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勇士皆著黃麻布衣行進,先一步探路的人返回稟告,“楊子溝處無人設防。”
“果陀嶺有動靜。”
“三峰溝有動靜。”
黃典軍看向柳絮,“柳校尉,我們可要動手?”
柳絮看向地圖,還不夠深入,她抬眼,眼角還沾著細沙,“可看清人數?”
探路人搖頭,只道:“動靜不是很大,人數應該不多。”
柳絮眯眼做出決定,“兵分兩路。黃典軍領人把果陀嶺的人解決,我帶人去處理三峰溝。一個都不能放走,全部處死,屍身亦要處理幹淨。”
黃典軍領命而去。
待兩個多時辰後,兩隊人在三峰溝前面的小徑集結,黃典軍臉上還染著血,只喘著氣道:“校尉,處理好了。”
這只是在此觀察局勢,順便埋伏,柳絮計劃引出更多的人,讓文玄那邊壓力小些。
她看了看前路,揚眉道:“繼續出發。”
一路急行,順便解決路上的探子,柳絮十分謹慎,寧願慢些,也不驚動突厥。這是在關外,他們雙腿跑不過快馬。
一直到站在山頭上隱隱能瞧見吳縣的城廓,她才命小隊原地休整,算算時間,文玄他們還有半日就到。
柳絮嘴唇幹裂,他們帶的水不多,大多帶的□□和繩索一類實用的東西。
“我們還有半日時間,命弟兄們接下來兩個時辰盡快休整。是非成敗,在此一舉。”
待日過山頭,光線昏黃,柳絮覺察時候差不多了,命眾人精神些,輕聲吩咐道:“屆時一隊先行誘引,動靜務必要大些,將其引入雙峽溝,剩餘兩隊兩邊設伏,盡可能將他們困死在內。”
見三路人馬分開,柳絮站在山頭繼續觀望。
另一側,文玄和楊天邑領人急行兩日,這才來到吳縣東側,靜候幾刻後,南側傳來動靜,東側兵力被調走大半,楊天邑心中一喜,柳校尉那邊起了作用。
當機立斷,動手!
幾十人本欲趁著逐漸昏暗的夜色殺進去,文玄擰眉,坦言看向城牆。
如此情形,北門有變,東側的兵馬被掉,為何城門上沒有絲毫動靜,空蕩蕩的。
他曾同魏越軍見過幾面,他可不是如此大意之人。這明明是逃命的最好關頭。
文玄叫住楊天邑,“慢著,再等等。”
楊天邑扭頭不解,“柳隊那邊可拖不了太久,文玄,你在想什麼?”
“若是此計再救不出來,突厥人必有防備,吳縣又還能撐多久?”
文玄抬眼看向土城堆砌的城牆,還是沒有動靜,天快暗了,整個東城門只剩
他輕聲道:“飛爪勾帶了多少?”
楊天邑不解,但還是如實回道:“十五枚。”
“改計劃,我們潛進去,先一步檢視情況。”
文玄快速掏出兩枚訊號彈,抬眼吩咐,“若是紅色訊號彈,證明我們已找到魏郡守,並將他帶了出來,剩下的人立刻殺出來在門口接應我們。”
“若是黃色訊號,證明情況有變,速去南面尋柳校尉,告知她吳縣情況大變,魏郡守落入突厥手中,讓她速回,再想辦法。”
暗夜下的某處城牆,十五枚飛爪齊齊飛上城池,藉著夜色爬上城牆。
楊天邑輕聲落在城牆上,藉著掩體偷偷往城中打量,待看清後,只覺一身冷汗。
從外面看,整個吳縣靜悄悄的,城門緊閉,好似一座堡壘,突厥人圍在外面束手無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