吏部尚書看了範施一眼,對著明皇點了點頭退了回去。
接著武將這邊木懷走了出來。
“邊境戰起,黑雲壓城,十萬火急;內地生災,餓殍遍地,民不聊生,此時物資只有一份,給予邊境還是給予內地。”
楊木看著自己堂舅,絲毫沒有動彈的意思,他知道邊上的杜學週會出來。
果然,隨著木懷話音落下,邊上的杜學周走了出來,生怕楊木和他強。
“在下杜學周,若是隻有一份物資,當保邊境,邊境在則國在,一地之災,哪能和整個國家相比,危情之下,當有壯士斷臂之勇。”
木懷點了點頭退了回去。
楊木在一邊聽著兩人回答也暗自點頭,雖然他和兩人關係不算好,但能從千萬學子中成為一甲者,皆是有才之人,朝堂之上,明皇面前,面對突如其來的問題,且不說回答是對是錯,能不假思考,對答如流已然不易。
兩人皆回答之後,場上只剩下楊木。
二皇子淡淡一笑,向前走了一步。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書中說皇子犯法與庶民同罪,我若犯法,你當如何。”
此話一出,堂下百官譁然,這個題目實在不好作答,若是態度強硬,定然與皇室交惡皇室,若是軟了,又沒有了讀書人的風骨,難託大任。
在場一些知情的人都以為二皇子趁機報復楊木,木懷在一邊也是眉頭微皺。
楊木抬起頭,看著二皇子,眼神毫不退避。
“皇子犯法,說明朝綱不正,我若為官,必正朝綱。”
“嘶~”
如果說二皇子的問題引得了全場譁然的話,那麼楊木的回答簡直大不敬。
“朝綱二字豈可輕彈!”
剛剛退出去的吏部尚書向前踏出一步,眼神不善的看像楊木,他是吏部尚書,朝綱如何有他一份,自然不容楊木這個毛頭小子輕言狂論。
楊木轉頭看向他,絲毫沒有畏懼。
“若是朝綱沒有問題,身為當權皇子又怎會不知法紀的重要性?若是因一人而寒天下,置家國法紀於何地?”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皇子地位尊崇,又豈能真的和普通人相比。”
“我若蜉蝣,必當不言,我若為官——天下安!”
楊木擲地有聲的話,讓文官這邊安靜了下來。在朝堂上上呆久了,當初的許多稜角早已經磨平,這樣豪言壯志的話已然許久沒有聽人說起了。
武將這邊許多人暗自點了點頭,也對楊木多了幾分好感,敢於直言者,不一定有才之人,但至少有一份赤子之心在。
正當吏部尚書還想說什麼的時候。
九階高臺上,明皇不知何時站了起來。
“說得好,莫說皇子,就是天子犯法,也當與庶民同罪。”
一時間群臣皆寂,無人再敢廢話,這樣大逆不道的話換作其他人早就被拿下問罪了,也只有明皇陛下自己敢說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