鮮廷臣認為清朝“危亡之兆已見”,日本原來對南明乞兵抱冷淡態度,“近來其議稍變,或有欲救之議。”

滿清自身核心人口基數的問題顯現,國內外的環境也在開始惡化,哪怕是打贏了周家鋪那一戰,也僅僅是遏制住了孫可望的進攻步伐。之於李定國針對肇慶的攻勢,也依舊只能採取守勢。

為此,清廷當即做出了針對『性』的應對策略。洪承疇出任西南經略,大力招撫鄭成功,這些都是最為明顯的東西。除此之外,他們在經濟上作出讓步,減緩部分抗清活動比較激烈的地區的經濟壓迫力度,比如順治十年四月分別免除湖南“寇荒”六、七、八、九年多達四年拖欠錢糧,及福建拖欠的錢糧,既是承認事實,也寓收買人心之意。

經濟壓迫緩解的同時,政治上他們也在釋放緩和的態度。侍立於一旁的累進世襲一等伯,提拔為內大臣,兼議政大臣、總管內務府索尼,其人乃是順治朝的首席大臣,順治的親信重臣,他很清楚的記得當李定國兩蹶名王的訊息引發地方『騷』動之際,清廷亦是毫不猶豫的下達了“自順治十年五月二十五日以前凡又嘯聚山林劫掠道路曾為土賊者,無論人數多寡,罪犯大小,但能真心改悔,自首投誠,悉準照曹四達子事例盡赦前罪”這樣打著寬恕的旗號來瓦解抵抗勢力的詔書。

甚至,清廷還打出提倡禮義忠恕的幌子,出人意料地表彰起李自成攻陷北京時殉君死難及順治元、二年間抗清死難的志士,這樣,既可表明朝廷為正朔所繫的內涵,又可從多方面分化抗清陣線。

歸根到底,這些都是當局勢不利之際清廷做出的應對之策。在這方面上,他們遠比明廷要靈活得多,花樣繁多,手段百出。更有甚者,他們在漢地尊孔、祭孔,打造一副正統王朝的架勢。而針對蒙古和西藏,則以崇信黃教作為紐帶,是為“興黃教,柔蒙藏”。針對不同的區域特徵,實行截然不同的施政策略。

當前的局勢,比之三年前更加惡劣,現在找不到陳凱的命門,那就只能儘快做出針對的策略,起碼要在明軍緩過勁兒來之前做好更加充足的準備才是。

“南贛、湖廣、江西、浙江四省都要加派部隊,多調一些北方的綠營兵過去,先確保了這兩地的防禦,再去考慮其他的東西。”

“陝西近年來的局勢有所緩和,可以抽調部分過去。山西那邊,自從姜鑲那漢狗完蛋了,也比較消停。還有直隸、山東和河南,也可以抽調一些。不過,不能太多了,否則震懾不住當地,也有可能讓漠南的那些蒙古人起了心思。”

“這事情,責成兵部去做就可以了。”議政大臣遏必隆不光是順治的親信,兩黃旗的中堅,其母更是努爾哈赤的女兒。他的『性』子不似鰲拜那麼激進耿直,也不似索尼那般的心思百轉,左右逢源,總有幾分謹小慎微的意思。但是,他的身份貴重,遠勝於同為議政大臣的鰲拜和索尼,在八旗親貴們面前說話的分量還是很有些的。

遏必隆隨口把此事定了調子,剩下的事情無非就是交給兵部的滿尚書噶達渾去處置、排程,至於兵部的漢尚書李際期,按照清廷的制度,不過是個伴食畫諾的擺設罷了,無非就是知會一聲,也用不著他去。

這邊,調兵的事情有了進一步的眉目,遏必隆便沒了繼續說下去的打算。然而,事情並不是那麼簡單的,還有些可能要擔著責任的事情,遏必隆沒有挑頭,鰲拜卻是坐不住了。

“皇上,鎮守廣東的平南、靖南兩藩覆沒,可是兩藩也都有餘部尚在。這兩藩該當如何處置,奴才以為還須得議上一議。”

鰲拜這話說出了口,大殿內先是陡然一靜,隨後便有一些八旗親貴跳出來指責尚可喜、耿繼茂這兩個奴才誤國,導致廣東淪入明軍之手,連帶著那朱馬喇也沒能落得了好。相比之下,朱馬喇那邊還有人為其辯解一二,畢竟都是滿洲八旗,可是尚耿二藩卻沒有一個說好話的,更有甚者很多為朱馬喇說項的直接將戰敗的責任全部歸咎在尚耿二藩的頭上。沒辦法,誰讓他們這幾年沒能解決掉陳凱,導致了李定國大軍東進之際,又跳出個陳凱來與其配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商議,幾乎是一瞬間就變成了控訴會。從尚可喜和耿仲明南下時收留逃人開始,那些對他們滿懷怨氣的親貴們就開了話匣子似的,一樁樁一件件的發洩起了他們對著兩個藩王的不滿。甚至,到了後來更有人去翻東江軍時代的舊賬,很是一個義憤填膺。

如此,確不是個商議事情的氛圍,順治對此已經與鰲拜、索尼、遏必隆等幾個親信商議清楚了,此間見得這般,乾脆直接乾咳了一聲,立刻便有鰲拜像護主的鷹犬一樣跳出來喝止了這些傢伙的牢『騷』滿腹。

“尚耿二藩對大清終究是有功的,這一點先帝早有明示。更何況,這個問題也不僅僅是這兩藩的事情,牽扯繁多,朕希望各位親貴能夠好好思量清楚了。”

此間,順治所指,在座眾人自然不會不明白。平南、靖南兩藩損失過於巨大,早已被打斷了脊樑骨,甚至就連首領都不復存在了。剩下的,無非是一些零零散散的角『色』,一般來說直接取締了也就可以了事了。可現在的問題在於,除了這兩藩,清廷內部還有如平西王、續順公以及一家子死得就剩下個女兒,但是麾下眾將尚在的定南藩,對於尚耿兩藩的處置有一個不當,很可能就會導致其他漢人實力派,乃至是各地的漢人武將們的集體『性』心寒。

如今,已經不再是那個八旗軍包打天下的時代了。經過了這幾年的抗爭,能夠生存下來的明軍,尤其是如西南明軍和鄭氏集團這樣的大規模的抗清勢力,軍隊戰鬥力上與八旗軍之間的差距已經越來越小了。這裡面有明軍實力的增長,也不乏有八旗軍的衰落,此消彼長之下,他們就更加需要依仗漢人的力量制衡,或者說是鎮壓漢人,即使所謂的以漢制漢。

順治的話引起了這些八旗權貴們的深思,即便是那些持“八旗無敵”論調的親貴們也或多或少的收斂了起來些許。商討開始漸漸的恢復理『性』,可是這麼理『性』起來了,問題反而是越來越多了。

章節報錯(免登入)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頁
隨機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