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真之仙人,時往太華峰。清晨鳴天鼓,飆欻騰雙龍。弄電不輟手,行雲本無蹤。幾時入少室,王母應相逢。”
把玉真公主描寫成了一個能上天入地的仙女。
有一年,玉真公主在青城山修道,這天正在青城山中游玩,忽然看到有個人在空中飛翔!
幾座大山,那人居然一縱而過,還在空中舞了一翻劍,看得她神弛意搖,看來那一定是個得道高人。
她明白,雖然自己被喻為仙女,但她知道自己是凡人,那人才是真神仙。
都說世上有神仙,可她從來沒見到過,沒想到現在居然見到了!
玉真公主向同行人打聽,可都不知道那人是誰。
青城山的修道人告訴她,此地藏龍臥虎,高手眾多,修道的人相互也少有來往,所以沒人知道。
玉真公主很想結交方外異人,就去山裡找尋。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終於有一天,她又遇到那人,就叫住他。
那人從天空落到她面前。
玉真公主這才近距離看到這個奇人,只見他全身上下都蒙在一塊白布裡面,只露出一雙眼睛,還被白紗隔掩,若隱若現,看不分明。
而且他的身材也很矮小,就像個孩子一樣。
好在玉真公主修道日久,心性灑脫,同時見識不凡,並不在意這些外在,她問:“請問高人如何稱呼?”
那人口齒也不太伶俐,好在能聽得懂,他施了一禮,說:“在下——
在下張若虛……”
玉真公主從此結識了方外異人張若虛。
玉真公主大喜,這張若虛來無影,去無蹤,能上天,可遁地,彷彿神人一般,所見之人,無不稱絕。
張若虛告訴玉真公主,不管什麼時候,只要她叫一聲“若虛來也”,他必定會出現在公主面前。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原文來自於塔&讀小說~&
此外,玉真公主還舉薦他擔任了兗州兵曹。
這一年的初春時節,玉真公主回到靈都觀,一天晚上,恰逢月圓之夜,她帶著一眾同道在玉溪賞玩。
眾人忍不住生髮出閒情逸致來,或談天論地,或者吟詩誦句,頗為熱鬧。
忽然,玉真公主想到了張若虛,隨即叫道:“若虛來也!”
也就是一眨眼的功夫,張若虛就出現在面前,仍然全身都蒙在布里。
玉真公主笑說:“先生好久不見,我很是掛念,特意請先生來一起賞月。”
張若虛說:“見過公主!我剛好也算到公主要召見我,就立即從武當山趕來了。”
眾人都是大驚,靈都觀與武當山,相距千里,他居然眨眼即到,果真是修為了得!
玉真公主又說:“我們都在吟詩弄句,不知道先生可有此雅興?”
“那我就班門弄斧了。”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張若虛也不客氣,微一沉吟,緩緩吟道,“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眾人都是修道之人,一聽到前面四句,心胸不禁頓時遼遠起來。
這玉溪不過是一條小河,卻被張若虛描繪得如此波瀾壯闊,令人心魂激盪,彷彿能從這條小溪直接到達月亮之上。
再往下聽,每一句都繞著江與月,婉轉來回,每個人都能從詩句裡面讀出自己的經歷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