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離開了楊木毫無愧疚的感覺。
剛剛在驛站茶棚的時候,他就細細的打量過粗衣少年,別看粗衣少年臉上手上黝黑,身上穿著破爛粗衣,但實際上粗衣少年脖子和手腕面板細膩乾淨,一看就是沒有說幹過重活,受過風吹日曬,而外衣下露出的內衣邊角也格外精秀,絕不是幾兩銀子能夠買到的。
這樣的人自然不可能真的是一個窮苦之人。
而且剛剛在官道上,他透過敏銳的五識提前感知到周圍埋伏的人。
卻發現這些人身上並沒有殺氣,甚至連敵意都很低,顯然他們與粗布少年並非仇家。
多半又是什麼富家子弟離家出走的把戲,這樣的事情楊木雖然沒有經歷過,可也聽說過不少這樣的故事。
對於這樣的人楊木雖然並不討厭,但也不太感冒。
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楊木繼續朝著安萊城而去,一路上雖然刻意降低了速度,但也在三個時辰之後到達了安萊城外。
轉過一道彎,遠處的平地上一座巨大的城池拔地而起,出現在楊木眼中。
楊木勒住了馬,心中的震撼無以復加。
安萊城可以說是楊木親眼見過的最大的城池,此刻楊木想起了書中關於安萊城的記載。
安萊城大體呈正方形,長寬皆在二十里,堪稱龐然巨物。
安萊城是整個安萊國最大的城池,從幾百年前安萊國高祖皇帝定都安萊城開始,安萊城就一直在擴建之中,幾百年間面積足足翻了五倍,城內人口更是有百萬之巨。
安萊城也是安萊國所有大城中唯一沒有被攻破的城池,縱然在安萊國曆史上最灰暗的時代,面對數十萬大軍壓境,安萊城依舊堅守了下來。
這裡也是天下所有安萊國子民所向往的終極地方,安萊國的所有國政國策,皆是由此地頒發而出。國令一出,無論是百世延綿的家族還是雄踞一方的各地郡守,都不敢有絲毫違逆。
安萊城共有十二處大門,城牆外是一條二十餘丈寬的護城河。
楊木繼續向前騎行,穿過由墨石建成的寬闊大橋,到達了正南城門口,也是安萊城城最大的門。
兩邊的四個小門高約五丈,用來進城,中間的大門高約八丈用來出城,過去安萊城晚上也會關閉城門,但自從明皇登基之後,便停止了晚上閉城,十二個時辰都可以進出。
此時城門口聚集進出的人少說也有數千人,但卻沒有絲毫雜亂,一切井然有序。
楊木牽著馬排了排隊,沒一會兒時間便排到楊木。
交上自己的路鑑之後,楊木很快便被放行,幾乎沒有絲毫盤查。
進到城裡,楊木終於感受到了人間繁華的極致。
在森木城裡少見的高層建築,在安萊城裡幾乎隨處可見,三層四層,甚至五層六層的都不在少數。
而且個個修建的氣勢恢宏,金碧輝煌之色遊弋而出。
楊木城從羊山一路走來,見到的城池也不在少數,但仍然被面前宏偉的城內情況震撼的一時失語。
大街上各色各樣的人到處都是,有行色匆匆的,有慢悠清閒的,有奇裝異服的。
楊木之前還擔心自己抱著一隻兔子會不會太過突兀,進來後發現自己實在是想多了,大街上逗貓遛狗的,養鳥的,他甚至還看到了有人養狐狸的。
站在五十多丈寬的主街道上,一眼就是筆直的望不到盡頭的街道,兩邊是無盡的人群和商鋪,極遠的地方隱約可以看到一座山的身影。
正是安萊城中的安山,安山的腳下就是安萊國的皇城。
主道中間甚至還有專門的馬道,可以供馬匹,馬車在城裡飛馳,不過馬道也只有安萊城中的常住才能使用,城外之人要是使用,就會被沒收馬匹,驅逐出城。
正當楊木感慨的站在原處,一時有些不知所向的時候。
遠處一個八字山羊鬍的矮瘦中年看了楊木一會,見楊木沒有行動,便走到了楊面前。
“在下左奇,公子是第一次來安萊城吧。”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