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叫利益同盟?
武鋒此時和洪興一干堂主的關係,就是最好例證。
有這層關係,他融入洪興的過程無比順暢,並沒有出現么蛾子。
尤其當韓賓和蔣天生那裡,全都傳來好訊息後,他在洪興的處境越發自在。
單單就是洪興內部的訂單,猶如雪片般飛向武鋒的小製衣廠。
從此以後,小製衣廠又開始了三班倒的生產。
順便,租用周圍其他場子的機器一同生產。
洪興各位堂主派來的貨車就等在廠子裡,但凡製作出一批衣服鞋帽,立即交錢啟運,不給小製衣廠留庫存的機會。
自此之後,港島市面上多了不少的精品A貨,很受年輕人喜歡。
其他社團同行爛仔自然也有眼紅的,為此還幹了不少架。
同行是冤家,更別說洪興同行的行為,基本絕了他們的生財之路。
有更好的A貨可買,在價錢差不多的情況下,買家如何選擇傻子都知道。
有些武鋒聽到了,而有些根本就沒有傳到他的耳中。
各區堂主為了賺錢,自然不會客氣,幹架的時候底氣十足。
加入洪興的好處顯現出來了,原本只能在旺角那邊出售的精品仿製衣服鞋帽,輕鬆就在整個九龍半島鋪開,甚至蔓延到了本島和新界地區。
這也是他,只願意當一個批發商,卻不情願花費大精力,在一線銷售的主要原因,太耗費精力和心神了。
更別說,韓賓和蔣天生需要的精品仿製衣服鞋帽的數量越來越大,單單就是應付生產都不容易。
事實上,在港島生產高品質仿製衣服鞋帽,他賺的並不多。
高品質面料,還有各種皮革,採購費用都不便宜。
每一件衣服鞋帽的成本就有數十港幣,他的出廠價只有五十到一百,本身就只能賺三四十左右,算是辛苦錢。
為了避免洪興內部出現惡性競爭,武鋒甚至都和堂主們交涉過好幾回,最後才確定了這些精品仿製衣服鞋帽的市場價格,最低一百最高兩百。
再高的話,顧客就不一定樂意購買了,還不如咬咬牙買正品。
也就是精品仿製衣服鞋帽還沒有對正品市場產生巨大沖擊,也沒有影響到那幾家港島知名服飾鞋帽品牌,不然估計武鋒和手下的小紡織廠就要倒黴了。
這也是蔣天生和韓賓,絲毫都沒有自己弄一家制衣廠的主要原因。
他們的見識,顯然比其他堂主要高不少!
在港島開製衣廠,一旦規模大了根本就繞不開壟斷霸主。
真以為港島的那幾位製衣大王,還有他們背後牽連的紡織品利益集團是吃乾飯的啊,搞不好是要死人的。
不知道是不是運氣使然,反正武鋒手下的製衣廠規模,不會引起真正的壟斷霸主關注,能夠在衣服鞋帽市場喝一口湯。
事實上不用蔣天生和韓賓提醒,前世看過不少重生商業小說的他,本能就對港島的製衣大王心存警惕,做A貨生意的時候有意規避了風險。
同時不停催促內地那邊加快建設進度,還不斷派遣相關工作人員過去,做好新招員工的培訓事宜。
對於製衣廠招募的員工,武鋒也是有要求的。
起碼得有一半是退伍軍人,給了之前所在部隊一百人名額,其餘的直接對接當地的武裝部,有錢任性。
只要內地那邊的廠子開起來,就不用再這麼小心謹慎了。
在這期間,每月都能從漂亮國那裡,直接運來兩次廢紙,所有的收益都以RMB的形式存入了銀行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