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郡主的到來有效緩解了御花園中壓抑的氣氛,眾人鬆了一口氣,百里太后卻沒有任何反應。桂嬤嬤有心戴罪立功,也曉得主子現在是拉不下這個面子,於是自告奮勇的上前將平陽郡主給請了進來。
?平陽一過來立刻察覺到這裡詭異的氣氛,她看著楚雲暖和百里太后面對立面而站,兩人之間隱隱有分分庭抗禮的氣勢,她大致就知道是這兩人起衝突了。她目光一閃,瞧著和秋芷秋桂站在一起的老太太,知道這個就是雍王要帶進宮的人,她就當沒有看在希望。目光都不曾偏一份,垂頭下拜,“平陽參見太后,太后萬福金安。”
陽婀公主是百里太后唯一的女兒,按理說來百里太后應當是十分喜歡她以及平陽郡主等外孫女,然而事實卻正好相反。百里太后最不喜的人就是陽婀公主以及她的女兒,這裡說起來的話還有一些故事,當年百里太后原本是擁護雍王,她和百里家聯合,垂簾聽政之事眼看就快要成功了,最後卻是被陽婀公主和百里太后身邊的近侍,將這事告到了永樂帝面前。如此才導致了百里家大家長的死,以及後來百里太后後來被逼前往寒山寺躲避之事。所以一看到平陽,百里太后就想起陽婀當年做的那些事情,恨不得掐死她。
百里太后很冷淡,“你來做什麼?”
平陽郡主壓根兒就不在意太后的冷淡,估計都是習慣了,她本著以往的態度,十分恭敬:“回太后娘娘的話,平陽此次進宮為我兩個弟弟而來。”
命婦面色有異,她們都是知道昨日平陽郡主帶著人風風火火的出了京城,去往清水縣的事情,也曉得那孫若和孫勉的身份。兩個弟弟,一個公主的,一個駙馬的,確是有些諷刺,不過平陽郡主也夠大氣的,這麼快就把人給接受了。
平陽能接受孫若是楚雲暖始料未及的,她下意識的看了平陽一眼,她背挺得直,目光剛毅堅強,這是她內心真正的想法。不是所有人都是農夫救下的蛇,有的人,是知道感恩的,尤其是孫若這種身份尷尬的私生子,平陽讓他入府,一舉多得。
陽阿公主此生只生有三個女兒,哪裡來的弟弟。百里太后才回京也不知曉京中之事,所以就說了一句,“陽婀既然有喜了,你就該好好在府裡待著照顧她,沒事就不要進宮了。”
按道理這種話百里太后實在是不想對一個孫女這樣說的,平陽郡主臉上一點表情都沒有,“這件事情還請太后移步,容平陽向您稟明。”
百里太后一動不動,心裡也認為她不會有什麼重要的事情,冷淡道,“不必,就在這裡說吧。”
平陽知道這是百里太后有心為難於她,既然她自己都不怕丟人,那怕她有什麼好怕的,反正陽婀公主府在天京從頭到尾都是一個笑話,她直起身,“當年母親育有一子,如今我將人接進府改名為孫若,父親在外也有一嫡子,名叫孫勉。如今這兩人,身上都留著我父母親的血液,應當入公主府,這件事情我已經呈表給陛下了。如今來拜見太后,也是希望太后下一道懿旨,賜封孫勉之母為六品稱安人。”
這件事情說出來以後,眾人神色各異,平陽公主的兒子,孫駙馬的兒子,這種事情怎麼越聽越彆扭。
按照大齊族制,女子品級一可由天子授予二可有太后、皇后授予,只是後宮女人授予的略低於天子所授,且一生只能的一個。也就是說若陛下授予了某夫人七品孺人的誥命,日後這夫人夫君官職上升,夫人誥命是不會變動。平陽公主知道,孫勉如今已經掌握了鬼軍,日後定然也是朝中重臣,她想要護住兩個妹妹,最好從現在開始,就跟孫勉打好關係。不說怎樣,單就她朝太后求了誥命給他母親,這也是天大的榮耀了。如果日後孫勉立功,想要再為他母親求一個誥命,自然就可以從陛下親賜一個高一點的誥命,這樣的話並不矛盾。
百里太后臉黑了下來,道了一聲:“駙馬在胡鬧,你是陽婀的女兒,怎麼也跟著胡鬧!”
