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若說對陳凱聲音之熟悉,即便是鄭成功只怕也未必及得上施琅。此一聲驚呼響起,施琅及其隨行眾人登時色變,隨即慌忙的看向四處,河邊的蘆葦叢、另一側的樹林,卻似乎並沒有什麼動靜似的。
“施將軍還能如此念著故人,凱自感欣慰。只是這大晚上的,您不在廟裡頭吃齋唸佛,跑到此地來做些什麼。莫不是,與凱一般,約了澄濟伯的女公子在這安平橋畔賞月不成?”
歷史上,施家兄弟的被捕並非全無因由,從潮州橋事件,到陳斌叛逃事件,再到勤王做夢事件,乃至是近期接連發生的剃髮事件、打砸右先鋒鎮事件以及擅殺曾德事件,施琅歸附鄭成功不過兩年半的事件,對鄭成功所部戰鬥力的提升毋庸置疑,但是對大軍內部團結的破壞卻更為甚之。
“阿彌陀佛,陳參軍此言差矣,施將軍這般心境,剃度出家也靜不下心,反倒是髒了佛門清淨地。”安平橋的背光處,一個和尚雙手合什的走了出來,笑著說出了這番話,隨即又對陳凱問道:“陳參軍,您不是和定國公的女公子已經有婚約了嗎,怎麼又和澄濟伯的女公子相約賞月了?”
和尚不明所以,陳凱卻是哈哈笑道:“大師您不知道,去歲吾與拙荊定親之前,就是前面那位施將軍幫吾定了另一份姻緣,和澄濟伯的女公子的。這不,施將軍來了,吾不得約上人家姑娘來致謝嗎?”
說來,去年南澳島上的謠言是不是施琅派人傳的還沒個定論,但是陳凱卻並不在意讓施琅把黑鍋先背起來。只是,那和尚卻是個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傢伙,聽陳凱說及,卻又笑著問道:“這樣,也行嗎?”
“怎麼不行,娥皇女英嘛,古時早有舊例。”
沒皮沒臉的調笑說罷了,陳凱轉而面向施琅一行人的方向,大聲向施琅喝問道:“施琅,我陳凱,等你多時了!”
歡聲笑語再不見了,有的只是冷若冰寒的凜冽。承蒙辮子戲的推廣,陳凱在對歷史感興趣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這個親手覆滅漢家文明最後一點火種的狗漢奸的行徑。
歷史上,施琅先為明軍,後降清軍,再隨李成棟反正,隨後投入鄭成功旗下,直至擅殺曾德事件而後,為鄭成功逮捕,憑著舊部蘇茂和他的叔叔施福的幫助才逃了出來,最後再度降了清軍。
施琅第一次降清,在李成棟的麾下攻殺永曆朝明軍、血腥鎮壓嶺南三忠的陳子壯、張家玉、陳邦彥所領導的廣州抗清運動,雙手沾滿了漢家百姓的鮮血;至反正、改投鄭成功旗下,力主進攻當時已經是為明軍的郝尚久所部控制的潮州,導致郝尚久降清,於勤王一事卻是極力反對,雖為明軍,卻不行明軍之事;待到再度降清,為同安副將、為同安總兵、為福建水師提督,期間多次因戰敗、不睦等原因被投閒置散,更是一度要靠著妻子在京城做女紅來維持家計。
待到三藩之亂平息,清廷有了餘力,更重要的是施琅的姻親黃錫袞拜相以及黃錫袞的姻親姚啟聖奉命主持平臺軍政事務,吃軟飯的施琅才靠著裙帶關係以及熟悉鄭氏集團的叛將身份復任福建水師提督,協助姚啟聖主持平臺軍務。
值此時,鄭氏集團今非昔比,劉國軒這一鄭成功時代不過一副將差遣,靠著認馮澄世為義父和鎮壓臺灣原住民崛起的將領來主持軍務,就好像是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似的,卻也能一度讓施琅退避三舍,最後憑著背後壓倒性的國力完成了對臺灣的侵佔,徹底覆滅了漢家衣冠文明在當時那個時代,由鄭成功千辛萬苦最後留下的一顆火種。
如果僅僅是如此,說是各為其主,亦說是報殺父之仇也就罷了。奈何當年施琅倡言攻臺,曾一度主張出賣臺灣領土來換取荷蘭、英國等國援兵,終因荷蘭等國不肯與清廷合作,方才作罷。而後世清廷則無恥的將出賣領土之詞,說是鄭經做的,真應了黑的可以說成白的,白的可以說成黑的。
等到施琅為我大清“收復”了臺灣之後,奪佔田產收入名下的,幾乎佔據臺灣南部已開墾土地的一半之多,名為“施侯租田園”,一直延續到日本侵佔臺灣。收的租子亦有專門的稱呼,叫做“施侯大租”。“施侯大租”的收納統歸滿清在臺衙門代行,並保送至北京轉交施琅世襲業主。如此猶嫌不足,還貪得無厭,連無田無地的漁民也不放過,光是每年要從澎湖的窮苦漁民手裡盤剝就高達一千兩百兩白銀的規禮!
