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面的骨頭可能就未必會那麼好啃了。”
靳統武如是暗暗道來,王會的本部兵馬也已經趕到了清遠城下。清遠縣城大門緊閉,城上俱是清軍守卒,如臨大敵。
見狀,王會招來了一個剛剛剪了鞭子的降將,是個去年從北方調來的遊擊將軍,補到了東莞鎮的。江門一戰前,陳凱率軍進攻東莞,東莞鎮是嚴防死守得緊,等到廣州陷落,他們不敢倒向陳凱,乾脆就派人出城聯絡了李定國,開啟了小西門的城門。
“王大拿,下面就看你的了。”
“王大帥放心,小人與那清遠守將是熟識,這就去勸說其人歸附殿下,歸附大帥。”
點頭哈腰著,這個早在崇禎朝就從了軍,後來是闖來則降闖、清來則降清的綠營軍官下意識的就打了個千兒,隨後站起身來,在明軍的目視下,昂首挺胸的走向清遠縣城,彷彿此時站在他背後的不是什麼王會,而是大名鼎鼎的西寧王李定國似的。
李定國麾下的靳統武、王會二將統兵出發,陳凱這邊亦是分出了柯宸樞、沈明、蕭拱宸、黃興、陳堯策等統領六個鎮的明軍大舉向東。
不比新會、江門兩戰,李定國所部和粵西明軍已經趁勢佔據了新會、順德、高明等縣,在那期間,陳凱率領大軍也只是佔據了一個新安縣,就連東莞也沒有拿下。此番出兵,大軍兵分三路,陳堯策北上從化、蕭拱宸、黃興進攻增城,而後沿著增江水道繼續前進,奪佔龍門縣城。這兩部,是前出廣州東北的,而柯宸樞和沈明則帶著三個鎮的明軍直撲已經無人防禦的東莞縣城,隨後向惠州府城發起進攻——只要,郝尚久還沒有拿下那座府城。
郝尚久已經向陳凱輸誠了,所以陳凱也不打算在攻城略地的過程中耗費郝尚久所部的實力。配合出兵,一是表示一視同仁的態度,二來也是為了儘可能快的了結粵東的戰事,趕在永曆九年的春耕前重新實現地方的安堵。
大軍出動,自然也帶了不少降將,有他們前去說項,總能事半功倍。最起碼,這些城池,陳凱已經不打算一個個啃下來了。
尚可喜和耿繼茂的首級裝進了錦盒,送往安龍行在。集結於廣州城下的明軍如花開綻放一般向著廣州周邊的地區伸展開來。無論是梧州府、還是惠州府,或許都有著尚需一戰的可能,但是明軍斬兩王、破廣州的輝煌戰績已經傳播開來,尤其是在『潮』州府那邊,隨著『露』布飛捷的趕到,當即便化作了一片歡樂的海洋。
“廣州光復了,廣州光復了!”
正月裡,剛剛度過了新年,喜慶的氣氛尚未散去,西面就又傳來了好訊息。對於『潮』州百姓而言,這無疑是一場大捷,『潮』州是這支明軍經營最久的一塊佔領區,軍中也多有『潮』州子弟,明軍取得大捷,趁勢攻克了省城,原本盤踞『潮』州北部的郝尚久據說也已經接手了陳凱的招撫,轉而攻擊惠州府的清軍。
這樣一來,從永曆四年開始,處於福建、廣東兩省清軍夾擊之下的『潮』州府先是隨著漳州收復而擺脫了東面的威脅,現在廣州收復、惠州收復在即,擔驚受怕了多年,總算是成為了腹地,哪怕是北面其實還在與清廷的控制區接壤,但是主要威脅方向已經消失了,就總算是可以松一口大氣了。
百姓為了可以安然度日而歡愉,本地的讀書人則連忙開始鑽營了起來。一戰得勝,廣東大局已定,就算是要和其他明軍分潤,能夠落到手上的府縣城池也絕計不少。那些,可都是現成的官缺兒。
尋常讀書人還在焦急著,巡撫衙門的那些贊畫們也不見得能輕鬆多少。幾年下來,陳凱的習慣他們是知道的,比較喜歡使用那些有經驗的官吏去做事情。如他們這般,皆是在巡撫衙門辦事多年的,外放的例子不在少數,於『潮』州府、於瓊州府、於漳州府和泉州府,更在於如今的整個福建,哪個府也都少不了他們這樣的人物的身影。
比之缺乏獨立文官系統的李定國所部,鄭氏集團從來都是獨立發展起來的,以陳凱為首,如葉翼雲、陳鼎、馮錫範、潘庚鍾、盧若騰、沈佺期、楊英之流的文官已然是自成系統。除此之外,還有鄭泰之流從事海貿的人員,可謂是人才濟濟。如這些巡撫衙門的贊畫們,他們除了在巡撫衙門辦事之外,其實在這裡也有著儲才的用途,等到需要時便直接外放出去。這就像是鄭成功的儲才館,區別無非是內裡的人物有著科舉功名的等級和士林名望,以及外放後的官職高下而已。
又將會有一批人被外放出去,這已經是定局了。不過,誰去誰不去,委任的所在如何,這都是需要提前鑽營的。那些在簡在陳撫軍之心的,自然是可以坐等大好位置,有機會在更大的舞臺上發揮才能,而那些不甚起眼兒的,就得更加努力,起碼要在負責甄選的官員那裡混個臉熟,哪怕他們現在也還不知道具體是誰來負責。
對於『潮』州百姓,大抵也就是這個樣子了,最多也就是那些廣州佬走之後的熟田分配,可能還要再下些功夫。而對於寄居『潮』州的廣州士紳百姓而言,當年的廣州大屠殺,很多人都有親朋故舊不知所蹤了,是死了,還是失蹤了,沒有人知道,對於造成這一切的尚耿二藩自然是憤恨非常。
現在仇人授首,自是快意已極。但是,更重要的還是在於回家二字,這對此刻的廣州百姓,乃至是對於中國人而言,其分量之沉重,從來都是不容小覷的。
“約期三年,三年之內就真的收復了廣州。陳撫軍言必行、行必果,這才是真英雄!”
先定個小目標,比如1秒記住:15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