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此一戰,何盟主晉升百劫境已無阻礙。”
百變感慨的說道。
入道永珍之後,唯有確立道途,才能晉升百劫。
人類修士的百劫,又稱為得道境。
在此之前的永珍境,只不過是聞道境界。
簡單地說,百劫真君,需要思考世界未來該怎麼發展,要有自己的想法和辦法,並且確信無疑的走下去。
當然,也不用思考太宏觀的東西。
就好像創業一樣。
永珍境一開始只是街頭推車賣早餐的,百劫境開始創業做餐飲。
這時需要深究人民的飲食習慣,結合人民的口味與實際需求,推動相應的技術發展,更新服務理念,創新行業文化,把握使用者痛點,最後歷經重重考驗,度過百重劫難,徹底完成產業的改革與升級,那時,你就是顯聖帝君了。
同樣是賣早餐,前者賺的是勞動力和辛苦費,後者是推動餐飲行業的整體進步與發展,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二者之間的層次已經截然不同。
何仁鋒,就是找到了在這個命運共同體中,自己應該推動的發展方面。
例如殷寶兒,她選擇推動靈能科技的進步發展。
何仁鋒選擇推動人族與萬族深度融合,引領各族人民走向更正確的方向,實現共贏,這條道路比較偏向于軍政。
條條大道皆通羅馬。
而趙司明,也同樣有自己的修行之路。
他現在的境界,完全是道+1。
類似於我當皇帝,我的是我的,大家的也都是我的,但實際上呢,真正屬於趙司明自己的修行,仍然停留在百劫境。
趙司明的修行分四步走。
第一步,開闢新道與薪火道宮,以傳火入永珍境。已經完成。
第二步,打造登天系統,開眾生登天之路,以此入百劫境。完成到一半,因此他的修道境界是百劫中期。
第三步,建造天上居,入顯聖境。還只是個設想。
最後一步,搭建萬星天幕,完成造一個太陽的偉業,以此超脫,成就仙神。
可以的看得出來,趙司明的修行四步走,每一步放在別人身上,都夠人成就帝君乃至超脫了,但放在他身上,卻只是一個小境界而已。
這也是為什麼,趙司明自己的修行低微,戰力與境界的上限卻能摸到帝君級,無他,底蘊渾厚。
但是,這就完了嗎?
還不夠。
看似,趙司明的修道境界已經是百劫中期,但實際上,他修的是武道,武道境界仍然是三相。
這意味著,百劫中期的修道底蘊,仍然只是他武道的一部分。
登天系統是以燭龍之軀完成的。
所以只是他武道三相之一的體相。
趙司明現在就相當於一枚汲取源源不斷營養與資糧的龍蛋,只等孵化出來的時候,成為一個史無前例的武道怪物。
“何仁鋒都快百劫了,真快啊,三年,從不懂修行到將入百劫,真是絕世天才。”
不像咱,看似是顯聖道祖,一瞧是百劫中期,再仔細一看,好傢伙,才武道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