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二十九,新會城下的盛宴正酣,在十月中旬才趕來匯合與大軍匯合的陳凱所部明軍則已然開始拔營離去了。
驃騎鎮、鐵騎鎮、前衝鎮、後衝鎮、中權鎮以及撫標分批登船,陳凱是到了最後與撫標一起啟程的。官場的禮節,李定國和連城璧總是要來相送的,只是抵達碼頭,見到陳凱之時,李定國對於陳凱的離開已然是不置可否,倒是連城璧卻還板著一張臉,似有鬱結尚未紓解。
“時間緊迫,諸君無須再送了。”
拱手一禮,陳凱轉身登上了江美鰲的旗艦。撫標盡數登船,大軍也在此間的友軍的目視之下駛離了新會城南的這一座軍用碼頭。
“殿下,這個陳凱實在太過不受約束了!”
原本郭之奇已經選擇退避了,此間總算是實現了李定國所部大軍、粵西明軍以及粵東援軍之間的聯手。奪取新會,三方有著多麼融洽的配合倒也算不上,但是連城璧自問也已經是懷著相忍為國的原則,既可以聽從指揮,也可以出言相助,為的就是確保這一次收復廣東的軍事行動能夠順利進校
合作的成果,自然是明軍沒有付出太大傷亡,也沒有耗費太多的時間便拿下了新會縣城,同時收穫了此間的民心以及士紳階層的支援。
這是一個極好的開始,對接下來的合作勢必會起到極好的榜樣作用。然而,就在這時候,陳凱竟然率軍獨走,要去自行攻城略地。
久在官場,連城璧是見慣臉爭的,對此算不得太過意外。可是這一次已經有了合作的基礎,前兩日拿下城池時王興還過那個打死老虎再分肉的故事,現在尚可喜那頭老虎還沒怎麼樣呢,最多也就算是個受了些傷罷了,陳凱就迫不及待的想要獲取更大的利益。這樣的鼠目寸光,實在讓他無法相信會發生在陳凱的身上。
在連城璧看來,陳凱這個饒眼裡、心裡依舊充斥著鄭氏集團這個團體的利益,而非是大明江山。這,倒是與他們一直以來看待鄭氏集團,看待鄭成功以及陳凱的舊看法暗暗相合,或者是一模一樣。
“這人,實在上不得大雅之堂。”
連城璧很生氣,粗重的呼吸聲中,道不盡的卻是對這些的隱忍與合作卻不能喚醒陳凱的相忍為國的憤慨。此間已經無需贅言,與李定國道出了這話,他也不等李定國的回應,冷哼了一聲,便拂袖而去。
兩廣總督轉身離去,他節制的那些粵西明軍將帥們也紛紛向李定國道別,各自回營。大軍還需要時間休整,以及重新鞏固新會這塊兒剛剛入手的控制區,如此才能確保此間能夠在接下來的戰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眾將各有各的忙碌去處,連城璧也是隻能用一個不可開交來形容。李定國看著眾將離去,又看了看早已拔錨遠去的艦隊,苦笑著搖了搖頭,也是一個無可奈何。
“殿下無憂,不是還有陳撫軍的書信呢。”親眼看著這一幕發生,金維新上前低聲提示,旋即話鋒一轉:“連制軍他們與陳撫軍的矛盾不是一日兩日了,殿下也不必為此作太多分神。所幸連制軍和陳撫軍都不是那種為了一己私利而不惜敗壞國事的人,只要大局不受影響,就夠了。至於以後,那也是以後的事情啊。”
話出金維新之口,聽在李定國的耳中,自又是另一番的滋味。他與孫可望的決裂,是大西軍內部扶明派和自立派之間的矛盾所致。孫可望還是照著其人原本的計劃走下去——軟禁子、架空朝廷、扶植黨羽、兼併其他明軍勢力。而他這邊,則要與永曆朝廷聯手抗衡孫可望的野心,同時再實現與鄭氏集團的協手。倒是這兩年的廣東攻略,進行到了今這個份上,軍事層面和政治層面的意義哪一個更加重要,就連他自己也已經不清楚了。
現在的情況,已經這樣了。李定國當然明白金維新的話中有話,對於這兩方盟友之間的矛盾繼續放任,在他而言也確實可以左右逢源,獲取更大的利益。但是,這並不符合他的風格,總讓他覺得是從心眼裡就份外彆扭,甚至是噁心的。
“這種事情確實如金先生所言,並非一時半刻就可以化解得掉的。還是先行設法拿下廣州,有什麼事情等這個目標達成了再吧。”
“殿下英明。”
李定國一臉的無可奈何,很快就被接下來的軍事部署而沖淡。按照計劃,大軍是要北上奪取高明、順德、三水三縣,拔除掉清軍在廣州西南的遮蔽和釘子。這些地方,李定國都沒有親自到過,但是粵西明軍最不缺的就是熟悉地理、地形的本地人,這段時間以來,細作也始終沒有停止對周邊情狀的蒐集,不斷的送到李定國的案前,使得他對於這廣州以西、以南地區的情況可謂是瞭如指掌。
“如果我是尚可喜那逆賊的話,新會失陷,高明守與不守也就是那麼一回事兒了。關鍵的,還是在於三水和順德這兩處。”
陳凱的九千戰兵離開此處,對於此間的明軍實力的下降是必然存在的,但若是達到了何等的地步,諸如猛將銳卒盡去之類的法,卻也是未免過於誇張了。李定國本部兵馬四萬有餘,粵西明軍也有兩三萬良莠不齊的各部大軍,所以李定國才敢號稱二十萬席捲粵西。這裡面,最少也有四五萬的戰兵,這樣的數量級,之於清軍也絕非能夠輕率抗衡的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大軍參與圍攻的不多,新會即下,李定國當即便調動了幾支養精蓄銳良久的部隊分赴各線戰場。廣州西南方向,戰火迅速的席捲開來。遠去的陳凱所部,已經消失在了他們的視野之中,甚至即便是看得到,現在也沒有太多心思去理會了。
如此,乃是人之常情,畢竟人總是習慣性的注意身邊的事物。對於陳凱的這支大軍而言,亦是如此。
艦隊是分批出發的,但是並沒有急於趕回香港。離開了新會縣城西南的那處碼頭,艦隊確是一路向西,穿行於珠江三角洲的水道之中,奔著零丁洋的方向而去。但是,行至半路,作為先鋒的前衝鎮和鐵騎鎮便下了船,隨後更是直撲不遠的那座香山縣城。
這時的香山縣,包括後世的中山盛珠海市以及澳門特別行政區。澳門在此時確已經為葡萄牙人所控制,但是真正的割讓還是在清末時老大帝國的假面為堅船利炮撕破之後的事情,在此之前,無論是明清,香山縣衙都對澳門有著行政和司法方面的權利。
大軍直逼的香山縣城,就在於後世的中山剩更名,乃是紀念那位推翻滿清的革命黨領袖和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