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外乎兩種看法,第一種認為老闆誣陷,造成影響,違法,所以可以抓。第二種認為當地警察和酒廠勾結,因為權利的傲慢而抓捕老闆。”
方適想了一會:“然後呢?”
黃葉道:“普通人只能看見這兩種可能,會不會有第三種可能呢?老闆寫文章,被捕,一切都是計劃,然後有心人鼓動網民,造成巨大輿論壓力,並且將酒的負面作用拿出來談論放大。目的是為了得到這家酒廠,酒廠妥協,給予有心人利益後,在有心人操控下,故事就會再次變化。大部分人不具備獨立思考能力,被有心人當作武器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黃葉道:“更有趣是第四種可能,這只是一次試驗,來調查網民的動向,看有多少網民會被操控,讓你恨就恨,讓你愛就愛。也許還有第五種可能,兩名權貴將酒廠當成博弈之地。也許還有第六種可能……”
黃葉道:“大部分人只能看見事情的表相,如同你看待家族和教廷聯盟一般,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教廷和家族要對惡魔之地進行反擊,一個可能是教廷和家族因為信仰雷同,所以想增加神權的影響力。當然也許少數人是錯的,多數人是對的,事情真相就是這麼表相。”
方適道:“絕對不是,我作為局外人,我都感覺到教廷和家族有不尋常的舉動,聖教,維多利亞……因為這些因素,我認為絕對不是表相看見的這樣。”
“那是怎樣?”
“不知道。”
黃葉道:“所以你就屬於要適應社會的那種人,而有一種人是要讓社會適應自己。”
“野心家?”
“哈哈,野心家。”黃葉問:“野心是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的最基本的動力,比如說一位皇帝,他要征伐鄰國,這是野心嗎?對,這就是野心。這位皇帝不想征伐鄰國,只想國泰民安,是野心嗎?也是野心。野心和理想的區別在於,贏了還是輸了。征伐鄰國,輸了就是野心,贏了就是理想。”武夫始終只是武夫……
黃葉說的很有道理,但是作為適應社會的那種人,方適很難接受黃葉這種理論。黃葉針對大部分人的偏見,方適就在大部分人中。
方適轉移話題:“等畢斯忙完古謬島的事,我們再聯手幹她們幾票。”
幹誰?黃葉恍然,哈,這小子和畢斯念念不忘巴別塔的仇恨,也可以理解,黃葉問道:“這仇到底是教廷的仇,還是什麼仇?”
方適道:“我和畢斯都認為是私仇,劍騎的私仇。我們計劃先剪其翼,除掉梅蘭竹菊四名扈從。”
黃葉笑道:“主要是打不過劍騎。”
方適嘆氣:“幹嘛說這麼直接嘛。”
黃葉道:“要對付劍騎也不是沒有辦法。”
“哦?”
黃葉道:“教廷有古教義你知道吧?就是記載天啟神凡身出現在人間之前,天啟界的一些事。這些事是天啟神凡身自己書寫整理和記載的,稱呼為古教義。天啟神凡身死後,信徒整理了天啟神言行,還有看法等等,就是如今的教義。古教義並不多,一共十卷,也被稱呼為天啟十卷。十卷各有分類,比如寫了女神的由來,天啟和女神之間的關系。寫了對於人間神跡,諸如巨石陣的看法。其中有一卷名叫天啟騎士卷,記載了十二名天啟騎士和天啟神之間的關系,還有每一位天啟騎士的故事。”
黃葉道:“天啟十卷有五卷加入了教義之中,另外五卷則被教廷封藏。教廷不願意讓大家知道每位天啟騎士都存在缺點,並且很多故事有損天啟神的形象,所以天啟騎士卷也被封藏。要對付劍騎首先要了解劍騎,要了解劍騎的最好辦法就是拿到天啟騎士卷。”
雷蒙對教廷的教義有些不滿,他認為天啟神也好,天啟騎士也好,都是不完美的,反對教廷一力描繪完美的天啟神和騎士。這也導致雷蒙被教廷邊緣化。
方適問:“教廷古教義收藏在哪?”
黃葉搖頭:“這只有樞機團的教宗和負責保護古教義的異能者才知道。古教義是天啟神凡身寫的,和教義存在一定矛盾,所以才被封存,教廷絕對不願意封存的幾卷面世。”
方適問:“什麼矛盾?”
黃葉道:“比如第一大矛盾,天啟神記錄,自己和女神並非唯一的神。但是教廷為了神權至上的統治需要,教義就變成天啟神和女神是真神,承認地獄的惡魔王是神級別的魔。至於其他教派都是假神,稱呼為異端。”
方適道:“既然是天啟神凡身所寫,教廷不敢毀去,又不能面世,只能藏在某個地方。”
黃葉道:“所以你和畢斯眼光太短淺,冒險消滅梅蘭竹菊,卻又承認對劍騎沒有辦法,這種複仇方式有任何意義嗎?複仇第一步,要拿到古教義的天啟騎士卷。有人的地方就會有江湖,神也是如此。女神能和天啟神發生矛盾,那天啟騎士之間難道就沒有矛盾和摩擦?他們又有那些弱點呢?”
方適問:“被封藏的天啟十卷在哪?”
黃葉回答:“不知道。”
“那你好意思吹這麼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