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崩法?”
“非也,是挖掘地道入城,配合正面強攻。”
這一手,是李定國在肇慶之戰中用過的,陳凱一度還以為是掘進爆破呢。不過,那一次李定國的戰法確實給了肇慶守軍以極大的防禦壓力,『逼』得許爾顯不得不請來了尚可喜的大軍。現而今,新會的水陸交通都已經被圍得密不透風了,尚可喜哪怕是得到新會撐不下去的訊息,想要出兵援助,也只能是更早的與明軍主力決戰,而且是在明軍的控制區。
起來,放崩法,鄭成功倒是玩過幾次,比如漳州、比如長泰什麼的,就是每一次最終都是以還沒挖到城下就引爆,僅僅是在城外炸出個大坑作為收尾的。對此,陳凱曾仔細琢磨過,不過也沒有機會付諸於行動。倒是李定國的這種相對原始的手法,他卻是沒見過的。
“原始的不代表一定是落後的,落後的不代表一定是無用的。”
如是想來,陳凱乾脆將視線繼續延伸。所見者,遠處的城牆高聳,具體有多高不好,但是乍看上去似乎與『潮』州府城是有一拼的。
這座縣城,最早夯築於元末,是座夯土城牆。到了明初洪武年間,改用磚石砌築,是為舊城。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再兼沿海地區遭受海盜襲擾,成化年間以及萬曆初年,由當地官府主持分別修築了子城和外城。舊城、子城和外城合為一體,長1370丈,開七門,在廣東乃是僅次於廣州府城和『潮』州府城之下的第三大城池。
前兩座,陳凱都是見過的,而且都有著莫大的淵源。不過,這兩座城池,一座是在陳凱眼皮底下丟的,他能做的也只是挽回損失;而另一座,倒是他親手奪下來的,就是手段不怎麼堂堂正正,起碼車任重到了閻王爺那裡估『摸』著也是免不了要喊上句冤枉的。
這第三大城池已經矗立於他的眼前,視線逐漸從那份高聳和堅固上收回。所見之處,城牆外修有護城河,護城河與明軍戰陣之間的土地上,梅花樁新舊層疊,大多是破損不堪的,只有臨近護城河的還要稍好一些。而更加顯眼的,則是地面上的一處處坑窪不平,一輛輛殘破的攻城器械,更有著一具又一具的屍骨就這麼丟在那裡,為後來者詮釋著此前一次次的進攻不利。
吳子聖和王興在六月到九月間展開過幾次攻城作戰,均已無功而返告終。李定國到了,也曾發起過正面猛攻,結果不言而喻。到了這一次,李定國事先準備數日,顯然是等著土工掘進。正好這幾日陳凱到了,現在也能親眼見識見識。
“殿下,各處隧道皆已經挖掘到了夯土層。”
到了夯土層,那就是挖掘到了城下。李定國點零頭,隨即帥旗前壓,震的戰鼓敲響,大軍推動著攻城器械便緩緩的向前進發。
熟悉的一幕開始復現眼前,陳凱記得第一次親眼看著攻城作戰,那還是當年明軍北上剿滅大埔縣的土寇吳六奇和江龍二人,當時是兩個土寇一城一寨呈掎角之勢,明軍同時發起進攻,陳凱就曾親眼看著鄭成功指揮戎旗鎮攻城。
那般場景似乎又回來了,無非是換上了李定國的旗號。衝車、望臺緩緩推進,雲梯緊隨其後。甫一進入『射』程,清軍城頭上的炮火便展開了對攻城器械的炮擊。
大多是從左近呼嘯而過的,但也有一些命中了攻城器械,有的被破壞了結構,有的則造成了人員傷亡,更有的是兼而有之。這種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距離的不斷拉近也在呈現不斷增加的趨勢。
不過,明軍不會始終被動挨打的。推近了百米,明軍望臺上的『射』手開始展開還擊,清軍城上當即便是一片突如其來的傷亡,針對那些攻城器械的攻擊的力度也不可避免的削弱了不少。
早前幾次攻城作戰,明軍伐木填壕,已經填平了不少的護城河段。此間進攻,衝車便可直抵城下。沒過多久,撞擊城牆的悶響便隱約傳來。而在這一聲聲的悶響的同時,雲梯早已搭上了城牆,明軍的銳士舉著盾牌便攀附其上。
吶喊著、廝殺著,明軍有條不紊的展開著冷兵器時代式的正面蟻附攻城,清軍那邊也在不斷地轟擊著、焚燒著明軍的攻城器械,設法殺傷著明軍計程車卒。一切都與早前見過的似曾相識,陳凱並沒有在這上面傾注太多的注意力,因為他很清楚,這不是關鍵。
攻城展開,給予守軍的壓力越來越大。這邊,各處隧道也在不斷地彙報著他們的進度,很快的,一聲聲急報傳來,是隧道已然挖通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果然是早有準備。”
按道理來,隧道低於夯土層,自然也就低於城內外的地面更多,明軍掘進入城,過了夯土層後是要斜著向上挖掘,挖出一個或是幾個城內的出口出來。此間既然是挖通了,清軍顯然是在城內挖掘了壕溝。對此,李定國波瀾不驚,似乎對此早已預料,只是點零頭,陳凱視線之中,便有幾隊手持雙刀、披氈銑足的漢子就直接衝入了隧道。
陳凱知道,那些人是羅羅,西南明軍中用以摧堅破陣的健鬥之士。地道內的情況陳凱是看不到的,但是可以透過不斷送回的戰況報告加以分析和聯想,便能知曉那裡到底正在發生著什麼。
早前幾日,清軍就已經注意到了明軍的土丘,李定國知兵善戰,城內的守將,諸如由雲龍、吳進功之流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將,當然明白那到底是些什麼。
城頭的攻勢正猛,清軍竭盡全力的抵抗著明軍的蟻附攻城。這時候,明軍的隧道挖進了清軍在城內準備的壕溝,雙方甫一見面,當即便展開了混戰。如此,明軍理所當然的把羅羅派了進去,力爭有內部突破清軍的防禦。哪怕是最差的,也要給予清軍更大的壓力,使其顧此失彼最終為明軍壓垮。
羅羅們持著雙刀奮力血戰,清軍一度被打得節節敗退。哪知道,片刻之後,清軍從壕溝上方調來了一批使用肇慶之戰時尚可喜專門用來破羅羅的鉤鐮長矛,居高臨下的便從上方發起攻擊。遭受兩個方向的夾攻,對手的武器還剋制他們的發揮,羅羅們的兇猛攻勢很快就再無法維持下去。
視線所及,一個明軍軍官倉皇的從最近的隧道跑了出來,一路直奔到李定國馬前。到了這個份上,陳凱已經不需要再繼續猜下去了。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