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崩法!”
“無錯,正是放崩法!”
哪怕是二十四磅炮,一炮也不可能直接把廣東第三大城的新會縣城的城牆轟成這樣。只有一個解釋,那就是陳凱早前就已經在城下埋好了炸『藥』,而那一炮不過是訊號罷了。
回想起方才,陳凱開口向其表示即將有奇蹟發生,那時候,李定國就已經注意到了攻城部隊那邊的旗幟揮舞。現在想來,那旗鼓手雖然與一輛衝車距離不遠,但是離得那隧道口卻是更近的,顯然是從隧道出來,向陳凱表示一切準備就緒的。
李定國的斬釘截鐵,陳凱回應得亦是理直氣壯。這種法子,起來在明時已經不乏有人使用了,只是成功率很低。所以,攻擊城池,無論明清總還是喜歡用冷兵器時代的戰法,玩些高科技的東西也基本上都是紅夷炮轟塌城牆。
這種技術在這個時代並非不存在,但是並不成熟。陳凱很清楚的記得,鄭成功進攻漳州府城和長泰縣城,都曾有過使用放崩法,結果沒有挖到地方就引爆火『藥』,結果只是在地面上炸出個坑的笑話。
為此,他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些東西。其實,從原理上也不難理解——掘進至城下,封死口子,用土木磚石加固。用引信點燃火『藥』,火『藥』爆燃,瞬間產生巨量的氣體。如此巨大的壓強勢必要釋放出去,那麼方向自然是上下左右前後這六個方向中最薄弱的一個,而拋開大地和經過了專門加固的封口,那麼地面的方向,向上的方向自然也就是唯一的破綻,哪怕是上面還有著個城牆也無法封堵住如此壓強的巨大能量。
但是,這裡面需要注意的細節很多。比如火『藥』埋藏點是否位於城牆之下,比如挖掘過程耗時耗力,比如隧道由於不通風所以只能挖掘較短的隧道,不能過長,比如隧道中不能過於『潮』溼,以免導致火『藥』受『潮』無法引爆,再比如引信……
需要注意的細節實在不少,所幸的是,李定國的『穴』攻雖然沒有奏效,但是替陳凱卻解決了一攬子的問題。甚至,由於李定國的失敗,由雲龍封死洞口時也勢必要封得嚴絲合縫,厚實堅固,同樣幫了陳凱一個大忙,由此才誕生了此刻的大爆炸。
至於早前的炮擊城牆和控制節奏造成更大的殺傷,無非都是障眼法罷了。就像是陳凱僅僅在昨夜派遣了一支真的爆破隊進入隧道,其他的幾條則都只是一群明軍依照命令在裡面活動好引起注意罷了。因為,如果只是一路有人,那麼城內必然猜到是爆破,但若是各路都有饒話,那麼按照一個正常饒習慣『性』思維,就勢必會聯想到更大前李定國的展開的『穴』攻作戰,認定陳凱炮擊城牆和控制節奏是為了給下面的掘進打掩護。
這裡面的算計,李定國只在看到了城牆被毀的現狀的那一瞬間就已經徹底想明白了。此刻向陳凱喝道,不僅僅是確定和肯定,更有著驚歎、讚賞間雜其間。
不過,時間不等人,此時此刻,依照早前的命令,一旦碎石雨結束,已經行了一半的攻城部隊就須得放棄攻城器械,全速衝向豁口。現在那些明軍已經依命發起衝鋒了,陳凱當即向李定國拱手一禮。
“下官乏了,後面的奪城和巷戰,還是有勞殿下『操』持得好。”
這時候,陳凱歸還了兵權,不只是李定國為之一驚,就連始終李定國另一側發呆的連城璧也反應了過了。
明軍此番圍攻新會的部隊很是不少,有李定國本部的四萬大軍,有粵西各部明軍、義軍的部隊,還有陳凱的那近萬援兵。但是這一遭排兵佈陣的是陳凱,他並沒有調集過多的本部兵馬只有一支撫標而已。其他的,大多是李定國的部隊,還有不少粵西明軍的部隊。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使用放崩法破壞城牆,陳凱肯定是早有成算的。這時候,按照正常的情況,陳凱更應該調集本部大軍為主力,其他明軍為輔助。如此,既可以如臂使指,又可以確保最大的功勞落入掌中,這才是不同派系一同執行軍事任務的最常見情狀。
就像是當年堵胤錫組織忠貞營進攻長沙,何騰蛟未免與他不同派系的堵胤錫和忠貞營獲取大功,便以督師的身份在圍城戰最關鍵的時刻將其調走,派上了自己的人馬繼續圍城。現如今,陳凱是有指揮大全,就連李定國都已經表態了願意聽從其饒指揮,他卻還是如此行事。顯然,陳凱很清楚這些明軍在城下鏖戰數月,很坦然的將奪城的功勞送給他們!
“竟成啊,你真是個怪人。”
這話,李定國道出了連城璧的同感,畢竟,接風宴的站隊已經發生,陳凱向李定國的部將示好是正常的,但是此間卻還有大批的粵西明軍。
此時此刻,李定國嘆了口氣,倒是陳凱卻哈哈大笑了起來:“國姓也這麼,他還過我應該找個郎中好好看看才是呢。”
當年力辭『潮』州知府的舊事被陳凱翻出來自嘲,聽到這話,李定國亦是不禁莞爾。不過,他同樣很清楚時間緊迫,連忙下達軍令。頃刻間,只見得那書著西寧王的帥旗前壓,震的戰鼓轟隆隆的敲響,方才還舉著門板的明軍直接拋下了這些用以防禦的物事,長槍斜指,長刀出鞘,大踏步的向著新會縣城的方向殺去。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