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俊傑的祖上其實也很富有,他的曾祖父曾經是清朝的官員,從本地透過科舉考試,後來輾轉多地做官,最後到了上海,做官一直到清廷倒臺。
此事還載入本地多種地方誌。
到了民國年間,他的祖父參加過北伐,還做過軍官,後來棄政從商,開了一家金店。
鼎盛時期,據說在上海有幾整條弄堂。
宋俊傑的父親就出生在上海。父親剛剛三歲時,不知道為什麼,祖父忽然舉家回到了家鄉,從此家道也開始中落。
雖然如此,宋俊傑的父親還是被劃為地主成分。
戴著“地主老爸”的帽子,宋俊傑開始了苦難的生活。到他記事的時候,家裡的千畝良田早已經成了傳說。
為了謀生,他們舉家搬到了一個小山村,父親在林場幹活,半年才能回來一次。
母親帶著五個孩子生活,做些縫縫補補的零活補貼家用,吃不上飽飯,成為他最深切的童年印記。
成年後,不能參軍,不能安排工作,家裡也沒有田地,擺在宋俊傑面前的只有一條路:做生意。
可以說,他是改革開放初期最早做生意的一批人——
從七十年代未期,他就偷偷往浙江跑,想跟人家學怎麼做生意。
可是,360行幾乎都幹遍了,不但沒有發財,虧得連回家的費用都沒有。
後來他誤打誤撞,跟著一夥人去盜墓,才算是掙了點回家的路費。
回來後宋俊傑就開了家古董店,生意紅火了一陣子,可有次打了眼,收了一批假貨,把賺的全賠了進去。
同時因為假貨被打擊,自己又進了監獄,蹲了兩三年,至此又是一蹶不振。
那時候他已經結婚,生了兩個孩子,老婆也沒工作,一家人都靠他。
他心一橫,又找到那夥盜墓的,正式入夥了。
盜墓這事,雖然乾的是無本萬利的買賣,但付出的卻是以生命為代價。
沒幾年,宋俊傑最早認識的那批人,就死的死,殘的殘,差不多就剩下他一個人了。
這時洗手不幹,他又不甘心,他想到一個江湖傳說,有一種百毒不侵的護身符,如果得到,就什麼也不怕了。
宋俊傑就開始了艱難的尋找過程,他知道,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要學習很多東西,同時學習的過程也非常重要,不僅是盜墓的專業知識,天文地理,周易八卦,畫符唸咒,醫理用藥……都要懂。
沒事的時候,他就到處找修道人,向他們討教。
可大多數真正有本事的修道人,一眼就能看出他是幹什麼的,都對他不屑一顧;而願意教他的,都是沒什麼能力、想騙他錢的人……
有一次,宋俊傑在成都出了一批貨,他把錢寄回了家。然後,他準備在成都周圍轉轉,看有沒有什麼機會。
按照盜墓人的規矩,遇寺拜寺,遇觀拜觀,遇山拜山神,遇水拜龍王……都是想求個平安,同時乞求不要遭受懲罰,或者至少遭受的懲罰要輕一點。
這一次,他尤其是想去青城山看看。
他聽人說青城山是道教聖地,有很多修行的高人,看能不能有什麼奇遇。
他買好去青城山的車票,在車站等車時,忽然聽到旁邊一個人正在著急地四處打電話。
他很快聽出了意思——
這人是個大貨車的車主,他原來定的司機突然發急病,要去醫院做手術;而他安排好的大貨車要發往西藏林芝,貨都裝好了,可是缺一個司機。
現在他打電話找了半天,都沒找到合適的人。
宋俊傑有駕照,而且是a1的。他曾經做過大貨車司機,後來嫌太辛苦,又太危險,就沒有堅持,只是閒起來的時候、或者是沒錢用了才臨時跑幾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