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明景和安如見工工整整坐在許安欒辦公桌對面。許安欒正在琢磨這份宏大的實施方案。對於辦醫院,他沒有經驗。自己沒有經驗,不等於別人沒有經驗。衛生法律法規、行業標準眾多,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學會的。自己不懂,可以請教。
許安欒有個習慣,在聽取下屬彙報之前,都會事先學習相關規定。當年,搞物流,他也沒有任何經驗,但是靠著自己的鑽勁,硬是摸透了行業發展規律,將物流搞得風生水起。後來,搞電商,全國沒有幾個人有經驗,大家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再後來,他還涉足了民辦教育,辦了職業技術學院,在校學生達到三萬人的規模,他也沒經驗,照樣搞起來了。
從打算在老家興辦醫院開始,許安欒就請教過一些醫院管理專業人士。這些人中,有醫院院長,有醫務科長,有衛生行政部門管理人員,還有專門從事醫療糾紛和醫療事故處理的律師。
許安欒不打無準備之戰,更不激進冒進。這麼大規模的決策,他不會輕易紙上談兵。
但是,許安欒對這份實施方案非常看重。這是一場考驗,考驗桂明景的智慧,也考驗安如見的智慧。很顯然,考題是董事長出的,這兩個人展現出極強的專業素養和敬業精神。
從桂明景向許安欒報告安如見在內地的表現開始,許安欒就堅定認為,這個小夥子是個可塑之才。他看人,不是看關係。並不因為安如見是許田櫻的男朋友,就草率地將一個專案交給他做。這不可能。公司走到這一步,跟他的奮鬥密不可分,誰都不會隨隨便便將幾十年奮鬥的成果交給一個不可靠的人。
安如見身上有一般年輕人沒有的拼勁和韌勁。初見安如見,他的直覺告訴他,這個小夥子將來堪當大任。
許安欒臉上的表情,有時複雜,有時謹慎,有時舒展。坐在他對面的兩個人,心情隨著他的表情而起伏。
過了很久,許安欒終於合上實施方案,對桂明景豎起了大拇指:“明景不愧跟了我這麼多年,對我的心思瞭解得如此透徹,值得表揚!”
桂明景笑著說:“謝謝董事長表揚。這份實施方案,是安如見的功勞,我沒有做什麼,不能貪天功為己有。”
“我不讚他,是不想讓他翹尾巴。年輕人,還需多多打磨,”許安欒說,“這背後,你花了大量的心血。我的很多思想,你摸得透,他還沒入門。”
本來以為辛辛苦苦搞出來的方案會得到董事長的表彰,沒想到董事長點讚的是桂明景,安如見心裡有些許泛酸。
“安如見,我知道你心裡會有點不平衡,你的努力,桂總都跟我彙報過了,他不會貪你的功勞。”許安欒看著安如見,說,“其中很多觀點、原則,是我這幾十年一貫遵循的,同時也要求各地分公司落實到位的。我的想法,只有他懂。所以,這份方案我一看,就知道哪些是你的想法,哪些是經過桂總修改過的。”
原來如此!安如見平靜地說:“董事長,我剛才確實略微不爽。但是,你這樣說,我非常理解。我沒有社會經驗,也沒有醫院管理經驗,確實需要好好打磨。”
“這份方案,我會再仔細琢磨的,”許安欒說,“萬事開頭難,我們不能隨意決策,不能拍腦袋決策。公司的錢,是大家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筆投資,都要有充分的論證。等我思考成熟之後,集團公司會召開一個論證會,對每一個細節進行研究和測算。”
董事長的話說清楚了,桂明景示意安如見該走了。
許安欒起身握住桂明景的手道別,又對欲起身離去的安如見說:“安如見,我還有話跟你說,你等下再走。”
安如見只得又坐下來。他心裡在打鼓,有話說?是說工作還是談生活?
沒想到,許安欒說的第一句話,不是表揚,也不是關心他和許田櫻的關係,而是問他為什麼不陪父母一起過年。
“安如見,你今年是第一次沒陪父母過年吧?”
“是的,”安如見如實回答,“每年寒假,我都在家過年,今年是個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