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南的碼頭上,民船、商船在漸漸增多,碼頭上也隨之熱鬧了起來。郭之奇下了船,乘著馬車入城,從馬車的車窗子裡亦可以看到城內的街巷兩側,沿街的商鋪已經開設了不少,內裡面東家、賬房、小工式的人物都在忙忙碌碌的,幾不得閒。
生機盎然是廣州城當下的主旋律,這方面的事情,陳凱是主持大局的,李定國也授意了負責廣州民政的金維新來配合,反倒是作為更高一級的官員——兩廣總督連城璧由於既沒有廣州城的民政權力,手裡面又沒有足夠多的廣州百姓用來插上一腳,於是不可避免的被排除在外了。
只能在廣州城裡幹看著,但是郭之奇在外之際,粵西文官集團必須留有足夠級別的官員保持存在感,使得他不得不坐困於此。郭之奇的回返,使得連城璧總算是有了喘息的機會,準備立刻啟程返回肇慶。
兩廣總督,初設之時是為了鎮壓兩廣瑤民、僮民起義,所以衙署便設立在了廣西的梧州,那樣可以更好的兼顧兩省的剿撫大局。百年之後,兩廣總督從梧州遷往肇慶,而後在崇禎朝一度遷入廣州,但卻很快就遷回了肇慶。等到了南明以降,清廷最初是將兩廣總督衙門設在廣州,前後兩任的佟養甲和李率泰都是在此辦公,而明廷方面的李成棟和杜永和亦是如此。
這樣的局面,歷史上是一直到了永曆九年,清廷才將兩廣總督重新遷回了肇慶,現在卻是沒有機會了。倒是連城璧那邊,卻還打算回到肇慶,設法在那裡向肇慶府以及羅定州等地的明軍、義軍發揮更大的影響力。
粵西文官集團之中,張孝起和周騰鳳要負責高州府、廉州府和雷州府的地方民政和明軍,而廣州、肇慶這邊,就得仰仗郭之奇和連城璧的協同合作了。
“那些弗朗機還在坐觀風向變化,並不肯出力,確是老夫把事情看得簡單了。”
沒有能夠在澳門那裡取得突破性進展,郭之奇難免會有幾分頹然之色。不過,很快的,隨著他向連城璧瞭解起了佛山那邊的進度,卻還是有了幾分欣慰。
“沒有紅夷炮就沒有紅夷炮吧,這是強求不來的。之前應允了殿下要提供軍需,佛山在手,那裡的鐵匠是足夠的,有了這批武器,也能說得過去。”
對於這方面,他們是做了兩手準備的。求助於外人不成,現在起碼還有一張底牌在手,也並非是全無勝算。
“需要蒐羅些有志於學習泰西學問的讀書人,要他們一起研究這些書籍。”撫摸著從澳門帶回來的那些書冊,郭之奇如是說來,但卻也不免對此產生些必然的憂慮:“就怕是,那些讀書人只想著做官,對此全無興趣啊。”
讀聖賢書,所謂何事,而今而後,庶幾無愧。這是文天祥的觀點,但是對於廣大的儒生而言,讀書的目的就是做官,而做過的途徑就是科舉,科舉所考的科目必須是儒家經典,這都是天經地義的東西,就算是郭之奇也不會覺得有什麼不對的。中土的世道人心從來是如此的,除非把科舉的內容改成西學,這倒是必然會湧現出大批的科學技術人才,但是這麼瘋狂的念頭,郭之奇自問是絕對不敢生出來的,更別說是廢除科舉了,那才是取死之道!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利益驅使,如何能夠趨之若鶩。郭之奇在回來的路上已經想過了很多,但卻始終沒有一個系統化的辦法。對此,也只能說是身體力行,僅此而已。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希望老夫能夠帶動起一批讀書人學習西學,這幾年想想,徐子先是對的,陳凱在潮州雖說也沒有明確的打出旗號來,但卻也是照著徐子先的辦法做的,現在潮州的製造局,想想都覺得可怕。也許,朝廷是時候該師法泰西,以致夷狄了。”
親自去澳門看過了,郭之奇表面上收穫不多,但卻不可否認的開拓了眼界,這其實就是最大的收穫。此間談及,連城璧尚且有些不解,至少與他看來,澳門那邊也就是紅夷炮什麼的比較有用而已,其他的也沒聽說有什麼來著。
對此,郭之奇乾脆將他的見聞一一向連城璧言及。卜加勞鑄炮廠的火炮鑄造,澳門的水力機械,以及他從那些書籍上得到的似懂非懂的知識,也很快便吸引了連城璧的注意力。二人如是說來,等到告一段落時已經過去不知多久了。直到這時候,需要時間沉澱一下知識的連城璧才向郭之奇報告起了近幾日來廣州發生的相關事宜。
“陳奇策那邊,四年前就已經與陳凱穿一條褲子了,老夫本也沒有指望他能夠站在咱們這邊,這一遭倒也不出意料。至於那個什麼紀念碑,老夫下船時也看過了,無非是繼續保持他在那些廣州本地人當中的影響力的故技罷了。那也是振奮世道人心的正道,咱們學不來,也不能攔著,由著他去做就好了。”
話,如是說來,連城璧對此亦有同感,亦是點頭示意。二人相談良久,五臟廟那邊早已是不滿了,相視一笑,便讓下人去準備吃食。可是這邊剛吩咐過了,未及再度開口,郭之奇卻猛地想起連城璧剛剛提及的事項中的一個細節來。
“如白,你是說,陳凱是給陳奇策補貼了,擺在明面兒上給的?”
“是啊,一個百姓給了二十斤的糧食。對了,前幾日還有幾個將帥也想要這補貼,與陳凱大吵了一架來著。”
這事情,連城璧早已知曉,聽到的也都是粵西將帥對於陳凱的不滿,便沒有當回事。哪知道,此刻言及,郭之奇卻是臉色陡然一變,端就是一陣煞白,幾無人色。
“壞了,這是陳凱的圈套,咱們大意了!”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