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罷,看著趙司明。
趙司明沉吟片刻。
這個選擇有些奇怪……
【你選一遇險的機率為100,死亡率30,你選二遇險的機率為100,死亡率30,你選三遇險的機率100,死亡率80。】
——幫了是錯,不幫也是錯。
“有沒有別的選項。”趙司明問。
“不可,必須在我的選項中找出正確答案。”廟神道。
“我先選三,幫蒙面男子攔住受傷女子,再選一,擋住蒙面男子,救下受傷女子,最後選二,冷眼旁觀。”
廟神:“……”
“這個回答怎麼樣?”趙司明問。
“原因呢。”
“受傷女子為何被追殺,是不是因為偷了東西,或者是幹了壞事被發現?先攔下,而蒙面男子光天化日朗朗乾坤,殺人行兇,不似好人,也攔下,不管他們要幹啥都不讓他們幹,盯著他們!冷眼旁觀的意思就是監視,我理解的麼得問題吧?”趙司明侃侃而談。
“……可。”半晌,廟神的聲音響起。
這一幕,林科也是親歷者。
林科經歷這個問題的時候,他選擇了幫助受傷女子擋住蒙面男子。
首先,冷眼旁觀是絕對的錯誤選擇。
因為冷眼旁觀,實際上就是助紂為虐,無論蒙面男子與受傷女子哪個是該幫助的人,冷眼旁觀都是錯。
只能在二者之中選一個幫助。
大部分人第一反應自然是幫助被追殺的受傷女子。
不過,這麼簡單的問題需要特意來提問嗎?所以,這裡面必有內幕,比如受傷女子身懷原罪,蒙面男子才是替天行道。
這裡面的陷阱便是“第一印象”,一個人的善惡是非,是不能從表面上就輕易下決斷的,女人,受傷,逃命,那就是必須幫助的物件?蒙面,拿刀,追殺,就是必須阻止的物件?
孩子就必然是天真無邪的天使?學歷高的人人品也一樣好?明星代言的產品質量就一定過關?
這些都是第一印象給人造成的錯覺罷了,完全就是兩種不相干的東西,如何能成為判定事物本質的標準呢?
認清了這個陷阱,那麼就能得知,幫助蒙面男子就是正確選擇。
不過。
這只是第二層,還有第三層,要明白,這是一個被黑暗所扭曲的廟神,廟神的一切準則與以往都有了不同,光考慮題目本身是沒有用的,還要考慮出題者。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一個被黑暗扭曲的廟神,必然不可能獎勵他找到了正確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