自大齊開國以來,哪兒有尚了公主的駙馬有其他子嗣的,今日若是承認了,日後豈不是人人有樣學樣,那成何體統!百里太后雖然不喜歡陽婀,可也不會讓她丟了皇家臉面。
平陽清楚,這是不願意承認孫勉的意思了,她今日既然入宮,那就是豁出了臉面去的,“母親之子孫若今年九歲,正是入太學學習的年紀,平陽打算再過一些日子就將他送到太學去學習,陛下已經允諾了。而孫勉,他是孫家唯一的兒子!”
這等於就是在明明白白的告訴百里太后,她母親都有了私生子孫若,且可以入太學學習,為何她父親的兒子孫勉不能得到承認。百里太后自然能聽出她話外之意,氣得渾身顫抖。
自從孟氏那個賤人死了以後,百里太后再也沒有這麼憋屈過,沒想到接二連三在兩個小輩面前折了面子。百里太后心裡是有些憤然的,可平陽一字一句說得這麼有道理,先是搬出永樂帝,而後又是搬出孫家,她能怎麼說,最後卻也只能下旨,封孫勉生母一個品級不高的七品孺人。駙馬尚公主不得納妾,孫勉生母也算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妾室,這可是最高的榮耀。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平陽叩首,雙手接過百里太后懿旨,“平陽謝過太后恩典。”
楚雲暖恭維了一句,“太后娘娘在寒山寺祈福多年,果然最是慈悲心腸。”
這句話說的就有點誅心了,誰都知道百里太后在寒山寺吃的素齋是怎麼回事?用上好食材煨出高湯,以湯入菜,就是豆腐也能做出山珍海味來。
百里太后冷冷看了楚雲暖一眼,她回憶以一笑,頓時叫鬱結於心,實在不想看這兩個人,當即揮袖,帶著一群人離去。而眾命婦面面相覷,也依次上前跟眾貴人告了辭,前後出宮去了,至於嬪妃們則是各回各的宮殿。?
所有人都走了以後,白淑妃默默瞧了楚雲暖背後的老太太一眼,彷彿是有千言萬語。御花園中人來人往的,楚雲暖沒有那個心思在這裡讓她們兩人上演母女情深,帶著人轉頭就走。“聽說濯政亭那邊風景最是好,四周古木參天十分清靜,我們還是去那兒納涼。”
平陽郡主心裡有了數,笑著答了一句,“如此甚好。”
濯政亭三面臨水,恰好對著三面宮中不同的景緻,正面是萬頃荷花,荷葉田田,右邊是桃花如荼,紅白輕粉,左邊水光粼粼,碧綠一片,周圍佳木參,景色宜人,是個難得的好地方,最重要的是這裡十分安靜,鮮有人來。楚雲暖和平陽郡主這邊才到濯政亭,白淑妃也就到了,楚雲暖衝她點點頭,和平陽兩人帶著各自的丫頭遠遠走開,將中間的地方空出來,給許久未見的母女倆。
老太太許久不曾見過女兒,猛的一相見立刻淚流滿面,母女兩抱頭痛哭了許久,宮女連忙勸慰,白淑妃這才止住眼淚,“娘您怎麼進宮來了,還是跟楚雲暖?”
老太太淚流滿面,不住的擦著眼淚,白淑妃心裡已經有了最壞的打算,她立刻道,“是不是她威脅您來的,我就……”
老太太趕忙搖頭,她拿著宮女送上來的撒帕子擦拭著落個不停地淚水,哽咽著,“娘娘,你別亂說,那可是咱們的救命恩人。”
白淑妃不明所以,但見母親如此悲痛,不忍再問起這些事情,反而說幾句話寬慰她,她身邊伶俐的小宮女也忙上來說話逗趣兒。白淑妃見母親面色漸漸好了,這才問道:“父親近來可好,妹妹怎樣了,妹妹的身體可大好了。”
不說起她妹妹還要好,一說起來老太太哭得愈發悲傷了,白淑妃心裡有不好的預感,老太太哭著說:“你妹妹她,她已經去了,嗚嗚嗚……她去了……”
白淑妃自小最疼這個一母同胞的妹妹,當年她受白家脅迫入宮,願意為白家所用很大的原因就在妹妹身上,而如今聽說妹妹竟然死了,一時間有些不能接受。
小宮女見狀,輕聲問道,“老夫人,小姐是怎樣去的?”
老太太很悲傷,泣不成聲:“都怪那天殺的白國公府!白屏那個畜生,他見錦繡生得漂亮,好幾次調戲都被你爹給擋了,那曉得有一天晚上,他竟然帶著幾個紈絝之子弟強闖了我們的宅子,把你妹妹給糟蹋了。錦繡她受辱,當夜就上吊自盡了。”
只要一回想起當時的情景,老太太就恨不得殺了那個畜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