即便如此,施琅在世時還極力阻止閩粵沿海無土百姓至臺灣開墾荒地,主張潮惠漢人以及閩粵客家人與鄭氏相通,有通海嫌疑,並且對其他入臺百姓也嚴禁其攜帶家眷。僅僅是為了確保他施家在臺灣的經濟利益最大化便可以長久的阻礙民族融合,不說什麼狗漢奸之類的話,卻也是個利慾薰心的人渣敗類。
施琅其人,能力是有的,但權謀手段上比之統兵的能力卻實在是差得甚多。根據歷史記載,施琅氣量狹小,無容人之量,但是想要達成目的,卻往往只會用一些挑撥離間的手段,乃至是僅僅是靠胡打亂鬧來體現存在感,逼著上司、同僚屈就於他。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在黃道周麾下與黃道周的親信相爭、在李成棟的麾下與眾將不睦、在鄭成功麾下欺凌眾將,甚至就連他的姻親黃錫袞的姻親姚啟聖,一度把他從投閒置散的窘境里拉出來的恩人,待到平臺之後,只為攫取大功,便要向清廷暗算姚啟聖,從而成就了他的侯爵爵位。
即便不說那些前事後話,從剃髮事件,到打砸右先鋒鎮事件,再到擅殺曾德事件,短短的一個月裡,施琅就像是一個熊孩子似的,妄圖藉著哭鬧來達成重拾左先鋒鎮兵權的目的。
奈何,鄭成功並不是他爹,對他沒有這番容忍、寵溺的念頭。事情鬧大了,造成的影響愈加惡劣,就要把這塊毒瘤切除下去,以確保軍法得以伸張以及明軍內部的團結。唯一不同的是,歷史上是沒有切得徹底的,以至留下了後患,而這一次則是陳凱早早就在此等著補上這第二刀了!
“我這年紀,玩火尿床倒是不會了,但是這世上總有些人,看了我在官道邊兒上玩火,一高興就回去把自家房子燒了。施琅,你說這種人他是不是傻缺啊?”
聽了這話,施琅哪還不明白,原來陳凱之前的一切所作所為,都只是為了降低自身存在感,好讓他肆無忌憚的跳出來發瘋。而他這一個月的囂張跋扈,也恰恰惹怒了鄭成功,逼著鄭成功除掉他。
此時此刻,陳凱與施琅之間已是仇人見面分外眼紅。陳凱對施琅是如此,施琅對陳凱亦是這般。
施琅轉投鄭成功麾下,便要做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奈何這個位置已經是陳凱的了,而陳凱這廝也不肯乖乖的向他屈服,才有了二人的相爭。到了今時今日,陳凱提前在此落位,顯然是已經猜到了他會自此逃亡,就是要來斷絕他的生路。
恐懼、仇恨交織,施琅當即便是拔出了佩刀向著隨行的那十餘個親兵、隨從們大聲喝道:“前面就是安平鎮,殺過去,宰了陳凱,咱們才有活路!”
施琅知道,陳凱此行是有蔡巧帶了數十個鄭成功的侍衛和親兵隨行的,那些人都是精挑細選的勇士,就憑著他身邊的這十餘個他叔叔施福的親兵和隨從,是完全不夠看的。但是此時此刻,陳凱託大,身邊只站了一個和尚,他們之間距離也僅僅百來步而已。只要衝過去,劫持了陳凱,就有一線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