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讓他說都不行。
“你看,這麼多,只是二十天的盈利。”
曾梨接過報表,想說不是天天過年,大家也不是天天這麼出來消費,慶祝,不過仔細想想,好像也差不太多,娛樂設施有限,來來回回消費還是在司徒止這邊,何況他還有慕名而來的粉絲。
“真厲害,繼續加油。”
“領導,火星專案組的會議要開始了。” 易仙敲門,提醒曾梨。
司徒止拿著報表大步離開,看不出異樣。
會議廳。
曾梨上臺,直接說重點。
“我們接下來的計劃,就是送人上去,需要等待一個最佳的發射視窗期,因為地球跟火星都在各自的軌道上圍繞太陽進行公轉,公轉週期差異的問題,大概每26個月才會出現一次會合週期。”
“這個我不需要解釋太多,相信在座的各位都懂,現在的情況是這樣,我們華夏有技術解決這個問題,但是需要購買我們的裝置。”
“不然你們的技術,按照時間線,單程飛行就要八個月,猴年馬月才是頭。”
西巴國只想知道一點,舉手得到回應後開口問道:“請問您準備怎麼著陸?火星的大氣層,密度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一左右,航天器沒辦法像在地球那樣利用大氣層的摩擦,實現有效減速。”
曾梨投屏自己準備好的圖稿:“這個不需要擔心,我們有先進的制動系統,還會結合降落傘反推火箭技術等等,一起配合,可以精準控制航天器的下降速度。”
沒多少人看圖紙,只有總結,沒有過程,一樣看不懂,只能看著臺上的曾梨,眼底的自信有點氣人,既然華夏什麼技術都有,要我們這麼多國家參與幹什麼?單純就是一個收費的名頭作用。
知道了又能怎麼樣?
不參與開發了嗎?火星不分一杯羹了嗎?幾十年後其他國家都上火星了,就自己國家還在地球?
不難想象,到時候肯定恢複古代制度的上貢模式。
不願意的話他們毀了地球又能怎麼樣?反正他們都在火星,不毀了地球也沒用,文明差距太遠,自己這代人不努力,後面無數代人需要跨過這一層,再去火星吃殘羹剩飯?都未必有剩。
若結果是最壞的呢?地球真的不行了呢?又怎麼辦?退路都沒有。
所以氣人歸氣人,大家也只能忍氣吞聲,看看這個過程中,能不能學到什麼東西,畢竟學費交了這麼多。
俄國反應最快,調回去三十個人,不補人,華夏痛快放人。
其他國家還在雲裡霧裡,不太懂這是什麼操作,決定先觀望觀望。
曾梨再次來到赤水森林。
給大家說明情況。
“讓你們掌握絕對的飛行技術,是因為去到火星,需要你們飛向不同的地方,去尋找合適的建造點,或者尋找其他東西,時間有限,只能在每天上午十點到下午三點這個時間段飛出去,其餘時間不能離飛船太遠。”
“現在需要第一批人上去,自認為已經練習好了,技術不錯,可以接受這個任務的,再根據指令行動。”
“不管你們是因為捨不得地球上的家人,又或者是因為其他,都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來選擇,本身就不可能讓你們都上去,要留下一批人當教練,訓練新人,還會有第二批,第三批,輪流交換。”
“現在,想第一批上去的,上前一步。”
曾梨藉口都幫大家找好了,想去的再上前,加上張豔,有四十三個人願意去。
“那就由張豔帶隊。”
私下吩咐阿圖,把人名記下來,寫進火星的開發史。
其他國家因為這事有意見。
“那怎麼辦?我們都是提前做好準備訓練好人,那你們現在把人送過來,培養一個人一百萬,爭取第二批送你們的人上去。” 外交部是這麼回應的,只有三十二個國家送了人過來學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