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不愧是陳撫軍啊。”
“是啊,若是國朝多幾個,哪怕是多一個陳撫軍這樣的,也不會淪落到現在這幅田地。”
“這是太祖高皇帝憐憫漢家百姓,故而降下的能臣,小老兒瞧著大明中興也是有望的嘍。”
“……”
從來,站在不同的位置,一事總能引起百般思緒。廣州百姓、香港百姓、往來客商們的心思多有不同,但是對於未來的樂觀情緒卻是佔據最主流的,幾乎將那些悲觀的情愫都擠得無處可站了。
下了船,百姓們在本地吏員的引導下前往大軍使用過的空閒營區。比之當年只用簡單的樹木搭建起來的營區,眼前的所在卻是有著夯土圍牆,邊上、角上建有敵臺、角樓的所在。步入其間,先是大大的校場,後面便是整齊的營房,雖說只是竹木結構,而非青磚瓦房,但是比起他們當年住過的帳篷,卻終究是一處擋風存暖的所在。
校場的點兵臺上,一眾明軍簇擁著一個身材有些瘦小的將軍立於此處,百姓們至此,聽候訓話,卻是很快的就有人注意到了,這個瘦小的高階軍官似乎根本就不是個男人。
“我想起來了,那將軍,好像就是咱們廣州義勇的聶一娘,於水戰之中潛游刺殺虜師大將的那個小娘子啊。”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好像還真是啊,我的天老爺啊,這女人也能當了將軍,可不比那梁紅玉還要威風?”
“我呸,那梁紅玉說到底本就是個歌姬。聶一娘是咱們廣州本地教養出來的節烈女子,夫婿和兄長都是跟著張尚書殺韃子才殉國的,是忠良遺孀;後來韃子屠城,人家也敢拼命,現在做得將軍也是應該的。要我說,怎麼著也是個花木蘭、秦良玉!”
“……”
好似是發現了新大陸一般,原本還有些畏畏縮縮的百姓之中,這樁奇聞一旦傳開了,場面登時便熱鬧了起來。
站在點兵臺上,聶一娘只覺得好笑,倒是她身邊站著的一眾明軍將校士卒們卻氣得七竅生煙。旁的不說,他們的將主雖說是個女子,但卻是個敢和韃子兵親身肉搏的猛士,全然是靠著軍功才做到了現在的位置,哪容得這些山野刁民在此瓜噪。
片刻之後,鼓聲敲響,軍官們勒令肅靜,那些百姓們也漸漸的壓抑住了這般好奇,轉而開始好奇起了聶一娘到底會說些什麼來著。
“各位父老鄉親,本將香港城守協副將聶一娘。”女子清脆的嗓音傳遍校場,莫名的激起了在場很多百姓心頭的興奮之情:“本將與各位一般,都是廣州本地人士。當初婆家和孃家都住在永清門附近,可能也有父老是認識的。今日,本將就是代表陳撫軍在此接待各位父老,舟車勞頓,在此休整數日,便可返回廣州城故里。說起來,各位父老卻是比本將還要早一步呢。”
聶一孃的話很親近,喜悅之情,於此間迅速蔓延開來。懷揣著興奮,他們依舊是按照坊巷為單位入主營區。等到數日後,身體虛弱的漸漸緩了過來,得病的也大有好轉,再度登船,便是溯流而上,直奔廣州城。
永曆九年三月二十三,第一批寄居潮州的廣州百姓回返家園。艦隊緩緩駛入碼頭,百姓們在官吏的帶領下緩緩下船。
周遭的一切,似曾相識。與曾經或數載、或十數載、或數十載的記憶,與當年匆匆逃離時的回首,總是有著不謀而合的重疊。重疊,沉重的壓在淚腺上,背井離鄉數載,激動的熱淚噴湧而出。
“快看,看城牆上,是陳撫軍,是陳撫軍啊!”
一人驚呼,萬人注目,百姓們揮著手,向城頭上的陳凱歡呼著,陳凱揮手回禮,隨即雙手作勢壓了一壓,那些百姓們便很快的安靜了下來,期待著陳凱的聲音。
“諸君,四年前,我們在韃子的屠刀下逃離故土;三年前,本官曾許諾讓諸君能夠重歸故土;到了去歲,藉著西寧王殿下的虎威以及眾將士的拼死血戰,總算是得以收復這座天南重鎮。今天,便是重歸故土的日子。回家了!”
“回家了!”
“陳撫軍公侯萬代,殿下長命百歲!”
“大明萬歲,皇上萬歲,陳撫軍公侯萬代!”
“……”
噴發的熱淚中,歡呼如潮水般湧來。立於城頭,陳凱注視著城下歡樂的海洋,餘光側目,李定國似乎已經融入到了這份喜悅之中,開始憧憬著未來也同樣能夠榮歸故里,倒是郭之奇和連城璧,似乎是已經看出了些端倪,面色上總有著幾分怪異。
收起視線,重新將其投入到那片即將湧入城池的海洋之中,陳凱的嘴角不經意間浮現起了一絲笑意,一閃即逝。
“馬上,就會有十幾萬我的人進入城池。郭督師、連制軍,且看看二位到底怎麼與我爭這座廣州城吧!”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