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礪和劉之源都是征戰沙場多年的宿將,戰場經驗之豐富,絕非是那些明軍將帥所能比擬的。此刻清軍攻勢受阻,進展遲緩,處於防禦的那一邊更是即將面臨著更大規模的攻擊。二人僅僅是對視了一眼,無需言辭,劉之源便立刻轉身,招來了三個牛錄到施福、馬進寶那裡壓陣。而他們這邊,則已經很難在加大兵力的投入了,只能寄希望於施福和馬進寶能夠多堅持些時間,起碼堅持到他們破陣為止。
漢軍旗的援兵抵達,兵力雖少,但卻極大的鼓舞了那些綠營兵計程車氣。明軍一時間無法實現有效突破,而清軍那邊也同樣是如此。
這顯然不是什麼好事情,倒不是明軍的兵力更為佔優那麼簡單,而是因為金礪已經把除了騎兵外的絕大多數部隊都投放在了戰場,而明軍那邊的戎旗鎮則還在列陣前進的路上。換言之,他已經沒有了實現快速突破的可能,甚至連預備隊都已經沒有了!
“把楊提督叫來。”
楊名高還在指揮著福建提標維繫漢軍旗的兩翼,但是面對明軍的猛烈反擊,他們也同樣是顯得招架無力。這源於小盈嶺一戰的舊傷尚未痊癒,部隊新兵太多。而此時,他也正在焦急的時刻,卻為金礪傳喚了過去。
“楊帥,你是個漢軍旗人!”
這身份是毋庸置疑的,也是人盡皆知的,金礪說得斬釘截鐵,楊名高對上居高臨下的目光,口乾舌燥,強嚥了半口空氣過後,便立刻應了下來。
接下來,提標開始重新接管戰場,楊名高給出的理由的漢軍旗的攻勢受挫,需要暫且退下去重新調整進攻方向。而明軍這邊,幾近苦戰,也已經露出了些許疲憊,反撲的力度也要小於預期。
這邊的戰線還在重新調整,金礪和劉之源則焦急的注視著明軍左翼那邊。在那裡,戎旗鎮的大軍越來越近,施福和馬進寶的清軍已經瀕臨崩潰,甚至就連那三個牛錄的漢軍旗兵也都親臨第一線與明軍激戰。
那裡的戰線怕是維繫不了多久了,這樣的心思剛剛冒出,豈料遠處的一陣驚呼,馬進寶所部竟率先崩潰,連帶著施福的部隊也受到了波及。
“沒時間了,快撤吧!”
劉之源想得明白,金礪何嘗不懂。二人默契非常,劉之源當即抽調了近半的騎兵出擊,前去騷擾明軍的左翼追兵,而金礪也立刻下達了撤退的命令。
清軍騎兵四出,沒有投入戰鬥的漢軍旗以著牛錄為單位,在騎兵的掩護下節節且戰且走。他們是打老了仗的了,這方面的經驗也遠比其他清軍來得更加豐富。此刻有秩序的陣前撤退,福建提標以及那些尚未與明軍脫離戰鬥的漢軍旗牛錄卻立刻陷入到了明軍的圍攻之中,尤其是那些深入營壘的清軍,再想要退出來談何容易?
明軍很快就在兩線皆取得了壓倒性的優勢,清軍潰敗已成定局。倒是那金礪和劉之源,憑著騎兵的數量加質量優勢,很是親自帶隊的衝殺了幾輪,好不容易的才擺脫了明軍的追兵,但是隨行的三支綠營兵卻只能自求多福了。
戰鬥打到了現在的這個份上,其實從一開始就與歷史上的那次鳳巢山之戰有著截然不同的區別。
那一次,鄭成功圍困漳州數月,兵鋒已顯頹勢,不過在清軍針對左翼的首輪進攻之中卻還是擊潰了對手。奈何待到清軍收斂潰兵,轉而攻打右翼之時,明軍火器齊射,突然卻刮來了一股大風,使得硝煙將明軍陣線籠罩。視線受阻,清軍當即派出騎兵突擊,席捲明軍右翼,明軍且戰且退,但是等到收斂潰兵之際,卻還是落了一個損兵折將的結果,包括右提督黃山、禮武鎮陳俸、右先鋒鎮廖敬、親丁鎮郭廷、護衛右鎮洪承寵等大批高階將領陣亡。
但是這一次,那股突如其來,使得清軍“又一次”贏得莫名其妙的妖風不曾出現,其原因在於交戰的時間提早了一個月,且地點從漳州的鳳巢山變成了泉州的鐘厝。導致其改變的最重要因素,則是鄭成功實現了對漳州府城的快速攻陷,以及陳錦在福建戰局加倍惡化的情況下的提早遇刺。
至於鄭成功之所以能夠快速的攻破漳州府城,究其原因還是那幾門副銃導致了明軍攻城火炮的規模化。更加在於,某個始作俑者在去年年底的時候竟然還做了一個不經意的示範……
戰後,雙方均表示在此取得了大捷——清軍方面,平南將軍金礪聲稱陣斬明軍禮武鎮總兵官陳俸,打傷明軍中提督甘輝、右提督黃山、親丁鎮總兵官郭廷、左先鋒鎮總兵官柯宸樞在內的大批將領,斬殺無算;而明軍這邊則宣稱擊退了八旗軍的猛烈攻勢,擊殺包括福建提標副將韓尚亮、漢軍鑲黃旗甲喇章京鄧長春、漢軍正藍旗牛錄章京王國輔、漢軍鑲黃旗牛錄章京秦繼武在內的大批中高階將領,激戰和追擊共斬首不下三千,俘虜、繳獲無以計數。
鍾厝之戰最終以明清兩軍解除接觸,清軍退出戰場,撤往興化府休整以宣告結束。從雙方的宣傳上看,這無疑是一場“雙贏”的戰役,雙方均取得了輝煌的戰果。至於事實如何,單看清軍丟下大批綠營倉皇退兵,以及明軍沒有進一步的向興化府方向進軍就能夠看出來,其結果無非是兩敗俱傷。
金礪那邊已經連夜寫了請罪的摺子,請求清廷立刻補充漢軍旗的損失,同時調派浙江、江南的大批精銳綠營南下助剿。這無疑是需要大量時間的,而鄭成功那邊則顯得簡單多了,活下來的將士獲取了大量的戰鬥經驗,戰鬥力直線攀升,陣亡的則直接從那二十八營的後備部隊裡抽調,儘可能快的補充損失。
雙方都還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來舔舐傷口,而鄭成功在戰後更是連續下達命令,有關於撫卹的、有關於按照大敵賞格進行戰功賞賜的、更有晉升柯宸樞為左提督的升賞。當然,這也同樣少不了要向朝廷報功的,因為桂林大捷的訊息前不久經廣東已經傳到了軍前。
“讓沈中丞帶著他的那些救護兵過來。另外,給陳總制回信,就說他的計劃,我同意了——照著現在的情況來看,下半年再想有大動作,就得看廣東那邊的了。”
喜歡帝國再起請大家收藏:()帝國再起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