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狩山的第一夜就這樣過去了。
次日清晨,用完早膳,趙洵才不緊不慢地開始準備出門。
姜慈在一旁看著,問:“昨天那公公不是說……聖上早就出門了嗎?”
“嗯。”趙洵一邊穿上外套,一邊看了一眼外面的天色,“現在已經快過去一個時辰了吧。”
“侯爺不用和聖上一同出發嗎?”
趙洵聞言看了姜慈一眼,笑笑,“不,我不愛湊這個熱鬧。況且,都到這兒來了,皇帝身邊也不缺人,我去早去晚,也不重要。”
姜慈聽懂了,“看來不管是誰來,那公公都會提醒一句,這也是順水推舟,做個人情了吧?”
“是。”趙洵穿戴完畢,臨出門前和姜慈交待道,“還不知圍獵場上是什麼情況,今日你先隨我一起,切莫走遠。”
“嗯。”
姜慈點了點頭,戴好面紗,兩人這才一道出了門。
今日是個晴天,雖然秋風略帶寒意,不過陽光下還是十分舒適。草原上空氣清新,一望無際的綠色,更是叫人心情開闊。
每當這時,姜慈總會想起現代世界裡車水馬龍,內心不由生出一種割裂感,只覺得那樣的生活已經恍如隔世了。
草原獵場上,已經有幾匹駿馬在上面飛奔,隔得遠,姜慈也分不清誰是誰;再往邊上看,只見有一處休憩的篝火,一些不上場圍獵的女眷等就坐在此處歇息賞景。
不過這篝火可不比別處,這伺候的都是皇親國戚,條件自然不會怠慢,雖然是在戶外,不過其間都設立了雅座,又將室內的木幾搬出來佈置,上有各類茶飲水果,除了中間的篝火外,每個座位邊上又分別設立了精緻的小火爐,定時有下人來添火,保證雅座上一直溫暖。
姜慈本也是要去那邊等著趙洵回來的,但她一見那些排場就覺得頭大,再說好不容易到了這兒來,光是坐著得多無趣,於是她當下就決定與趙洵一同去打獵,這樣還是隨時同行,更加方便。
雖然知道她會騎馬,不過獵場上終究還是有些不一樣。趙洵並沒阻止她,只是提醒道:“一會兒別沖在前面,馬跑遠了,我可就顧不上你了。”
姜慈立刻點頭,跟著趙洵去馬廄,牽了一匹溫順些的馬出來,她輕車熟路地翻身上馬,微風拂過,將她面紗勾起,露出笑意。
“我不會射箭,跟著大人在獵場上跑兩圈就成。”
趙洵聽罷,不知道想到了什麼,勾了勾嘴角,說:“不會射箭?你上次那匕首的準頭倒還不錯。”
說罷趙洵輕輕一夾馬腹,在前頭走了。
姜慈在後面微微一愣,才反應過來趙洵說的是江南時的事。她那會兒意識不清,後來才斷斷續續回憶起大概情況,這麼久過去了,沒想到趙洵還記得。
“哎,等等我啊大人!”
篝火處,一個小太監端著剛熱好的酒來到桌案前,恭恭敬敬地道:“二殿下,奴才為您斟酒。”
只見二皇子身著一襲勁裝,倚靠在桌案邊,剛一抬手要拿酒喝,只聽邊上有人咳了兩聲。
二皇子聞聲看去,拿酒的手卻沒停下,笑道:“皇兄風寒還未好,怎麼不留在京城休息,大老遠跑這兒來受罪作甚。”
放眼這宮裡,這恐怕是第一人說圍獵是受罪來了。那小太監根本不敢聽,捧著酒壺站得遠遠的。
太子應該是習慣了,看他一眼,又看了看他手上酒杯,“還好,若是你不要特意在我面前飲酒饞我,就更好了。”