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這個承諾,孟曇欣喜若狂。楚家能夠有此赫赫聲威,正是因為楚氏一族掛著南堂第一世家的大名,倘若第一世家易主,那孟家也同樣能達到楚家那個高度。孟曇崇善如流屈膝,“那就謝過陛下恩典。”
陛下兩個字叫趙毓泓神清氣爽,他面上雖然沒有表現出來,但孟曇依舊能感受到他的喜悅。“陛下打算何時回京?先帝遺體還是要儘快出殯,然後便可舉行登基大典,如此才能,毫無後顧之憂。”
“再過些日子吧。”這邊還不穩定,尤其是趙毓璟兩人的屍骨還不曾找到,更重要的是趙毓泓其實是想趁此時機得到傳位詔書,至於這詔書誰來寫,他已經有主意了——吏部尚書顧公梅,永樂帝的手足之交,由他來寫是最合適不過。
“顧公梅剛勇,殿下恐不易,讓他折服。”孟曇說到。
趙毓泓不以為意,這世上沒有誰不怕死的,哪怕是顧公梅。
陰暗處的的舒月蘭瞧著在一起說話的兩人,驚詫不已。原來這些事情背後主使,居然會是趙毓泓和孟曇,兩人與被假傳聖旨一事,她要不要通知瑞親王?舒月蘭有一些猶豫,趙毓璟現在生死未卜……她到底是按照前世記憶,討好真正的十皇子,還是繼續投向趙毓泓的陣營……
永樂帝薨逝的訊息被趙毓泓死死瞞住,那天晚上目睹此事的官員,殺的殺、砍得砍,一個個都不敢吭聲。裴德妃兩位卻以侍疾為由,軟禁在了永樂帝的御帳之中,陪著永樂帝的屍首。一兩天還沒什麼,可時間久了,兩人都覺得很痛苦,因為在裡頭根本就沒有奴才的伺候,所有事情她們都只能親力親為,不是今兒打翻了茶盞就是明兒摔了杯子,不過幾天而已,保養得宜的兩人迅速憔悴下去。
趙毓泓就算是想瞞,可整整三天都不曾見永樂帝露過一面,這一座圍場裡早就佈滿了各家皇子的眼線,某些訊息或多或少地都透露了出去。永樂帝薨逝,攝政王秘而不發,這個訊息一下子引起了軒然大波,各方勢力源源不斷的朝祜壽圍場而來一探究竟。
天子之崩,四海俱慟。
百里太后在傷痛之後,便從冷宮中出來,打算垂簾聽政。趙毓廷一改往日孝順,以永樂帝聖旨力壓,才算把百里太后回了冷宮之中。
這一日天京城大雨瓢潑,雨比往日下得還要兇猛,趙毓廷已經一連處決了三個個人心浮動的貴族子弟,才勉強壓制住蠢蠢欲動的貴族。永樂帝遺詔一日不曾下達,遺體一日參與會天津,這一邊的腥風血雨中便不可能停止,那怕是有裴家在背後支援,趙毓廷依舊覺得心力交瘁,再加上蔣家曾多次上書,要趙毓廷趁此機會在天景登基為皇,這個提議,趙毓廷曾多次駁回,然而蔣家卻在背後種種動作起來,讓人煩不甚煩。
祜壽圍場這邊,趙毓泓一直忙著尋找趙毓璟的屍骨,他派人去了出現狼群的山谷之中查探,然而最後一無所獲,只能看到兩邊被火雷轟炸的場景,以及焚燒過後的枯朽樹木。趙毓泓當時便知道趙毓璟他沒有死,然而此時此刻他已經騰不開手了,無數得知訊息的皇子已經從天京趕了回來趕過來。
永樂帝駕崩一事天下皆知,趙毓泓便沒有再繼續藏著掖著,迅速在圍場裡搭了靈堂。儘管不符合大齊凶禮規制,但晉陽軍在一旁虎視眈眈,也沒有一個人敢吭一聲,在加上趙毓泓說是遵循先帝遺詔,一切從簡,於是眾人預設了這種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荒唐奠儀。
祜壽圍場停靈第六天,除了還在天京穩定內局的秦王趙毓廷,所有皇子以及皇室宗親都來了此處,哭聲不絕。
舒月蘭那邊,幾天猶豫過後,便把自己在圍場裡看到的事情通知了趙毓璟。
祜壽圍場外,山川連綿,最適合隱匿行蹤不過。
趙毓璟迅速看完訊息過後,把紙條遞給了楚雲暖。楚雲暖還在看著楚雲揚和寧華兩人跟著林宿壁學習武功,楚雲揚好像是在因為那天的事情受了刺激,這一久很勤奮,就連寧華也一樣,絲毫不叫苦叫累,彷彿變了一個人。
就著趙毓璟的手,楚雲暖瞧見了紙條上的內容,她眸光一厲,孟家女人還真是陰魂不散,“果然是孟曇。”楚雲暖大致也能猜到做下這一切的人是孟曇,所以在出事之後,她第一時間通知了孟玫,讓她去處理孟家餘下的勢力,無論是打散還是收回其用,都隨她處置。不過孟曇敢對楚雲揚下手,那她絕不會對這個人心慈手軟。
“還有更有意思的事情。”趙毓璟摘冠除纓,身著孝服,看上去清減了幾分。
站在這裡能瞧著軍營裡一片素白,楚雲暖沒有回頭,“什麼事?”
永樂帝駕崩以後,趙毓泓對所有人極其防備,祜壽圍場被晉陽軍圍得密不透風,叫人沒有辦法直接攻進去,再加上裡頭停放著永樂帝的遺體,趙毓璟也不敢輕舉妄動。
本該皇子們都第一批前來弔唁,可趙毓泓以永樂帝遺詔做筏子。說是永樂帝新喪,朝中暫無新主,為防變化,只需內命婦和部分許可的宗親臣宦前來弔唁,禁止大部分皇子前來祜壽圍場弔唁,若有違背,一律按抗旨論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一時間諸多皇子咒罵不已,卻沒有任何辦法。
“趙括來投誠了。”
“趙括?”楚雲暖覺得奇怪,據他們得到的訊息來看,趙括應當是趙毓泓一派的人。現在的局面對於趙毓泓來說,是百利而無一害,他在這個時候投誠趙毓璟。
“他可信嗎?”楚雲暖如此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