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時間一閃而過,時間來到了進士考試這一天。
楊木拿好自己的路鑑和舉人名冊之後,便出門直奔對面的教院。
之前進去登記的時候已經通知過了考試相關的注意事項,所以這一次並沒有再發生宣佈考試規則的情況。
交上路鑑和舉人名冊,經過第一輪檢查之後,便開始第二輪檢查。
不過第二輪的檢查規則比較特殊,所有人都要先進入一個臨時搭建的浴室,沐浴換上統一的考服之後,才允許進入考場。
進場時楊木估算了一下,這一次少說也有五六百人參考,這些人都是每個郡城參加舉人考試獲得前二十四名的考生。
安萊國舉人一生有五次參加進士考試的機會,進士考試每三年舉行一次,若是一個人一直失敗一直考的話,最快也要從十五歲一直考到三十歲才能考完。
可以說,很多學子半生都用在了科舉路上。
經過兩次檢查後,楊木由專人帶入考場,分到了一個小房間裡,看不到周圍的情況。
到了時間之後,隨著一聲鑼響。
一個白衣蒙面人進入楊木的小房間,把試卷放下後沒有絲毫停留。立馬轉身離開。
楊木沒有猶豫,拿起桌上的幾張試卷。
卷一、對於敵國入侵,是戰是和?
若戰,何時戰,何地戰,如何戰,戰的目標又為何?
若和,何時和,何地和,如何和,和談的目標又為何?
卷二、四酉郡連年乾旱,造成饑荒,明縣縣令未得朝廷法令,私自開放官倉,雖然救助了縣城百姓,但卻違背安萊國律令,當如何處置?理由為何?
卷三、現在的蒙學育人制度可有不妥?為何?
卷四、忠君愛國,何為愚忠?何為盡忠?
楊木看著這個些試題,眼神微微一怔,這些試題看似簡單,卻在選擇之間,便已經有了派系劃分。
如果不能夠參悟出出題人的身份和想法,貿然作答必然會出問題。
不過楊木自然不會考慮這麼多,科舉是普通讀書人追求一生的目標,每一步都必須極度小心謹慎,但對楊木來說,這只是他人生中的一小段旅程,無論結果如何,都不會對他產生太大影響。
鋪紙,研磨,提筆,楊木便開始寫起自己的回答。
~~~
就在楊木入場考試的時候,教院的六層,一位身穿淡金皇袍的青年沿樓梯走了上來,六層幾位禮部官員見到此人紛紛起身行禮。
“二皇子安。”
“不知道二皇子駕到,未曾出門迎接,望二皇子恕罪!”
“我來時沒有通知其他人,你們不知道才正常,起來吧!”
皇袍青年揮了揮手,絲毫沒有生氣的意思。
幾位禮部官員緩緩抬頭看了一眼二皇子,見二皇子真的沒有生氣,這才慢慢起身。
許多朝堂之上的人,都認為二皇子幾乎完美繼承了明皇的優點,唯一不足的地方就是多了些許軟弱,少了些許帝王之氣,沒有明皇那樣殺伐果決,君臨天下的氣勢。但也正是如此,讓許多人都對他大有好感,願意為他辦事,畢竟在這樣的人身邊當差,不用擔心什麼時候得罪主上,出現生命危險。
二皇子一直都在負責禮部的事情,而教院就是禮部下最重要的機構之一,今天進士考試進行中,過來巡視也屬正常。
見幾人起身後,二皇子找了一把椅子略有些隨意的坐下,毫無架子的看向面前負責此次考試的禮部官員。
“今年可有什麼像樣的人才嗎?”
“德郡的邵子安,閔郡的範施,遂然郡的徽角,皆是不錯的人才,都有一甲的可能。”
滿頭白髮的禮部官員說著今年的情況,這些人都是各地名極一時,寫出過不少好文章的有才之人,在各郡舉人考試的成績中名次也相當優異。
“這些人我之前就早已知曉,有什麼新人嗎?”
“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